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媚儿闻言,看了武宏一眼,又看了武连英一眼,只讪笑着点了点头。
实则,心里忍不住有些惊讶。
看来,这父子二人这一世对她印象尚可啊,可前世,舅舅给媚儿物色过的人,无一不是被媚儿气跑了的,她对这武家父子二人印象并不深刻,不过,印象中,前世媚儿也绝对不曾受过这般“殷勤”相待啊!
可这一次,她也没做什么,就是乖乖坐着,不曾开过说过话而已。
原来,只要强忍着不作恶,乖乖顺顺的,便是个好女孩儿了么?
看来,好女儿,其实也不算难当啊!
却说,这武宏武师傅是个性情豪迈洒脱之人,又风趣幽默,打从踏入元家起,元家的欢声笑语便从未曾断过。
舅舅元朗与其格外相投,两家人坐在大厅上攀谈相聊,谁也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一直到午时渐渐来了,小元氏悄摸离开,去厨房帮忙,眼瞅着午膳快要上桌了,可院子外头一直不见动静,时间一长,沈媚儿便渐渐有些坐不住了。
自古上门做客,只要赶早不赶晚的,何况,从镇西到镇东,便是磨磨蹭蹭,也左不过半个时辰的脚程,眼下太阳都到头顶了,外头依然无甚动静,看来,那该死的打铁的,不会来了。
他若来,她这辈子便```她便赏他脸再给他个机会。
他若不来,她```她她这辈子——
沈媚儿抬眼扫向了对面,她这辈子就随了舅舅的意,嫁去这镖局得了。
镖局总比那间小小的,摇摇欲坠的破烂打铁铺子强多了。
沈媚儿心里恶狠狠的想着。
“好了,聊了一上午了,武兄、贤侄儿也该饿了罢,眼瞅着到中午了,走,武兄,随元某移步,咱们先去此厅用午膳罢——”
正当沈媚儿天人交战之际,范氏朝着元朗使了个眼色后,元朗便缓缓起了身,引着厅子里的众人朝外去了。
元朗的步子刚踏出了厅门口,忽见石头缓缓进了院子,冲着为首的元朗缓缓禀告道:“老爷,门外有一男子送了一把刀和一把弓箭来,说是咱们府定的,老爷您看!”
石头边说着,边立马气喘吁吁的将背上半人高的弓箭取了下来,只费心费力的两手举到了胸前。
元朗看着石头手中的两件东西,微微蹙了蹙眉,似乎有些不解,随口问了声“何人送来的”,随即便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沈老二,这弓箭是沈老二喜欢把玩的东西。
沈老二盯着石头的手中的弓箭,正要过去时,却见武宏一脸大喜的朝着石头手中的弓箭大喊了一声:“好弓!”
话音一落,武宏大步朝着石头走了去,一把将那柄弓箭接了过来。
身后的沈媚儿见状,立马从范氏身后钻了出来,只微微咬着唇,一脸迫切的追问道:“石头哥哥,那```那送此物的人呢?怎不将人请进来!”
第52章 请留步。
沈媚儿说这话时, 大家的目光都朝着她看了来。
石头看了沈媚儿一眼,挠了挠头,踟蹰了片刻, 冲她道:“回表小姐,方才人还在门外,这会儿也不知道人走没走。”
说着,又看向为首的老爷元朗, 踟蹰道:“老爷, 是个打铁的, 石头这便将人请进来。”
石头嘴上这样说着, 身体却未见行动, 似乎是见今日宅子里有客人,在等老爷吩咐。
一个打铁送货的, 通常没有被接见的道理。
果然, 元朗听了这话, 没有说话,没有表示。
沈媚儿便有些急了, 只忙不迭拉了拉范氏的衣袖道,压低了声音一脸激动道:“舅母,是他, 就是他,昨儿个救了媚儿的人就是这打铁的!”
范氏听了沈媚儿的话,顿时脸色一惊,忙看向沈媚儿, 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沈媚儿便又凑到了范氏跟前,再次低声重复了一嘴,道:“我昨儿个便是要去这打铁铺子取这两样东西的, 半道被人堵住了,这打铁匠的刚好送货从那戏园子门口经过,便将我救下了。”
说到这里,媚儿便咬咬牙道:“总归是媚儿的救命恩人,他这会儿上门,是媚儿邀请上门的,咱们莫要怠慢了去。”
范氏听了媚儿这话,面上一派平静,实则心里惊诧连连。
昨儿个媚儿说得含糊,说有人将她救下了,却未曾明言,只说今儿个会登门拜访,可左等右等,未见人来,范氏还以为不会来了。
救命恩人,这四个字,昨儿个四个大人猜了一夜,琢磨了一夜,想了千千万万种可能,猜测着许是个年轻有为的年轻男子?许是年长见义勇为的长辈?又或是住在附近的过路人,也想了许多应对之策,却也万万不曾料到,竟是个打铁的。
其实,几位长辈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横竖今儿个武家来人,若那救命恩人拜访,甭管他是何人,到底是媚儿的救命恩人,元沈两家自然对其感恩戴德,便想着一道宴请了,若是个适龄的,也好顺道比较比较,一道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