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送分红,还顺便在沈家食肆吃了顿饭。
正是七月末,树叶飘黄,天气转凉,一碗热乎乎的面再加上一屉玉米鲜虾蒸饺,吃完那叫一个舒坦。
也吃饱了,也吃好了。
刘东家要给饭钱,顾筱不要,他送过一套瓷器,要饭钱不合适。
刘东家执意把饭钱放桌上,“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我以后常来,顾姑娘给我留份小菜就行了。”
话到这个地步,顾筱也不再推拒。
刘东家倒是挺敬佩顾筱的,一个姑娘,离家几百里陪夫君读,经营一家小食肆,做的有声有色。
也就他女儿这般大,还懂陶瓷,真不错。
临走前,刘东家欲言又止。“我这还有点事,不知顾姑娘现在有没有空。”
樱花瓷器卖了好几日了,这年头做生意就这样,你前脚卖什么,后脚就有人跟着学。
还不是特别复杂的花样,不用谁教,一学就会。
哪怕做的粗糙一点,便宜几文钱,还会有人买。
刘东家想要新花样。
顾筱道:“那明儿我去趟瓷窑。”
还有一种瓷器顾筱特别喜欢,往盘子里面画小猫小猪的图样,招财猫,小粉猪,很是可爱。
樱花也不只那一种画法,瓷器上的图样可太好画了。
刘东家回到瓷器铺子,把这事跟掌柜说了。
刘掌柜心里五味陈杂,他还记得顾筱说过不许烧带着“沈家食肆”字样的瓷器卖给别人,他当时很是不屑,觉得铺子不缺花样。
现在顾筱专门给铺子画花样。
刘掌柜应了声好,“明儿我送顾姑娘过去。”
明儿是七月二十九,正赶上沈羲和沐休。
沈羲和上午放假,他想让顾筱等等他,一块儿去。
可顾筱想上午去瓷窑,下午早点回来,好准备沈羲和考试用的东西,“不用你去,马上就考试了,你在家读书。”
沈羲和道:“半日耽误不了什么,我学了好几日,终于放一天,不想看书了。”
八月九日是秋闱的第一场,没几天了。
顾筱只问:“你听不听我的?”
沈羲和愣了愣,“我当然听你的。”
“那你就在家里安心读书,我下午就回来,绝不耽误。”顾筱没沈羲和高,看他还得仰着头,“你说过听我的,不能说话不算话。”
沈羲和皱了皱眉,“我不会说话不算话。”
“那不就行了,那你明天中午就在食肆吃碗汤面,让曹婶给你煮。厨房柜子里有桃子葡萄,记得拿着吃。”顾筱扯扯沈羲和的袖子,“还有十天就考试了,等你考完,想去哪儿都行。”
顾筱纯粹是诓人玩儿,考完了肯定要回老家,这都一个月了,她给周氏写的信不知道送到了没有。
反正沈羲和是信了,只要和顾筱在一块,去哪儿都行,能跟着就行。
“那我在家里看书,你早点回来。”沈羲和冲顾筱笑了一下,“要早点回来,要我买什么吗。”
顾筱摇摇头,“我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次日一早顾筱就带着铃铛去瓷窑了,沈羲和背着书箱去书院。
又到了沐休的日子,还是直接放两日,哪怕秋闱将近,学堂里还是一片热闹。
姜鸣轩问沈羲和:“羲和,沐休了,你这两天要做什么?”
沈羲和:“读书。”
姜鸣轩想说别闹了,搁以前他还信,现在一点都不信。
上回沐休他们几个人去沈家吃了顿饭,大肘子,红烧鱼,炖排骨,炖鸡肉,蒸米饭,可真好吃。
要是还能再吃一次就更好了。
“读书?都读了十年了又不差这两天,说吧,想去哪儿,兄弟我给你出出主意。”
沈羲和:“哪儿都不去,就在家读书。”
第78章 秋闱降至 “羲和兄,做什……
说完, 沈羲和又补了一句,“考试重要,等考完试, 我想去哪里都行,她都陪我去。”
所以,绝不是顾筱想一个人去, 不带他,而是为了以后。
考完试就好了。
姜鸣轩:“考完试?你不回老家吗?”
秋闱之后放三天, 还有两天农忙假,加起来五天。
五天得回老家吧, 九月放榜,考上继续在书院读书, 考不上的是再等三年,还是回老家, 那得看看再说。
沈羲和成绩好,许先生说, 就按平时做文章的水平发挥,考上不成问题。
他们学堂,逮住机会就问沈羲和问题, 中榜的可能大。
附近省城府城,当属嵩阳书院最好, 若无意外,沈羲和应是乡试榜首。
姜鸣轩不求别的,能考上就行, 考完试回老家,让他娘打听打听,有没有人美大方, 做菜又好吃的姑娘,先定个亲。
沈羲和一听回家,脑袋都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