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后,雁椿明白自己不受待见,待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不开口找乔蓝要钱,要么住在学校,要么四处打散工。
他那年纪其实找不到什么工作,但小镇不像城里,有的馆子也收他进去洗盘子,他背一麻袋垃圾去买,人见他小,还多给他几块钱。
就这种生活,他中考居然还能考个镇状元,而且比寰城几个重点高中实验班的收分还高。
桐梯镇属于寰城,参加的也是寰城的中考。
按理说,雁椿这成绩,直接就让市重点给收了,但中考前,桐梯二中想把尖子留在自家,忽悠乔蓝签了直升合同。
钱的事,乔蓝当然签,高高兴兴就把儿子给卖了。
雁椿无所谓,在哪里念不是念。
结果高一上到一半,寰城一中的人就找来了,要把他挖到一中去,文理实验班任他选,开的奖学金比桐梯二中高得多,但因为他之前签的协议,暂时得给他改个名字,避避风头,顶多升到高二,一定改回来。
“你想想,改什么名字都行。”
教务老师和颜悦色。
什么名字都行……
毫无征兆地,雁椿脑中浮起一个许久没有出现的名字。
荆寒屿。
当年荆寒屿写下这三个字时,他是真的很喜欢。
但荆寒屿小气,不和他分享。
现在他早就知道,名字本来就不可以随便分享,是他那时太傻了。
他能被救回来,是荆寒屿帮了忙,但这些年他们再没见过,连荆寒屿是哪里的人他都不知道。
想来今后也不会遇见了。
“那就叫雁寒屿吧。”
他把新名字写在纸上。
老师的神情变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雁椿说:“以前在别的地方听过,好听。
这名字不行吗?”
老师摇摇头,留下一叠现金,“可以可以,那就开学见。”
乔蓝倒是高兴了,舔着唾沫来回数钱。
雁椿进里屋看了看咳嗽的弟弟,没多停留,回奶茶店打工。
开学那天,雁椿很早就到校了,在陌生宽敞的校园里来回转悠。
他离开绯叶村后在小学多读了一年,比同年级的大一岁,个子高,面容清隽,穿上高一的校服,引来不少目光和议论。
上课铃打响,班主任柯蓉领着雁椿到一班做自我介绍。
一班是理科实验班,能考进来的哪个不是尖子。
雁椿不怵,只是觉得有一道存在感特别强的视线一直盯着自己。
他说自己的名字时,下面已经有人窃窃私语,他在黑板上写下“雁寒屿”时,议论声更大了。
而那道视线更是烫在他背心。
雁寒屿……怎么了吗?
柯蓉打圆场,说大家觉得奇怪,是因为班上还有一个寒屿,荆寒屿,也算是有缘。
嗡——
雁椿耳边一响,终于和来自窗边的目光对上。
荆寒屿,正版寒屿,穿着和他一样的校服,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真是疯了,他想,他和荆寒屿在绯叶村度过了短暂的春夏,当时荆寒屿8岁,他9岁,现在他17岁,八年全无联系,他一时兴起盗了荆寒屿的名字,居然转到了荆寒屿班上,还在本尊面前大放厥词,说什么“大家好,我是雁寒屿”。
怎么有这么傻逼的事呢?
一班这学期转走了一个男生,柯蓉让雁椿坐那。
雁椿这辈子没这么窘迫过,落座后还觉得荆寒屿在斜后方看自己,但他忍不住扭头,却见荆寒屿看着窗外。
也许荆寒屿并没有认出他?只是因为同名而好奇?
这么多年了,小孩长成少年,如果班主任不说名字,他也无法第一时间认出荆寒屿。
雁椿淡定下来,他转来一中又不是为了交朋友,实验班课业繁重,他还要抽时间去打工——虽然一中给了一笔钱,还免去一干费用,但乔小野看病需要钱,他不打工的话,根本不够用。
存在感渐渐降低的话,荆寒屿就注意不到他。
但麻烦的是下学期还得把名字改回来……
算了。
雁椿想,以后的事以后再想。
一中实验班的学生和桐梯二中差距太大了,要在二中,同名这破事够议论几天的。
但在一中,尖子们就算好奇,也比较克制。
雁椿同桌是个脑袋很圆眼睛很小的男生,叫李华,一来就打听他中考考了多少分。
他据实以答,李华毫不掩饰危机感,酸溜溜地来了句:“厉害啊。”
雁椿扫了眼李华桌上的“书山”,看得出这是个搞题海战术的,趁机问:“荆寒屿同学成绩怎么样?”
“你怎么一来就问他?”
“同名嘛。”
“荆哥中考第一,年级第一,富二代,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