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抱薪救火(54)

作者: 寿慈 阅读记录

霍燃呆得久了,偶尔也会生出一种幻觉,好像自己就在这长大。

平凡无奇地长大,没有陆闻鲤也没有辛恪,没有苦苦挣扎的命运也没有缘木求鱼的感情。

他好好地读完了初中、高中、大学——不是特别优秀的学校,却也能够带给他份养得活自己的工作。

从此放过一生。

产生这种想法时,霍燃就坐在院子里的紫藤萝花架下,九月流火,刚下过雨,空气里开始流离萧瑟的意味,紫藤萝花早就谢了,泛黄的叶片随风招摇,发出婆娑的轻响,不远处三层别墅灯火闪烁,那是他的容身之所。

过往的一切似乎都已离他远去。

霍燃在那一瞬间卸下了背了数十年的包袱,那些歉意、愧疚和不安凝结成的心魔消散在风里。

第二天他买了束花去了远郊陵园。

很巧的是,那天风和日煦,天高云淡——霍燃私心以为这是谭翠竹已经原谅他的表现。

他把花束放在谭翠竹的墓碑前,认认真真跪在那,磕了三个头。

然后把事情的原原本本讲给他妈听。

他终于学会不再为难自己。

他终于想要好好活着,不为任何人,只是为了活着本身。

只是霍燃没想到还能再看见辛恪。

他平日就住在店里,几乎很少外出,一时情急跑了出来,一个双肩包只装了两套换洗衣服和证件,竟然像离家出走似的,难堪又窘迫。

霍燃满大街瞎溜达了半晌,最后在某条街道的尽头找到家“同行”,选了间最便宜的单人间,预定了三天的房,把双肩包扔到了床上。

他暗中盘算,如果辛恪真的是来找自己的,他避而不见,估计两三天之内就会离开。

霍燃决定利用这段时间给自己放个假。

说起来,霍燃辛苦打工这三年,除了自家民宿周边摸得门清,其余的地方实数货真价实的一概不知,出了民宿方圆一公里之外还不如外地游客懂得多。

他认真查资料做功课,发现离这里不远就有条商业街,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霍燃骑着小电驴就窜了过去。

商业街熙熙攘攘,霍燃停好车,没入人流中。

谁也不知道他,谁也不了解他。

霍燃对这种状态表示十分安心,他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沿街好奇地东张西望。

商业街的模式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这里也不例外,各地的小吃鳞次栉比目不暇接,东北的烧烤海南的椰汁成都的麻辣兔头糖油果子,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本地的酒酿面和海棠糕。

覃芮那小子也是北方人,餐桌上少见南方菜,霍燃还没尝过酒酿面,就招呼老板上一碗,顺带去隔壁称了两斤刚出炉的海棠糕,暗想也带给覃芮尝尝。

白肉浇头酥烂,面汤清鲜澄澈,泛着点点油光,中央码着整齐的细面,撒上少许莹绿的葱花点缀。

霍燃伸手就要去拿筷子。

背后却突然传来一个含笑的声音。

“背着我吃什么呢?给我也尝尝。”

第二十八章 春风往事

霍燃一动不动,捏紧了手中的木筷。

辛恪倒不拘谨,自然地指指霍燃的瓷碗,对老板说,“他点了什么?给我也来一份。”

“好嘞!”老板朗声应下,娴熟地点火,烧水,揉面。

辛恪一拉木凳,端端坐在霍燃对面,托腮看他。

“好吃吗?”

霍燃心想他怎么知道?他一口都没吃。

好好的一碗面被筷子搅得七零八落,霍燃沉默了几秒,才放下筷子,平静地说,

“你不是也点了么?一会儿就知道了。”

辛恪眉眼弯弯:“我无所谓,你说好就是好。”

霍燃:“……”

太油了。

这句吐槽轻飘飘地划到嘴边,就被他的理智强压下来。

不,不应该。

这样的对白,不应该再出现在他和辛恪之间。

他们本来就该是陌路人。

即便曾经相识相知。

无意争辩,霍燃把碗向前一推,就要走。

“‘……就像现在这样,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看看书撸撸兔子,在郊外找个大房子,有院子的那种,院子里种桂树,等到中秋就在十里花香中躺进摇椅安详睡去,管他明天生死别离’,这是你说过的原话,对吧,霍燃。”辛恪遥遥在他身后念道。

霍燃蓦然转身。

辛恪定定地瞧着他,眼神里盛溢了太多霍燃读不懂的情绪,“我一直都记得的。”

“……”

辛恪苦涩地勾了下嘴角,“我听说你现在自己开了家民宿,买了书架养了兔子,院子里有躺椅也有桂花,恭喜你,得偿所愿。”

霍燃依旧无言,过了许久,才问,“你想说什么?”

上一篇:网游之捡个葫芦娃 下一篇:不坠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