关灯
护眼
字体:

当太后崛起时,就没朕什么事了(62)+番外

作者: 投火续昼 阅读记录

言罢,他拂袖而去。

苏夫人这才松了口气,她上前把信收好,回房后点起一盏烛火烘烤。

汤圆是她安插在苏桃桃身边的人,不仅仅是为了扶持桃桃,还是为了让她更好地、秘密地与宫里通信而不被苏家或者皇室发现。

过了一会,汤圆的簪花小楷在信纸上慢慢显现。

苏夫人看着信纸上的内容惊呼了一声,她捂住嘴,沉默半晌,才将信纸放到火上烧了。

朕与皇后心照不宣

因为禁足的缘故,周挽筠一连好些日子都没有再见到苏桃桃。

虽然她每日派百合前去送食物,但碍于禁足的规矩,百合也不能进去看望皇后,只能把食盒放在宫门外,再由看守侍卫送进去。

但很快,周挽筠就发现自己竟然不适应了起来。

从前苏桃桃对自己避之不及,她也还算适应;后来苏桃桃日日来找她叨叨叨叨,她还有些烦她;现在苏桃桃被禁足宫中,周挽筠倒还有些想念她的碎碎念。

周挽筠想,平日里那么能说会道的一张嘴如今被封上了,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呢?

想着想着,她忍不住起身:“摆驾。”

百合看穿了她的心思,劝道:“太后娘娘,奴婢人微言轻,平日里避着圣上耳目去给皇后娘娘送点心也就罢了,您身份尊贵,出行必定是前呼后拥,要看望皇后娘娘必定会被陛下知晓。只怕皇后娘娘到时候又要因此受罪了。”

周挽筠淡淡道:“哀家也没说要去看望皇后,只是出门散散心,顺道路过皇后宫罢了。”

百合:“……是,奴婢知道了。”

什么时候太后娘娘也学着皇后娘娘诡辩了起来?

想是这么想,但百合还是老老实实地吩咐了下去,太后要出行,让底下人做好准备。

周挽筠果真依言绕着御花园走了一圈才慢悠悠地晃到皇后宫旁。

凤鸾宫正在禁足,冷冷清清的,一墙之隔的宫内听不到任何声音。

周挽筠抬头看向又高又厚的宫墙,不由叹气:想来她只是表面上装作不在乎,实际上还是会在意的吧?

毕竟那是自己的丈夫,不仅不相信她,甚至还偏爱着另一个女人。

驻足半晌,周挽筠刚打算回宫,百合突然惊讶地出声:“太后娘娘,您看。”

周挽筠顺着百合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凤鸾宫后的那条小河里飘着些东西,她走近看了,才发现那是几盏纸灯,上面还燃着一些长长的蜡烛。

皇宫里是特意挖了河道通向各个宫里的,方便宫人们用水洗刷物品。

周挽筠微微蹙眉,弄不懂苏桃桃是在搞什么幺蛾子,她召来几名内侍,吩咐他们把河上的纸灯捞起来。

等到湿淋淋的纸灯传到周挽筠手里的时候,她才发现那上面还画着些画。是些手舞足蹈的小人儿。

旁人可能看不懂,但周挽筠看懂了。

那是她在出阁之前准备的嫁衣上绣着的小人儿,当年她还给苏桃桃看过。后来被她一剪刀绞了,也就再没了那个念想。

而眼下,它们被画在纸灯上,活灵活现的,只是不再比剑了,而是在挥舞着一盘盘的食物。

周挽筠福至心灵,甚至还认出那盘丑丑的东西是一盆灌汤小笼。

她看着看着,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了声。

百合:“……娘娘?”

周挽筠这才敛了神色,纸灯、小人儿——都是她与苏桃桃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只是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她今天刚好来到凤鸾宫附近,苏桃桃就放出了河灯呢?

难道这也是她们之间的默契?

周挽筠召来一名在凤鸾宫附近巡逻的侍卫问话,三言两语才明白,哪有什么默契?

明明苏桃桃每天都在河里放河灯,特意点着长长的蜡烛就是为了让它能够烧到她的长春宫。

然而她想不到的是,还没等河灯漂到长春宫的春池里,就有清理河道的宫人们把他的灯全部打捞了出来。

也就是说,苏桃桃至少做了一个月的无用功。

周挽筠没忍住,嘴角又勾了起来:“起驾,回宫吧。”

顿了顿,又道:“吩咐洒扫宫人,明日起不必清理凤鸾宫附近的河道了。”

百合听得满头雾水,但还是依言道:“是。”

*

当天晚上,叶静初果然吃到了他盼了至少一个月的灌汤小笼。

他有些不满,周挽筠真是的,一个月前就给她发讯息,她居然一个月后才回。

但是等到蘸着姜丝与香醋的小笼包塞进嘴里的时候,叶静初又忍不住感叹:皇后真好!

明天要吃些什么呢?

叶静初苦思冥想了片刻,提笔在纸灯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烧狮子头。

*

第二天周挽筠收到了那盏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