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后崛起时,就没朕什么事了(64)+番外
周挽筠道:“大理寺卿,季青临。”
叶静初:“哦。”
来就来呗,秋狩的皇帝要带官员和妃嫔是正常的,大理寺少卿位列九卿,随行秋狩并无什么不妥。
周挽筠没有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这让叶静初更加摸不着头脑,他又不认识这个季青临,想来是前任大理寺卿告老还乡,换了批年轻血液……
等等!
叶静初看着周挽筠欲言又止的神色,心底突然升起了一个不好的猜测。
莫非这个季青临,就是那个隔空给他戴绿帽的野男人?!
朕的兔兔!
汤圆发现自家小姐从太后宫中回来之后就一直很低气压,目光阴沉如水,表情十分难看。
她下意识地就想到是不是主子又惹太后了?
然而苏桃桃下一秒就盯上了她:“汤圆?”
被点名的小姑娘下意识挺直了背脊:“奴婢在。”
叶静初轻咳了一声:“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季青临的……”杂种混球王八蛋?
汤圆微微瞪大了眼睛,心想自己果然猜得不错,主子又惹太后了。
叶静初瞧着汤圆的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是知道的,他挑了个位置坐下,冲她扬了扬下巴:“我要你一五一十地说,半个字都不能落下。”
汤圆还是头一回见到自家小姐露出如此严肃的神情,连眼神都好似要吃人,慌乱之下,她赶紧把自己能知道的全都说了。
叶静初摸着下巴,听着汤圆结结巴巴地把苏桃桃、周挽筠和季青临的纠葛全都给一股脑说出来了。
*
周挽筠的父亲周九逸是大梁王朝大将军,身居高位,战功赫赫,手握十万禁军。
苏桃桃的父亲则是他手底下的定远将军,位同副官。
两人在战场上是出生入死的战友,相交甚笃,连带着彼此的女儿也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两个女孩都是武将世家的出身,父亲都没有儿子,于是两个女儿打小都是被当做男孩养大的。
再加上周挽筠的母亲出身江湖世家,两个孩子耳濡目染,野得愈发厉害。
直至她们十三岁的豆蔻之年,两个人终于不满足于整日泡在茶楼里听说书了,她们决定开始行侠仗义,路见不平。
碍于她们家世显赫,两个人还自作聪明地戴了面具,以免别人认出她们的权贵身份。
当然两个人做事太过理所当然,经常是好事干不成,还帮倒忙。
具体可表现为:
听见有男人打老婆,破窗而入,于是整条街都观摩了夫妻之间的“活春宫;
听见有拐子偷小孩,拔刀相助,于是整条街都知道刘屠户因为不给儿子买糖葫芦而被暴打;
看见街上有贼手偷东西,两人追了整整十三条街,贼是抓到了,可她们还另外弄坏了五篮鸡蛋,一筐青菜,一车萝卜,以及打伤了一位只是路过围观的倒霉路人。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好在周家和苏家都是家大业大,前脚砸人摊子,后脚就有管家上门赔钱,因此京城的各家各户都表示情绪稳定,甚至欢迎大小姐们下次光临。
这场游戏的结束截止到周挽筠在她十四岁的生日宴上,她救下了一位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
季青临。
季青临原本世代为商,无法做官,但因为这次机缘巧合,也算是攀上了权贵——少年春风得意,温柔缱绻,很快相继吸引了两位大小姐的青眼有加,她们向各自的父亲求情,让季青临破例参加了科举。
季青临聪明过人,是以很快就考中润安四年的探花郎。
……
“停!停停停!”听到这里,叶静初忍不住叫停了汤圆,“润安四年的探花郎?”
汤圆点点头:“季少爷可聪明了,文章做得也好看,要不是他出身商贾世家,肯定就是那年的状元郎!”
叶静初露出一个牙疼的表情:“我再问你一遍,你说他是润安四年中的?”
汤圆鸡啄米似的点头:“是呀,小姐你不记得啦?”
叶静初:“……我确实是不记得了。”
见鬼了,润安四年,他还活着,属于掌权期间。按理来说,科举最后一关是殿试,状元、榜眼和探花都是由皇帝亲自点的,可叶静初从来不记得有个叫季青临的。
甚至是他当皇帝的那些年,他都不记得有叫季青临的官员。
叶静初思索半晌,终于想起,那年他好像还真没见过探花,甄喜庆说是他撞了忌讳,不宜面圣。
叶静初也没怎么追问。毕竟大梁面圣的忌讳多了去了:家人死亡,服丧三年,不宜面圣;出身腊月,撞了陛下的生辰,也不宜面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总之规矩很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