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152)

作者: 青析 阅读记录

因着立了功,虽低着头,仍旧能看见他兴奋涨红了的脸颊。

余寅长相很普通,举手投足却不卑不亢,即使跪着,身姿笔挺。

明明立了大功,转眼可得三百金,这人还是面色不动。

胤褆扫他一眼,咦一声,拿手指点点余寅。

“你是哪个旗下的?怎么平日里没见过?身手这样好,竟然连个百户都不是?”

余寅憨笑起来,挠挠头,不好意思。

“草民参军的时间短。”

福全拿了行军册,一一看过,确实在上面看见了余寅的名字和出身来历,他点头。

“确实如此,此人入军不过半年时间,想来还未发掘。”

“那参加训练的时间也短。”胤礽很快发现问题,眼睛微眯,“你先前习过武?”

“正是,草民以前在镖局......”

余寅还不及细细道来,胤褆便开始插话。

“老二,你不会怀疑这人有问题吧?他有问题会紧紧护着你?我看论功行赏,这人应当算首功。”

“这么好的苗子被埋没了实在可惜,你要是不喜,不如放倒我这边来?”

胤褆见猎心喜,一是确实喜欢此人的一身功夫,二是觉得大晚上的,磨磨唧唧有些烦。

不就这么个人,这么点事么?

胤礽不要,他要啊!

胤礽眼锋凌厉地瞪过去,就差把“闭嘴”两个字刻在胤褆脑门上了。

这个傻大个,什么时候能学会动动脑子?!

胤褆哼一声,觉得胤礽在故意针对他。

本来好好一场问话,在两人的横眉冷对下,无疾而终。

胤礽回了帐子,招来暗卫。

“把这个余寅好好查一查,总觉得这人出现的时机过于巧合。”

“是。”暗卫很快领命下去。

翌日一大早,胤礽便过问活捉的那两人。

“殿下,这两人一看就是老手,应对这种事情很有经验。”

“是啊,殿下,不管如何问,两人都咬紧牙关,不肯开口。”

“问得急了,其中一人牙齿缝里还藏了剧毒,若不是左领大人及时卸了这人的下巴,想来这会儿已经毒发身亡了。”

来禀报的士兵,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说的了个大概。

胤礽本就没抱多大希望,听见这话,倒觉得意料之中。

“罢了,问不出便不问了,也不用留着浪费粮草。”

士兵们对视一眼,狠狠点了头。

对于杀这种明显是敌国来的刺客,没人会心慈手软。

正如殿下说的,留这两人在军中,还浪费粮食,不如送他们一命归西。

片刻后,胤礽又道。

“去禀了裕亲王,咱们立马开拔!”

“是!”

士兵们才退下,帐子被人撩开,胤褆手里拿了个粗瓷碗,盛着几个包子,从外间而来。

“喏,别说当哥哥第一点不照应你。”

他把大碗往胤礽身边一搁,牛气哄哄的模样。

见胤礽接过去,拿着包子开始吃,又贱兮兮地问。

“我听你刚刚说,要斩了那两个刺客,是不是什么也没问出来啊?我昨天早就说了......”

胤礽把包子拿开,停了咀嚼的动作,眼神淡淡地看着他。

胤褆忽地止了话题,有些讪讪。

“你吃、你吃,你先吃啊,我不说了还不行。”

见胤礽老老实实又咬一口,胤褆道,“你怎么还说拔营啊,虽然你是主帅,但你是不是应该听听大家的意见,我觉得......”

“闭嘴!”

胤礽狠狠咬了一口包子。

见胤褆果真闭紧了嘴巴,舒了一口气。

他脸上表情还是不放松,沉声问,“你还知道我是主帅?”

“就你这样的,我若如实写到奏折里,老爷子定会快马加鞭派了人来,把你亲自押解回去。”

“老大,你今年二十三岁了,不是三岁。”

“军令如山,你懂不懂?!”

胤礽说这话,带着点火气。

就这样的,老是喜欢插话,还抢话的,就是送给他,他都不要。

要不是没法子,真想把这人押解回京!

“别呀!你你你是主帅,以后你开口之前,我绝对不先说话行不行?”

胤褆举起手,见老二一口一口的咬着包子,也不知他是不是正要给老爷子告黑状。

他再接再厉,“你说,我这当哥哥,第一回 上战场,连鞑子都没见几个就被押解回去,这里子面子不都丢尽了?”

胤礽根本不理他。

他给他拿了三个大肉包子,一口一口的吃,还是有些噎人,找了一圈都没找到水囊。

正要喊人,一双粗大的手里,捧着水囊,恭恭敬敬地递过来。

胤礽轻飘飘扫他一眼,终是接过,喝了一口。

胤褆一下笑起来,“那什么主帅,咱们现在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