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宠妃/替嫁后夫君篡位了(193)
七岁的男孩儿才不怕,蹦蹦跳跳满脸欢喜。
谢珽唇边也勾起笑,蹂身出了车厢,待车停稳时扶着阿嫣下来。
众人含笑相迎,各自见礼。
母亲吴氏也泪汪汪的,又怕让谢珽瞧见了不太好,背过身去擦干净,拉着女儿上下打量,连连道:“可算是回来了,身量高了不少,脸上也养得圆润了些,好,好!快进去见你祖母吧。”说着话,又赶紧让姑爷进门。
阿嫣搀着她的手应了,目光落向楚元恭。
祖父过世后,因着母女看重男儿,不太管她的心事与感受,这座府里最疼她的其实是父亲。
当日仓促替嫁,父亲并不在场。
此刻重逢,楚元恭一袭锦衣满身儒雅,那双眼睛竟也有点泛红,却还是笑着道:“女儿回来是喜事,红着眼睛做什么,你瞧宸儿多高兴。姑爷这是头回来府里,千里迢迢的来到京城,路上想必没少颠簸,快请到府里坐吧。”
“岳父请。”谢珽躬身相让。
这一身岳父叫出来,多少消了楚元恭的隐晦担忧,忙笑道:“请请请。”
一行人簇拥入府,甚是亲热。
长房的薛氏瞧在眼里,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却也不敢表露,只陪着笑跟在后面,一路走至花厅。
那里,老夫人已经坐着了。
她固然自居身份,却也知道谢珽这般铁腕纵横,论能耐根底,楚家是万万不能的。瞧着一群人走近,她也起了身,拄着拐杖往外走了两步,在谢珽与阿嫣跨入花厅时,笑吟吟道:“可算是盼到你们回来了。”
“拜见祖母。”夫妻俩并肩行礼。
楚老夫人乐得脸上几乎开花,一手一个扶起来,请谢珽落座看茶,惯常的客套过去后,又笑道:“阿嫣这孩子年纪尚小,在家里时就娇养着不太懂事,性子也笨笨的,嫁过去后没给王爷添麻烦吧?”
她这原是客套自谦,谢珽却不愿苟同。
楚家长辈之偏心,他早已探明。
今日过来,老夫人也一味的吹捧夸赞谢家,待阿嫣则不似预想中热络,可见有些念头根深蒂固,偏心偏得浑然不知。
把个小姑娘打压得那样沉静寡言。
他搁下茶杯,嘴边仍是淡而矜持的笑,摸着阿嫣的指尖握在手里,抬眉道:“阿嫣很聪慧,也十分懂事。她年纪虽小,却颇有见识和担当,眼光也独到。书画音律上才华斐然不说,处置王府后宅的事也手到擒来,为同龄人所不及,我和家母都很喜欢。祖母说她笨笨的,怕不是有什么误解?”
老夫人还当他是客套,笑道:“王爷这是过赞了,她哪有这么好,全赖亲家高看罢了。”
谢珽抬眸,嘴角的淡笑悄然抿了下去。
“当日楚嫱逃婚,抗的是圣旨,打的却是汾阳王府的脸面。阿嫣孤身远嫁,独自担起楚家背信弃义的过错,算是帮楚家逃过了一劫,担当不逊于男儿。我还以为,老夫人会念着她的好,心怀感激。”
笑意敛却时,脸上归于冷硬,他虽语气平淡,细品时却藏了些许责问。
楚老夫人微微一怔,笑得有点尴尬。
谢珽屈指扣桌,续道:“楚嫱在道观里清修悔过,还安分吧?”
此言一出,老夫人与薛氏同时色变。
第66章 惩治 楚嫱一颗心跌进冰窖,差点晕死过……
楚嫱当然不在道观。
她这会儿正舒舒服服的在府里养着。
楚老夫人原以为, 那晚楚安跟阿嫣透露了求情的意思之后,孙女儿会为府中脸面考虑,在谢珽跟前求个情, 免去尴尬。毕竟是成婚未久的夫妻, 谢珽既携礼回门,想必能听了枕边风。届时, 她顺水推舟再求个情,没准儿还能求个宽限, 让楚嫱早点谈婚论嫁。
若不然, 京城里的高门贵女拖到十七八岁再寻摸婆家, 慢慢议婚, 着实有点晚了。
哪料谢珽竟会这样问?
老夫人和薛氏下意识瞥向了阿嫣。
阿嫣恍若未觉,目光只在盘中糕点上打转, 逡巡一圈儿后,挑中香软嫩白的银丝卷,取一块来品尝。因那银丝卷做得确乎好吃, 甜而不腻,她又取了一块送进嘴里, 还颇赞许的点了点头。
这般置若罔闻, 分明是故意的!
老夫人几乎气得倒仰, 却也不敢在这儿跟阿嫣念叨, 只讪讪的笑了笑道:“嫱儿近来抱恙, 因道观在深山里, 地气比别处寒凉, 她怕过了病气给道友们,便先搬回府里来养着。等这病好了,还是会送回道观里去的。”
“病得重吗?”谢珽道。
楚老夫人怕他怪罪, 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道:“当时病得不轻,人都快迷了,这两日请了郎中调养,已经好些了。”
谢珽抬眉,那双湛若寒潭的眸子望过去,不悦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