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傅三观不合(76)
张子安:“没说什么,就说我喜欢你,想娶你。”
我:“……没了?!”
张子安:“没了。这还不够吗?陛下只是想让你不要呆在太子身边,既然你今后有了去处,他是人间帝王,干嘛要跟你一个小宫女过不去?”
“再说——”张子安吃完了,拿过一旁巾帕擦拭,“我身得他信任,日后太子也是要托付给我的,既然我都提了,他没必要跟我过不去。”
天子也是要拉拢人心的。
我想:当初的境况,大约真如德怀所说,张子安提了一嘴。
……很好。
但是——
我:“……为什么你们都觉得陛下命不久矣呢?”
张子安愣了一下,叫了一声“书书”。
“陛下的身体,真的像宫中传言那样,快不行了吧?”
是了,我回想这一年宫宴的次数,确实没有往年多了。
张子安坐在我的对面,他沉默很久,终于叹了一口气。
然后他点了点头。
我心中巨石落地,震荡惊讶的同时,隐约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张子安:“陛下这两年推行新政,我与其他大臣都是有参与的。不过我要以教太子读书为先,有些事情便不能在第一时间帮陛下完成,陛下也不怪罪,他都是亲力亲为的……”
我问:“陛下施行了什么新政?”
我呆在一隅中偏安,这些朝政之事向来是不了解的。
张子安也知道我不懂,但他简略地向我说明。
“关于人口年龄的……譬如说军中,虽然规定好招收和遣散的年龄,但是瞒报年龄这个现象屡见不鲜,军队的编制、分级,都牵扯到这些……再说农庄,近来出现了根据受雇者年纪决定雇金的做法,甚至倍受推崇,这虽然出现了短暂的繁盛,可是并不利于长久的治国,陛下也不可能将这样的局面留给程晏来处理,他还太小了。”
所以陛下要亲自动手,可是留给他的时日不多了。
帝位不是按照规定好的框框架架就能稳坐一生,有些事情也不会按照预订的计划发展——如同流水,看得见表面的趋势,可是底下的暗波,谁又能了如指掌呢?
“这些遣散下来的人,获利小的人,该怎么安排,用什么长期有效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时间,需要一步步地小心试探。虽然陛下时日无多,但是决不能将这些速成的政策隐患带给太子。每一位君王都有他自己该做的事情。”
其实张子安说的话,我并不是很懂,他也说的太隐晦了。
但是陛下确实是时日无多了。
我眯着眼睛,盘算着自己出宫的时日。
还有一年多。
陛下应该能撑到那个时候。
想到这里,我便大大放了心,对着张子安笑了笑。
张子安挑了英挺的眉,有些纵容。
他说:“问完了?问完了就赶紧吃面!都要凉了!”
“好的!”
“你见过哪个过生辰的人不把自己碗里的寿面吃完?怎的,你留到下一年吃吗?”
……这个人又开始啰嗦了,好烦。
我在心中兀自不满,没想到张子安还没完。
他继续说:“书书,你将这面吃下去,图个长命百岁的好兆头。往后我陪你一块吃。”
张子安这个人,真是的!
我鼻子发酸。
哪一个过生辰的人,酸着鼻子把自己的长寿面吃完啊?!
☆、陛下
我上书出宫的那一天,天气很暖和。
是初春。
宫女到了出宫的年纪并不是说走就走的,我要按流程把信件呈到宫中掌管宫女调度的女官手里。然后等着她批阅,评功,按照这些最终决定赏赐与否,批准出宫。
这件事情每一年都有固定的日子交给女官,文书等到隔一阵子会随着书信一起下来,到那时候我就可以自由地在满京城乱逛了。
我很开心,虽说太子府也不限制我什么,但是两者终归是不一样的。
程晏知道我要走,当然有点舍不得我。
但是如今他有尹舒在身边,又听我说以后我和太傅住在一起,便觉得我没有离他太远。
小孩子是很好哄的,程晏有的时候还催我,问我什么时候到太傅那里去。
……这个,反正我不能显得太着急。
我便等着,我真的不着急。
张子安近日教完太子,便入宫去为陛下处理朝政,我听德怀说:陛下的身子更差了。
我便没有去打扰张子安。
按理说半个月文书便会批下来,可是半个月后,我却等到了陛下驾崩的消息。
这实在是始料未及。
这一日德怀没有来传话,可是那个传话的小太监是一直跟在他身边的,我认得他。
他慌慌张张来到太子府,对程晏说陛下快不行了,让太子随他现在就入宫,太傅已经在宫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