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彪悍(176)+番外
全村的青壮年沸腾得不行,争先恐后的去报名,就是好些老年人也跟着去,想试试能不能争取个名额。
好工作,谁不心动。
更别说王家人厚道,光有工资不说,有时候还会送一些吃食让他们带回去。
在这些好处面前,嫉妒什么的,一边儿去先。
这次王家的动作大,王德昌的房子翻修扩张,王德仲的房子重新盖。
王德仲还跑去问王朵朵王苗苗他们,喜不喜欢王莲香夫家那种三进的房子。
王苗苗想想,只说要一个自己的房间就够了,另外茅房的设计让她来。
王德仲不明白,王苗苗包揽茅房的设计干什么。
王苗苗独自神伤,她能说她想念现代干净方便无异味的厕所了吗?
显然不能。
接受归接受,这不得有个度吗,既然要重建,那就往好了建,别浪费钱。
小愿差点没笑死,它还以为宿主已经完全接受了呢,哈哈哈~
在王苗苗魔鬼凝视下,小愿还算是有点良心,联网给她找了几张茅房的设计图。
王苗苗这才没用视线凌、迟它。
王德仲辗转两天后,还是放弃了那什么三进的宅子,把房子建成了凸字形,中间有一个天井,也就是一个凸字形的回型房。。
前面是正厅,待客就在那里。
两边是耳房,一边三个房间,也就是东厢房和西厢房,上午晒东边,下午晒西边,正好!
天井中央挖了个宽三米长五米的池子,按照王苗苗的想法就是里面可以重点莲花养点鱼啥的。
后边一排有四个房间,和一扇通向后院的门,后边四间是杂物间,放点粮食柴火啥的。
再就是后院,王德仲准备在角落搭建一个猪棚牛棚,鸡圈鸭圈。
等明年开春,他就去买些回来养着,这样以后就有自己养的鸡鸭猪肉吃了。
还有鱼!
想想就美得不行。
别看王苗苗开先没说什么,后面的要求不少。
什么院子里要用青石铺路,还要用砖石来修疏水渠。
一样一样儿的,听得王德仲他们脑袋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另外,王苗苗还想再买几亩山地,来挖池塘。
之前王德仲他们恼火卤味品种太少,让王苗苗上了心,想着把池塘挖出来把藕种上。
王福顺刚开始没同意,王苗苗又加了句:“养鱼种藕,迟早的事儿,一起剩得麻烦!”
王福顺:“……”
得,随她去吧。
这下好了,全村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人都来给王家干活来了。
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女人。
那景象,不可谓不壮观。
王福顺就和村长里正他们一起,去当监工,有混水摸鱼的就踢出去!
第一百四十章 怎么想出来的
交税的交得很顺利。
两千多斤的粮食,二两六钱的人头税。
里正王良伟一一提笔记录上,就算完事。
今年王良伟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因为王家招工的原因,王家村家家户户都有了钱。
交人头税,自然也有了钱交。
不像往年,好些户人家都凑不齐,挨了板子还被抓去做两个月劳役。
来监督的变差也挺满意,好吃好喝,又没什么烦心事儿,不明白之前负责这边村儿的官差为什么要跟他们换。
被严令禁止不准踏出门半步的王苗苗:“……”
不知有句话当讲不当讲。
房子建得有声有色,地里也没闲着。
当初种下的一千棵胡萝卜,收获后也近三百斤,这还不包括被祸害或是被偷走的。
不例外,除了自家留下点儿,其他全被苏士维全部吃下,运往京城。
也亏得是不易坏的东西,就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王苗苗止不住的摇头。
收获后的土地又忙不迭的翻出来,种上了萝卜和白菜。
另外还种了一小畔的菠菜,蒜苗和韭菜。
除了蒜苗和韭菜,其他的种子都是找王苗苗拿的。
原生的白菜和萝卜,跟王苗苗之前拿出来的完全不同,他们那个瘦瘦小小,王苗苗拿出来的,都快赶上他们小腿粗了。
那白菜,比他们大腿还厚实。
这要是种出来,那产量,得有多好?
想想都抑制不住的兴奋。
只是那价格也格外美丽,种植一亩半,花去五两多银子。
因为买的是可以留种的种子,就一个字,贵。
小愿还郑重提醒过,它只能保证母体植物的成活率,并不能保证未来种子的成活率,物竞天择,在每种生物上都适用。
这种事情,王苗苗自然是不会关心的,她忙着弄厕所的事情。
她记得吴庆辉之前给自己家介绍的他朋友里面,有个烧陶瓷的,叫什么杨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