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雨中火(82)

作者: 杏玖 阅读记录

“看怎么安排的吧。”穆致知没给确切答案。

“那这把伞,我带去广陵还给你?”

穆致知失笑说:“哪里要这么着急,住这么近,见面的机会很多啊。”

窦杳在窄窄的屋檐下将伞撑开,他一脚踏进外面,在雨滴拍打伞面的声音中,隔着密密水线对穆致知说:“下次见。”

穆致知的回应也隔着雨声,有些模糊。窦杳转过身,听见门轻轻关上的声音,也是隔着雨,却清清楚楚地拍在了他的心上。

第三十二章

与穆致知一同前往广陵的愿望到底落了空。

当赵煊来接窦杳去赶动车时,窦杳才旁敲侧击地问出来,因为穆怀袖有事要找哥哥商量,穆致知早就先他一天收拾好行李走了。

窦杳在心里算了算时间,也就是说,穆致知在借给他那把伞后,没过几个小时就离开了申沪。

申沪到广陵的动车也不过近两小时,将将一场电影的时间。但窦杳坐在明净的长窗旁,哪怕是在看南方千篇一律的风景,他还是为自己没能与穆致知共同看这一切而感到可惜。

春城何处不飞花。广陵的春三月也是雨水丰沛的时节,但碰上晴朗的天,依旧是满城细柳轻絮。早春不是旅游的季节,所以车站口还算安静,赵煊照着剧组的安排,领窦杳坐了出站口的一辆小车。

穆怀袖选好的拍摄点在广陵一个较偏的小镇,他们要穿过大半个繁华的市区,再坐船顺着京杭运河行上一段路,才能达到池年柳遇见阿绪时,那个总是慢了时代几步的镇子。

“也算不上古镇吧?”司机也是剧组安排好的,也许是本地人,说话带江淮口音。赵煊坐在副驾和他聊上了,留窦杳一个人在后排百无聊赖地听他俩说话,“就是导演选的一个人少的楼区,讲是有意境,诶,我们这些粗人也不太明白的。”

赵煊好赖也跟着窦杳拍了好些年外景照片,颇为了然地说:“搞艺术,总是心思细腻些,看重这些个环境。”

绒绒柳絮从留了缝的车窗中飞了进来,落在窦杳的短外套上。

流年不利,一路都是一分多钟的红灯,窦杳拈起絮子在指缝间揉了揉,听司机在前座无可奈何地埋怨一句:“唉,还有一位在江边等着呢,这红灯,让两边人都难得等。”

窦杳心头一动。他坐直了身子,听赵煊替他问了出来:“还有别的人等着咱们一起过江?”

“是咯,”司机一边转方向盘一边说,“也是大明星,咱们导演的哥哥。”

“穆老师不是昨天就到了广陵吗?”赵煊也意外,“怎么还没过去?”

“这可就不晓得了,只是讲他昨天住江边上的酒店,等今天另一个主演来了再一起走。我们导演倒是先去那边看看情况了。”

剩下的半段路,窦杳是在心如擂鼓中度过的。

*

*

*

于是等窦杳下了车,看见在京杭运河岸站了好一会儿的穆致知时,他已经镇定许多了。

穆致知戴着一顶渔夫帽,背对着他靠观光码头的栏杆上。

此时他们在的地方,离广陵的旅游区已经很远了,这里游人稀少,更多的是运货的商客与走水路的行者,没什么走走停停的人分神去打量周遭的擦肩而过。

司机将他们放下来,又打开后备箱让赵煊和窦杳拿行李,和赵煊简单嘱咐几句后又开着车走了。按照剧组群里发的消息,穆怀袖特意包了一艘小型的观光船,已经安静地停在了一边,等着接他们。

窦杳没管赵煊,拖了自己一个箱子就快步走到了穆致知的身边,与他并肩站在一起,低声叫他:“前辈。”

广陵地处扬子江与京杭运河交汇之处,他们眼前的只是一道支流,平缓地涌动着。

穆致知一直在凝神望着浅碧的江面,直到窦杳走过来和他说话,他才将视线从水流上挪开,这顶渔夫帽两侧有宽大的帽檐,衬得他双颊窄,下巴瘦。

“小杳,”穆致知见他到了,边说边转身走着,“上船去吧,到镇子上只要一小会儿了。”

窦杳忙拖着行李箱,跟着穆致知踩上了游船放下的踏板。他见穆致知穿着一件白色的外套,长而轻薄,岸边长风灌进了衣摆间,微微扬成雪色的江帆。

行李被放在了小船舱里,赵煊像是有些晕船,一上去就靠着不动了,窦杳关心地和他多说几句,还被挥着手赶开。于是窦杳撇了下嘴,一手拨开了塑料帘子,走到了窄窄的甲板上。

穆致知早就重新靠上了甲板的栏杆,他白皙的手指搭着涂了白漆的横杆,稍稍晃了窦杳的眼。

他依旧维持着那个背对着旁人的姿势,只不过这次观光船是顺水逆风,穆致知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在后脑勺,轻轻摁着这顶帽子。

上一篇:亭亭 下一篇: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