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正常历史进程,但想起前几日匆匆赶来的皎茵,娜仁暗中存疑,怕她在里头掺和了什么,最后还是问了一声。
皎茵淡定地笑道:“索额图的罪状都是真的,汗阿玛对他早有不满也是真的。去岁太子在德州病,召索额图侍疾,便是汗阿玛存心试探。可惜太子二哥并未摸清汗阿玛的心思,还是明晃晃地表现与索额图的亲近,在之后几次试探中,也多番袒护索额图。我又有什么能做的呢?”
不过有些话,传到皇帝耳朵里,是需要途径的。
这最好的途径,自然是康熙不会设防,又素来与前朝事没有掺和、在皇子争斗间没有利益关系的公主吗?
皎茵说不掺和,似乎就真的不掺和了。
她来了之后,对愿景和清梨的存在虽有吃惊,但听娜仁的意思,是宫廷秘闻,便不打算多问。
宫里的孩子,自然最知道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既然娜仁没告诉她,那明摆着就是不能让她知道的,那就不要知道为好。并且她还再三叮嘱皎贞,回宫之后不可多言。
然后她便一日两次地到愿景那里报告,听经静坐,似乎也从其中得到了乐趣。
这一个个……娜仁有时候想,愿景不出去传道可惜了。
不过愿景一身宅女习惯,这些年康熙未曾限制她出行,她却一直蹲在南苑里不动弹,顶多偶尔出去参加个法会什么的,真是坐得住。
第164章
钓鱼、喝茶、打太极。
老年三宝。
作为在皇宫里养了几十年老的人,娜仁深谙此三道,甚至当年先帝养在御花园池子里的锦鲤她都钓上来吃过。
长得好看,但没滋没味的,华而不实。
当年钓鱼是团伙行动,她,拉着康熙和常宁,正经人福全没参与,他们仨在池子边蹲了大半天,只有她钓上来一条。
然后再御膳房小院里生火烤了,三人一人尝了一口,觉着不大好吃。
至于先帝后来发没发现……谁知道呢,反正天塌下来老祖宗顶着。
那都是当年悍勇了,如今娜仁钓鱼的主要场所还是在南苑里,人工挖凿出来的湖泊引入活水,每年都会倒入许多鱼苗,不养金鱼锦鲤,只养黑鱼、鳜鱼、鲶鱼、鲤鱼一类吃着好滋味的鱼。
这也算是南苑固定的一份出息了,有专人管理,每年也能收个几百银子。再加上莲蓬、莲藕、荷花叶等等,收益虽不够自给自足,但也正经给宫里的账面省了一份。
康熙打算在热河一带建个行宫,届时也打算比照这边的例子,多产出息,尽量以“宫”养“宫”。
天儿热了鱼也懒,不爱向上浮,钓鱼愈发困难。
娜仁倒是不在意这个,在大柳树下摆了张躺椅,头上扣着顶大草帽,身上是窄褃紧身的衬衣,粉黛未施,乌油油的头发编成大辫子垂着,身上毫无珠饰点缀,任谁见了,也不敢认是宫里的娘娘。
然而她就是!
一旁的皎茵打扮得还斯文一点,不大熟练地收竿,果然钓了回空气,到也没泄气,只是有些失望地抿了抿唇。
蹲在一边的皎贞便大失所望了,长长叹了口气,看着皎茵的空桶,想了想,还是安慰:“还有下次呢,姐姐你别伤心,你看娘娘也还没有钓到——呢?”
她说话间转头一看,却见娜仁那桶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尾黑鱼,约莫有三四斤重,在水里一动不动,偶尔懒洋洋地甩甩尾巴,算是运动了。
这大树下还有些阴凉,桶也足够大,这鱼却还是懒得动弹,足可知天气究竟有多热了。
皎贞惊讶睁着眼,一双水杏般的眼眸几乎瞪成了猫儿眼,“娘娘您是什么时候钓到的鱼啊?我都没看到。”
“早钓到了,就是你去吃糕那会。”娜仁脸上盖着帽子,手里握着鱼竿,仿佛在出神发呆,听到她这话,也没掀起帽子,只轻轻一笑,话音拖得很长,懒洋洋地透着慵懒:“小丫头,没有耐心就别在这蹲着了,又热。去那边亭子里吃糕去,凉爽些。”
其实这树下也安置了小小的冰鉴,加上树下有荫凉,真算起来只怕比亭子里还凉快。娜仁所到之处,琼枝素来安排细致,但求她待得舒服。
皎贞舍不得离开,刚要摇头,皎茵却看了她一眼,也很是温和地道:“去吧,早膳你用得不多,这会子怕是饿了。你吃几块糕点,等会再带些冰茶回来,这里的茶都不冰了。”
冰茶顾名思义,茶里放冰,多半是碎冰,压在杯底再往杯中斟入冷茶,茶叶沉底时只会落在一层碎冰之上,随着冰块逐渐化开,茶水也会逐渐变得冰冷。
娜仁不大吃冰茶,但宫中夏日里常备,皎茵也吃惯了,南苑里自然也会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