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府宠妾(237)+番外

恰恰刘大先生所言的这些,和晋王想到一处去了。

至于刘大先生为何会知道魏皇后平时的表现,这归咎于晋王府在各处埋下的钉子探子收集上来的情报。既然图谋大位,皇宫里自然也有晋王府的钉子,而魏皇后却是中宫一系的关键人物,也是关注的重点范围。

“先生的疑虑恰恰是本王所疑虑的,只是如今没有确凿的证据,谁也不敢说父皇这次突然病倒与中宫一系有关。”

事情再度陷入了僵局,既没有证据,作为主要人物的弘景帝又昏迷不醒。若是中宫一系下手,他们定是打着拥立嫡系的主意,毕竟自古都有立嫡不立长之说。代王虽是平庸了些,但并不代表他不能做一个守成的皇帝,若事情真到了那一步,朝中那些中立的大臣们,即使为了社稷着想,不让朝廷动乱,也会拥立代王。

如今的局势于晋王一系非常不利,本是胜利在望,却万万没想到临时生了这么一出。

虽是表面看来,弘景帝忽视了晋王,竟派他去修西苑。恰恰若是了解弘景帝性格人,才能看出他到底倾向了哪一方。按晋王来看,他只需要继续等下去,那个位置就是自己的,如今看来想要拿来没那么容易了。

晋王深吸了一口气,正想说什么,突然门外急急闯进来一个人。

是福成。

“殿下,大公子闹着要进宫,说要去给陛下侍疾。”

瑶娘还是第一次发现小宝如此难讲话,说什么都不听。

她终于知道二宝的性子随谁了,不像爹也不像娘,倒是像了哥哥。也许她和晋王骨子里也有这一面,只是可能她没发现。

“这事娘做不了主,你若是想去,跟你父王说去。”

正说着,晋王进来了。

晋王看着小宝,小宝也看着晋王。

三岁多的小宝从外表看来,已经像一个大孩子了,比起五六岁的孩童也不差,让人总是会忽略他的年纪。可事实上小宝也就三岁半不到。

小宝知道晋王生气了,从他爹的眼睛里就能看出。他佯装被吓着了,捂着眼睛哭了起来:“我就是要去给皇爷爷侍疾,我要去陪着皇爷爷,皇爷爷跟小宝说得好好的,等爹把小蓬莱修好了,就带着小宝去玩。皇爷爷肯定不会死的,我要去看着皇爷爷,我去看着他,他就不会死了。”

“你这孩子,谁跟你说些死不死的,快别这么说了!”瑶娘急道。同时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若说小宝跟谁最好,除过爹娘、弟弟、琰哥儿、瑄哥儿几个孩子,长辈中也只剩弘景帝了。

弘景帝是真的很疼小宝,虽然瑶娘亲眼看到的回数并不多,但从小宝的只字片语就能听出。

“如今宫里太乱了,你个小孩子就不要去凑热闹了。看皇爷爷的事让你爹去就好,你在家里陪着娘和二宝,你不陪着二宝,二宝就没人陪他玩了。”

第一次小宝在有人提到二宝的情况下,忽略了这个弟弟。

“爹就算在宫里看着,也是要回家陪娘的,我可以一直陪着皇爷爷,一直守着他。”

瑶娘还试图想说服儿子,晋王却是目光一闪,他看着小宝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你也不小了,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陪着皇爷爷可不是光凭说就够了,你能坚持下来?”

“我肯定能坚持下来的,爹你让我去吧,我去找李公公,他肯定会答应的。”

第192章

诚如小宝所言, 李德全确实答应了。

不过李德全却是被他磨着答应的, 小宝在这个时候突然闹出要在弘景帝身边守着,确实不是个很好的时机, 可李德全却知道若是陛下醒着,肯定也是愿意小皇孙待在自己身边的。

罢了罢了,大不了他多命人看着些。

因为不能惹人非议, 所以小宝的身边是不能留有晋王府的下人,这事李德全之前就和小宝说好过。不过想着小宝到底还小,他又和晋王说了一遍。在和晋王说时, 晋王难得有些犹豫, 李德全不禁向他保证, 一定会保护小宝的安全,晋王这才答应下来。

事情到了最后,倒是像他求着让晋王府答应这件事一样。回过神来的李德全,不禁有些感叹。可事情既已说定, 就只能这么着。

小宝进了寝殿,惠王和安王正守在弘景帝身边。

其实两人什么事也没干, 反倒像似彼此监视一般,大眼瞪着小眼。旁边还守着几个乾清宫的人, 这种情形也算是百年难得一见了,仿佛躺在那里的不是个普通的人, 而是金子做的宝贝。

可不是金子做的, 九五之尊。

“这小东西来作甚?”惠王不愧他的口没遮拦,成功的问出了安王也想问的话。

李德全弓了弓腰, 道:“小皇孙孝心,说要来给陛下侍疾。”

“他一个小毛孩子能来侍什么疾?来添乱的吧?”惠王斜了李德全一眼,道:“李公公这该不会是你答应的,你个做奴才能做得了父皇的主?本王母后答应了没?”

安王看了惠王一眼,要不惠王这太子怎么做不下去了,墙倒众人推是一,惹人厌恶也是真真正正的。惠王大抵出生后即是太子之尊,养得一副不将所有人放在眼里的跋扈性子。

李德全脸上带着笑,看不出什么波澜,依旧弓着腰:“惠王殿下,老奴确实是个奴才,也做不了陛下的主。可这乾清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谁不知道陛下每天都要见一见小皇孙——”

他伸手指了指小宝,“才能用膳用得香,睡觉也能睡得踏实。小皇孙有这份孝心,太医们也说了多和陛下说说话,做些他喜欢做的事,有助于陛下早日醒来,所以老奴才将小皇孙领了来。难道惠王殿下不希望陛下早日醒过来?”

惠王敢说不希望弘景帝醒来么?哪怕他心里这么想,在外面也不敢这么做,一丝一毫都不敢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

安王含笑看着惠王,所以说人蠢没药治,和李德全这个老人精对上,这阖宫上下大抵还没一个人能在他手下讨到好。偏偏惠王这蠢货还要自诩皇子的身份,以为父皇人大抵不行了,踩踩这老奴才也没什么,也不想想会不会崴了脚。

惠王一脸吃屎样,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他不说话,倒是安王说上了,“但凡能有益父皇龙体安泰者,本王一概没有什么异议。”

“安王殿下孝感动天,陛下若知,定也会万欣慰的。”

这二人一唱一和,说得都是场面话,却把一旁的惠王恶心得不轻。站起来丢下一句去恭房,人便甩手走了。

小宝扯了李德全衣摆一下,将他拉到外面:“李公公,都是我害你被大伯父给说了,小宝给你添麻烦了。”他有点小愧疚的样子。

李德全见他可爱的小摸样,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道:“不算什么麻烦,小皇孙孝心可贵,老奴能帮一定就帮。”

“但还是谢谢李公公。”

看着这样的小人儿,人的心莫名就会很软。此时李德全就是这种感触,不过他可做不出什么矫情样,轻轻地推了推小宝的肩膀:“小皇孙快进去吧。”

小宝点了点头。

寝殿中弥漫着一股药味儿,四处低垂着明黄色的帘幔。

弘景帝躺在偌大的龙床上,本来威严的他莫名多了一种脆弱感。他的脸有些白,花白的胡须整齐的贴在脸上,也让他显得多了一丝生气,而不是死气沉沉的。

小宝走到近前,认真看了一会儿。

安王状似随意,实则眼睛都盯在他身上。别看他和李德全一唱一和,像似毫无芥蒂,实则怎么可能,现在每多一个人出现在弘景帝身边,都会引来几方人的主意。

哪怕他不过只是个三岁的幼童。

小宝似是毫无察觉这一切,在龙床前的脚踏上坐下。他手里拿了一本书,正是《孝经》。

他目前的功课进度,刚好也是学到孝经了。

小宝将书册摊开,放在膝上,和弘景帝说一句:“皇爷爷,小宝念书给你听。”就开始念了起来。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他念得很通顺,看得出是读熟了的,让安王十分诧异。这大抵安王第一次如此直面晋王家那个聪慧伶俐的长子,到底聪明伶俐在哪儿,而不是道途听说。

要知道小宝不过是个才三岁的幼童,却能做到如斯地步。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 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孩童稚嫩的声音回旋在这富丽堂皇的寝殿之中,莫名的少了几分低迷之气,而多了几分生机盎然。

李德全有些欣慰的在旁边看着,觉得让小皇孙来侍疾,这个决定并没有错。

小宝将一整篇孝敬念完,才停下来歇了歇。

李德全端了一杯水,让他喝了去休息一会儿,却被小宝拒绝了。

“今日就算没来侍候皇爷爷,小宝也是要念书的。如今既念给了皇爷爷听,自己也学到了东西,一举两得。李公公你不用担心我,我若是累了,我会和李公公说的。”

“那小皇孙累了一定要说。”

而与此同时,坤宁宫里,代王问魏皇后:“那丽贵人和颖贵人可是处理了?”

上一篇: 名门闺秀与农夫 下一篇: 炮灰通房要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