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筱:“材料包,简单说就是卖创意。”
羊毛毡的材料图纸,以后多宝阁就卖这些,铃铛也有空学别的。
张绪:“……行,如果都由铃铛姑娘做,一月只能做十几件,卖材料包也挺好。”
就是可惜,这种手艺本来能当传家宝的。
顾筱想,以后的首饰,瓷器,扇子都可以卖自己做,自己做的东西和买的是不一样的。
这些本来就不是她想出来的,能赚钱就不错了,不能据为己有。
不过话说回来,羊毛毡材料包一出,卖的极好。
一包材料里多少有富余,各种颜色的羊毛,还有写清步骤的图纸。
本来一个羊毛毡七八两银子,但是一份材料才二两银子。
再加上安云郡主都学这个,不少人都来买这个。
买的多,能做出来的没几个。
做的不好看就忍不住买第二次第三次,可比卖羊毛毡赚的多多了。
羊毛毡材料包卖了半个月,就有一千五百两的流水,抛除成本,赚了一千一百两。
顾筱分得五百五十两,加上以前存的,已经有两千五百两银子了。
银子放着也就干放着了,顾筱想拿着这些钱做点大事。
顾筱想过买房子,可是沈家有住的地方,以后沈羲和升官,分的宅子会更大,她买宅子没用。
顾筱想卖庄子,盛京城郊有农庄,几十亩的,一百多亩的,还有几百亩的。
顾筱买不起几百亩的,就买了一个一百六十三亩的,二十两银子一亩地,总共三千二百六十两。
欠银庄七百六十两,二十厘利息,总共还九百一十二两,一年还完。
利息可真高,庄子也是真大。
一百六十三亩,有六间屋子,土地可以种粮食,庄子上还有果树,现在挂着柿子和葡萄。
顾筱带了两篓柿子两篓葡萄回去,把买庄子的事先和沈羲和说了。
她还不知道要不要和周氏说。
第111章 欠条 “从银庄借的钱……
一百六十亩的庄子在盛京城不算大, 有不少几百亩的,一个庄子养几十户人。
民以食为天,庄户产的粮食, 种的蔬菜水果,养的鸡鸭,都要供给府上。
就拿一个侯府来说, 一府上下几十上百口人,吃住都要钱。
还有就是自家庄子种的吃着放心。产了什么好东西, 也会拿来送人。
一百六十亩也不算小,沈家在尚阳村只有三十一亩地, 就算村里地多的了。
在盛京买一百六十亩,在尚阳村能买一千多亩, 折合现银三千多两,是正八经的田产。
反正沈羲和没见过这么多地。他下意识道:“小小你怎么买了这么多地。”
顾筱道:“我看庄子合适就给买下来了。钱是这两年攒的, 加上这个月卖羊毛毡赚的,不太够, 我又从银庄借了。”
沈羲和:“借了多少,我去还。”
顾筱道:“……要还九百一十二两。”
沈羲和愣在了原地,他月银二十二两, 每个月抄书能赚几两。这阵子准备聘礼,身上还真没什么钱。
别说九百多两, 沈羲和连零头都没有。他也没想过顾筱存了这么多钱。
顾筱连忙道:“多宝阁每月都有分红,每月只要还银庄七十六两就行了,你放心, 能还清。”
要不是有把握能还,顾筱也不会从银庄借,二十厘利, 算得上“高利贷”了。
沈羲和脑子嗡嗡的,也不知该说什么,钱存着谁都不知道,买庄子,还是那么大一个,怎么藏。
果不其然,沈羲和听顾筱道:“我还不知道怎么和娘说呢,三郎哥,你说怎么说……”
同气连枝,沈家一大家子供沈羲和读书,每月赚的钱都老老实实交给周氏,陈氏李氏也私下存钱,但最多存顾筱的零头。
虽有她们赚的少这个缘由,但在沈家,私下存钱,还存这么多是大忌。
一家人不能计较太多,可要让顾筱把辛苦赚的钱白白给别人,她也做不到。把庄子给家里可以,欠的债不能她一个人还。
除了庄子,还有襄城价值六百两的宅子,顾筱也没说过。
沈羲和坐了一会儿,按了按眉心,“你别说,我去说,就说是我买的。”
顾筱惊了,“那娘问了怎么办,你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沈羲和道:“反正不能说你买的。”
哪来的钱,他怎么知道。沈羲和起身去了正屋,周氏又在做针线活,傍晚时分。天都暗了,灯也没点。
沈羲和把门关上,“娘,您先把手上活放放,我有话跟您说。”
周氏狐疑地看着沈羲和,“啥事儿,还用把门关上……欠钱了?”
沈羲和点了点头。
周氏:“……你是不是学人赌钱了!你可是做官的,咋能干这事,还是被人讹了,咱们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