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134)+番外
只听凌寒又道:“还不赶快回去好好躺着。”
声音不轻不重,温润细腻。莫说没有怪罪之意,甚至连平日里的威严都有些听不出来了。
两人一愣,连忙回去躺好。
凌寒走近,来到其中一人的身前。
那人忙要起身,凌寒道:“本王说了,好好躺着便是。”
士兵于是硬生生地再度躺下。
却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天哪,殿下蹲在这里,自己却是躺着。
就算做梦也不能想象这样的事情哇!
凌寒询问道:“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对方忙答道:“回殿下的话,小人并没有感觉不舒服。”
凌寒摸了摸下巴。
华佗熬制的汤药,应当是可以将还未发育完的虫卵给杀死。
这会儿,汤药应当正在和虫卵“打架”。
这种情况下,士兵竟然丝毫感觉不到疼痛。
不愧是华佗。
躺在草甸上的士兵,此刻却是感到不安。
自己才做了两天多的活儿,就染上了水疫。
长沙王殿下不但没有为此怪罪自己,反而前来看望。
士兵一方面充满感激,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担心。
这个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自己几乎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到时候还能去分水田吗?
若是这一次分不到水田,还能有下一次机会吗?
凌寒又转身跟另一名士兵说了几句话。
他站起身,准备离开了。
抬脚之前,忽又想起一事。
凌寒回头道:“本王一早便说过,此次消灭水田中的钉螺一事,由全体士兵共同来做,不分你我。故,之后的这片水田,每名士兵也都会分配到相同的大小。”
“你们安心躺在这里休息,不要将病过给他人,这也是一种贡献。直到华先生说你们的病好了,再回去继续做事不迟。”
“一千名士兵,不管谁患了病,皆是如此。”
说罢,凌寒淡淡转身离去。
他走出营帐之后。
一名患病士兵小声道:“殿下方才……”
另一人打断他:“殿下要我们好好休息。”
于是两人都不说话了。
不管睡不睡得着,闭上眼睛再说。
没多久,却是不自觉地伸手抹了抹眼睛。
换作旁的贵人,听到他们染了病,躲远还来不及,怎可能过来探望。
比如那位桥大人。
更别说,殿下还特意开恩,让患了病的人也可以分到地,而不必担心自己会在寻找钉螺的过程中不小心染上水疫。
换作其他大人,未必会有这样的好心。
不,他们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种小事。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尽管全副武装,之后,却仍有多名士兵染上水疫。
好在,华佗每天一早都会巡视营地,及时地给染上血吸虫病的士兵灌药。
到开垦工作彻底结束的这一天,竟然奇迹般的没有一人死去。
正值六月,晚稻的播种期。
第二批俘兵们立刻高高兴兴地开始向官府租借农具,播种自己的水田。
这意味着,他们从此以后也不再是俘虏,而是九江郡的良民了!
与此同时,第三批俘兵也抵达九江。
虽然有了处理经验,事情会变得轻松,不过这一批也仍旧只有1000人。
毕竟需要华佗每日巡查营地,一旦人数多了,出了纰漏就得不偿失了。
反正今年已经过了播种水稻的日期,明年之前,是肯定能让所有俘兵都分到水田的。
至于去森林里开荒地——
旱地的产量比不上水田,开垦起来却要安全得多。
凌寒还是更愿意将这样的机会留给被世家所压迫的百姓。七月,凌寒已经不再出城了。
开荒工作无比娴熟,不慎染病的士兵越来越少,他着实没有必要再过去了。
而周瑜也拜访完了扬州的各大世家,回到了九江。
他第一时间前来拜访凌寒。
凌寒命杨真沏了一壶茶,给两人各自倒了一盏。
凌寒笑道:“这几个月辛苦公瑾了。事情如何了?”
周瑜道:“扬州四姓,顾陆朱张,现下十分支持殿下此次降税的政令。至于魏虞二氏,他们面上支持,心中却有不满,但并不算过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顿了顿,又道:“若是殿下打算仅止于此的话,放手去做便可,不会留有后患。”
凌寒沉默不语。
他先前认真地了解过扬州的世家。所谓的四姓,顾陆朱张,代表人物分别是顾雍、陆逊、朱恒、张温。
当然,这说的是每个氏族中最出名的人物。
好比陆家,此刻当家的显然是庐江郡守陆康,陆逊尚且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呢。
至于魏虞,出名的人物分别是魏腾和虞翻,都是说话刚直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