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豆大的雨点落下来,敲在窗格上发出哔啵的声响。
明筝睡不着,索性自去浣面整妆。等瑗华和赵嬷嬷等人进来时,她已妆点好了。
“奶奶,今儿落雨,老太太院里肯定又闭门儿,不若别去了吧?”
瑗华瞧雨大风急,自是心疼她。
赵嬷嬷拿了件披风,裹在明筝肩上,“奶奶自个儿是什么主意?听说按过去的惯例,似乎也有不晨省的时候。”
明筝没言语,软鞋上套了木屐,随手拿起门边立着的竹伞。
赵嬷嬷叹了声,给瑗华打个眼色命她快跟着去。
赵嬷嬷心里头也不快活,侯爷一走,老太君就闭门谢客,这不明摆着告诉人,过去肯敷衍奶奶是瞧侯爷面子。
才进门就受这种委屈,她替奶奶不值。奶奶为人挑不出错处,便是和离过,也是出于无奈,哪个女人不想一生一世两情相悦过完一辈子?
都是无法啊……
听说那梁家也倒了霉,不知谁传扬出去,说梁霄房里的姬妾生了个外族闺女,如今梁家老太太臊得不敢出门,走丢的四小姐没找回来。
梁霄人在宛平,怕是也得了信,军中那些大老粗闲下来什么谈,梁霄定给人当成笑话,常常奚落。
混到这地步,也是可悲。
原本好好的日子若是过下去,又岂会落得这般?当年若是更珍惜奶奶些,别好高骛远去挣什么军功,伯世子做着,小夫妻和和美美,何至于弄得丢了爵位,面子里子全都没了?
赵嬷嬷惋惜着,明筝瑗华已撑伞走得远了。
行至院落前,雨势小了不少。
明筝从不强求,在院前细声问问老太太的情况,若是不见,她行个礼也就去了。
今儿来迎门的是老太太身边的裴嬷嬷,兴许瞧雨势大,于心不忍,还多劝了明筝几句。
“老太太不是冲着夫人您,您千万别多心,每到秋日咳得就厉害,眼看风凉,怕过了病气给夫人……”
话音未落,就听里头一阵急慌慌的嚷叫。
“老太太!”
裴嬷嬷神色一凛,忙丢下明筝朝里冲去。
明筝也顾不上旁的,紧跟着掀帘进了屋。
第69章
明筝进去时, 只见内里炕下围着一堆人,把老太君簇拥在中间,裴嬷嬷大声喝问,“谁在跟前当值的?”
侍婢秋蝉颤巍巍上前, “是奴婢……”
裴嬷嬷恨毒了她, 神色一厉, 喝道:“秋蝉,原以为你是个妥当人, 没想到你也这般糊涂, 老太太若有个三长两短,你就是万死也抵不了罪!”
秋蝉哭着跪下来, 她早就慌得直打颤了, “嬷嬷, 奴婢不是故意的,奴婢回身给老太太取茶去了,一转眼的功夫……”
“你这丫头, 你还敢狡辩?”
“好了!”听得他们争论不休, 陆老太君不耐地开了口, 她脸色苍白,唇上也无血色,忍着疼道, “是我自个儿不小心。”
众人将她慢慢搀起, 扶到炕上,裴嬷嬷替她除了鞋袜,查看脚上的伤势,“老太太,还有哪儿疼?摔到哪儿了?怎么摔的?”
陆老太君抬眼望见明筝, 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的神色,但人已进来了,总不能当着这么些人面前叫她走。
明筝走上前来,裴打眼色命婢子们让出个位置给她,明筝福了福身,“祖母,您觉得怎样?”
老太太闭眼不语,裴嬷嬷怕她尴尬,忙宽慰道:“夫人勿要担忧,才叫人去请大夫来了,您且先坐会儿,待会儿大夫瞧了就知道了。”
“祖母,请大夫的人一去一来,多半得一刻多钟,昨儿太后赏下了一个略通医术的婢子,不若先喊过来给您瞧瞧?”明筝见老太太脸色发青,额头上都是汗珠子,料想必是疼极了,因性子要强,不肯喊疼给众人笑话。
她这话说完,裴嬷嬷就心道糟糕,老太太一向不大愿意欠人情,何况夫人口中的医女,还是太后赏的。
果然老太君脸色更沉了几分,忍痛张开眼睛,冷冷瞥了眼明筝,“不必了。”
裴嬷嬷忙道:“不妨事的,去请人的小菊手脚利索,待会儿大夫就来了。”回过身扶着老太君的胳膊道,“您受苦了,都怪我,没多留些人在屋里服侍您。”
老太君摆了摆手,“谁也不怪,是那串佛珠散了,珠子滚到地上,我这眼睛又不中用……”
早有侍婢拾起了散落的珠子,用托盘盛了捧过来,“老太太,您常拿在手里,时日久了,系绳了磨损透了,回头奴婢穿根新的,拧些铜丝进去,就不会断了。”
裴嬷嬷有些伤感,别过头抹了把眼睛。老太君苦笑,“不中用了,它也是,我也是。不要惊动你们二太太和四太太,更不许告诉筠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