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爷摇头,看完信,把信还给了杜科:“梁王确实死了,梁王不受他父皇宠爱,他是生母是个无权无势的婢女,因为当年得圣上宠信才有了梁王,梁王之所以被封为梁王,是因为梁王的生母姓梁,可见圣上对他一点期盼都没有过。
任州是圣上给他的封地,也是他生母的老家,他满了十五,过了舞勺之年,圣上就让他去了封地。后来圣上去世,先皇继位的时候,他回来过一次,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再一次听到梁王的消息,就是他病逝了。如果说梁王假死,那目的是什么?放着这么大的硫磺矿和硝石矿没有动静?如果梁王是假死的,那么这二十年来,也够他造反躲位了。”
杜科道:“我也觉得梁王假死不成立,可如果是真死,临死前怎么也得把这件事上报朝廷吧?怎么说都这是他们家的江山。”
杜老爷不以为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个人的责任心不同。不过我看着,这位秦将军倒是不错。”
杜科道:“有点小聪明,性格还是比较耿直的。”
杜老爷笑了笑:“我说的不错,是运气。”
杜科一愣,仔细回想,还真是。从千夫长到武德将军,不过一年半,正可七品到正五品,跳了四级啊。且一上位,就剿匪,抓了贪官,还发现了硫磺矿和硝石矿……这运气何止不错?
杜老爷又道:“人有时候啊,就得相信命,相信运气。”
杜科道:“父亲说的有理。”
杜老爷挥挥手。
杜科起身:“儿子进宫去见皇上了。”
皇宫
杜科去的时候,皇上正在考几个皇子。皇上今年二十七了,膝下有三个皇子,最年长的今年七岁,余下的两个五岁。这位七岁的皇子是皇贵妃所生,而这位皇贵妃是当年的元王继妃。皇上夺嫡成功,按理说,这位元王继妃就应该是皇后了,但是皇上却封了“仙逝”的原配元王妃为后,这位继妃为皇贵妃。所以这好好的嫡长子,就成了庶长子了,除非皇贵妃“转正”,否则,他一辈子都是庶长子。
第127章
皇上见杜科来了, 便让皇子们退下了。今天考了三个皇子,皇子们表现还不错,所以皇上的心情也很好:“瞧你这神色, 倒是有什么好事情了?”
杜科也不隐瞒:“确实是好消息, 于皇上、于朝廷、有启国, 都是好消息。”
皇上一听,杜科这口气如此大, 他好奇极了:“你可别让朕猜, 你这好消息朕怕是猜不到的。”
杜科笑道:“这虽然是个好消息, 但是皇上还当真是猜不到, 是云襄县来的消息。”
说到云襄县,皇上现在对秦放的印象可所为非常深刻了,云襄县县令那搜出来的银子, 可是填补到了国库里。
皇上笑着笑:“瞧你高兴的,看样子这好消息的确很大。好了, 你也别卖关子了,直接说了吧。”
杜科道:“秦放在云襄县发现了两个矿, 皇上不妨猜猜,是什么矿?”
皇上:“……”都说了别卖关子了,还卖。
杜科没有直言, 而是把秦放的奏折拿了出来:“秦放唯恐这奏折被别人看到,故而派人把奏折送到了京城,皇上请看。”
哦?
皇上接了奏折, 没有急着看, 而是道:“这奏折怎么那么厚?别说朕登基之后从未见过这么厚的奏折,就算是朕还是皇子的时候,朕也为见过父皇的御桌上有这么厚的奏折。这秦放别是把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写上去了吧?”
杜科赶忙道:“臣惶恐, 臣也不知道他在奏折上写了什么。”奏折他的确没有看过,但是他看过信,他的信那么厚,奏折那么厚,可想而知里面的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不知道皇上这话是不是试探。
皇上又道:“你下次有机会可得好好的教他,别是成了正五品的将军,连奏折都不会写。如果每个人的奏折都这样,朕一天能看几个奏折?”
杜科道:“是。”
御书房里安静了,皇上开始看奏折。的确,奏折上的内容和给杜科的信是一样的,皇上虽然嫌弃秦放的奏折很厚,可是看到里面详细的内容,倒是还挺喜欢的。身为皇上,当然希望臣子对他知无不言了。更何况,秦放的奏折颠覆了皇上对其他奏折的认知。因为……秦放写的是白话啊,和那些迂回的文臣写出来的咬文嚼字的奏折完全不同。白话就是好理解。
皇上看到秦放里面的提起的军营庄园时间,眉头一挑,却没有开口,等他看到硫磺矿和硝石矿的时候,猛地站了起来,接着他和杜科的视线对上:“这的确是好消息,如果按照秦放说的,有了硫磺矿和硝石矿,咱们国家可以做出大爆竹的话,那真是天佑我启国,天佑朕啊。”身为皇帝,不管他这皇位是怎么得来的,但是想流芳百世却是真的。而且,皇上本身就是明君,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情,他自然是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