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115)
德妃回去以后,尤自不信邪,试探过胤禛好几回。
但胤禛从此对她彻底冷了下来,连性子也变了样。
起初德妃还是能自我安慰,亲眼见过胤禛把她送的东西,悄悄扔到了水塘里。
便是再不肯信,也不得不信。
从此德妃只当自己没了儿子。
狠狠哭过之后,便把胤禛的胎发收了起来,从此压箱底。
正巧她当时过了不久,便被诊出有孕。
随着另一个儿子的到来,她想起胤禛的时候越来越少。
若不是后来佟贵妃去世了,德妃估计她和胤禛,大概鲜少有交集。
*
康熙发了热,宫外怎么可能一点动静都没听见?
大阿哥本来急匆匆由书房回了正院,都来不及关怀大福晋几句。
冷不丁地被这个消息炸懵了。
又听闻太子已经在御前侍疾,左右为难地站在原地半晌,不知该如何是好。
“爷还是去宫里吧,妾身这边已经请了府医看过,并无大碍。倒是皇阿玛那里,暂时还离不得人......”
大福晋握着胤褆的手,一副事事为他考虑的架势。
大阿哥一下松了口气。
虽然心里已经做下决定,但这话由谁说,还是很重要的。
既然大福晋如此识大体,他也不介意说几句好听的,宽慰她一番。
“你放心,便是这个孩子不好也无事,爷既然能叫你生嫡女,也定能叫你生嫡子。”
“后院的那些女人们,谁也不能越过你去。”
大福晋脸一僵,对这个随意诅咒孩子的丈夫,已经不抱期待。
但想到几个女儿,她还是强打起精神。
“爷放心去,家里有妾身看着,便是后院几个要见爷,妾身也定会缓着来......”
这都十万火急了,还嫌他不够忙?
见什么见?和胤礽交锋,已经够他喝一壶了。
哪儿还有心思落在后院。
“你就是太软和了,爷的话放在这里,后院那些若是敢闹出动静来,但凭你处置,便是逐去了庄子上,你看爷回来可会说句二话。”
胤褆摸摸脑门,不甚在意道。
大福晋眼神落在肚子上,口不对心道,“那可不行......不说她们都是官宦之女,里头还有太子妃的亲姐姐呢......”
不说太子妃还好,一说太子妃,胤褆立马想起胤礽那张得意的面孔。
他脸一沉,“这是爷的府邸,爷说了算,凭她是谁!爷的话放在这里,石静宜若闹出事情来,你只管逐!”
胤褆恼极了,想到胤礽那个鸡贼的,此刻正在御前,不知如何和皇阿玛培养感情呢。
便火烧屁股一般,撂下话,抬步越了出去。
大福晋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眼神冷了下来。
原来给人上眼药,也不是多难,以前是她手段太过仁慈了。
石静宜这段时间,最好安安分分地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别冒头。
不然哪怕回过头,亲自去太子妃跟前赔罪,她也定不会饶了她!
*
胤禛是收到消息最晚的那个,隔壁老八动了,他这里才动起来。
“爷,天冷,您把披风披上。”
四福晋追出来,亲自给四爷披上披风。
系丝带的时候,她还说呢。
“妾身刚收了消息,说成年的皇子们,有一个算一个俱都去了。咱们娘娘在宫中位分不低,早该收了消息才是......”
她真没有抱怨的意思,只是不解。
明明是亲母子,为什么处得跟仇人似的。
四福晋想着,若是能替四爷和娘娘去了这个心结,是不是四爷就会待她上心几分。
见过太子对太子妃的一片深情,她们这些当福晋的,也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想向太子妃看齐。
夫妻之间不说举案齐眉,比后院那些个东西更叫爷看重,不是理所应当么?
四福晋这却是打错了算盘,拍马屁一下拍到马腿上。
胤禛先时还面无表情,一听“德妃”两个字,瞬间寒了脸,如入寒冬。
他挥开四福晋的手,自家把披风带子系好,眉目不动地盯着四福晋看了一会儿。
直到四福晋被他盯得赤红着脸,尴尬地低下头,才收回目光。
他冷声冷气道,“往后别叫爷再听见你编排娘娘,若在府中呆的无聊,不若去寻太子妃。连皇阿玛都说太妃端庄持重,是命妇的表率,你多去学着些,总没坏处。”
他说罢抬腿上马,不顾四福晋的脸色,兀自骑马而去。
一路疾行至宫门口,狠狠散了散心头的郁气,才缓了下来。
其实胤禛何尝不懂,四福晋根本没说错,本意也确实为他好。
可“德妃”两个字,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他心中不可触碰的存在。
不能想、更不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