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397)

杜科的这种想法如果被杨海燕知道,她会更加的惊讶。因为这跟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有着相似之处。

杜科是个严以律己的人,在有心思的情况下,绝对不会睡觉。于是,他叫随从准备好随身用品,把自己的想法,关于西瓜和胡瓜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记录好之后,他开始给皇上写折子。

秦放回到内院,还没开口,余婶便道:“将军,乡君在大厨房。”

秦放点点头,又去了大厨房。

大厨房里人不少,今日昆张氏等人都给杨海燕打下手。不得不说,给魏霆和池总管准备吃的,杨海燕都不曾这么用心,都是交给大厨房准备的,今日来了杜科,她花了十二分的心思来准备。

“参见将军。”见秦放来了,众人赶忙行礼。

杨海燕转过身:“你怎的来了?不陪着杜大人了?”

秦放道:“我送老师回院子里休息了,可有要我搭把手的地方?”

杨海燕道:“没有,今日晚宴我自己来准备,你也累了,这会儿还不到晚饭时间,先去休息一会儿吧。”

秦放道:“不累。”他身体杠杠的,每日兽山来回跑,这身体素质非一般人能比,哪里会累?“对了燕燕,明日晚上我请了魏大人一起来府上。”

意思是,明日要准备晚宴。

杨海燕道:“好,我知道了。那今日晚上我们就准备家庭餐吧,不用大肆铺张。”

秦放道:“好。倒是今年的西瓜成熟的比去年早啊,去年到了八月才成熟。”他好记得西瓜的味道呢,尤其是下了值回来,能吃半个,用调羹淘着吃,很是有意思。

杨海燕道:“哪里,今年的西瓜还没成熟呢,四个中才有一个熟的,即便是熟了,这味道也不够甜,再过大半个月才差不多。不过牛大说,这边的土地比边关那边肥沃多了,庄稼成熟的比边关那边快些。”

这些个事情,秦放是不懂的。“还是牛大厉害。”

杨海燕笑着没接,她可不在秦放面前夸别的男人:“那今儿吃晚饭的时候,把爷爷奶奶、阿爹和阿母也去接来吧,顺道让他们认识一下杜大人。等到明日魏大人来了,阿爹阿母他们便不用上桌了,怕是他们不习惯。”

秦放道:“好,还是你想的周到。”

第173章

杨海燕在大厨房准备晚饭, 秦放也没有闲着,他自己去了一趟军营庄园里,把秦父和秦母去接来将军府, 至于秦三叔夫妻则没有接, 毕竟杜科非一般人。

秦父和秦母对这位杜大人感激很久了, 他们听儿子和儿媳妇说过杜大人的各种好。且在前不久,儿子和儿媳妇跟他们说过, 杜大人会过些时间会来。所以今天儿子来接他们的时候说杜大人来了, 他们很是激动, 不过也有紧张。

到了将军府, 秦放把他们送到院子里,眼看着差不多晚饭的时间了,他便去找杜科了。

杜科下午并没有休息, 做好记录又写了折子,时间就差不多了, 杜科怕休息之后就起不来了,故而在屋子里坐了一会儿, 秦放就来了。

秦放一进屋就行礼:“见过老师。”

杜科道:“坐。”

秦放有些局促的坐下,之前有沈礼贤在,他倒是不紧张, 这会儿只有他和老师,他们私下独处,他就没理由的紧张, 甚至坐下之后, 连手怎么放都不知道了。

杜科何等人,一瞧他样子就知道,他道:“不用紧张, 我们有皇上做主,成了师徒,说起来也是缘分。三月份我去永州军营,引你入朝廷,也许就是缘分的开始。只是我没有想到,你小子从此缠上了我,竟然还敢写信给我。”想到这里,杜科不由的笑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胆的人。想他在京城的时候,别说一个无门无靠的寒门子弟,就是有些基础的世家子弟都不敢私下寻他。

不过,也就是秦放的这份胆识,才让他们的关系亲近了起来。

想到这个,秦放也不由的笑了:“初次在永州军营见到老师的时候,学生其实非常的紧张,双腿都发抖了。后来因为剿匪的事情,学生初入官场,也不知道向说这件事,但想到老师,就大胆的给老师写信了。”

杜科哦了一声:“你怎么就知道老夫会管这件事?或者,你怎么就知道老夫和那知县不是一丘之貉?”

秦放也不知道,他坦诚:“学生当时选择给老师写信,是不知道怎么办?而选择老师,是因为在永州军营老师和学生独处的时候,肯考虑学生的意见,所以学生觉得老师是个好官。”

“好官?”杜科哈哈大笑,“老夫为官十几载,还是第一次有人说老夫是好官,你知道在京城里,大家都是怎么说老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