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出来已经三个时辰,家里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便道:“有点累,还是回去吧。”
正要上车的时候,杨妧看到了廖十四。
她穿件水红色袄子,梳着堕马髻,鬓边插两支赤金梅花簪,神情端庄地站在廖太太身旁。
廖太太则跟一位四十左右的妇人谈笑,看着颇为投机。
妇人身边也站了位少女,跟楚映年岁差不多,穿件玫红色绫袄,浅丁香的八幅湘裙,裙摆上绣着大朵的芍药花,肤色白得近乎透明,模样算不得出众,却因先天不足的缘故而显得楚楚动人。
这少女看着面熟,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可到底是哪里呢?
杨妧想不起来,索性便不想,翻看着车厢里的东西。
除了盛宅子和泥偶的匣子,还多了竹根雕的笔洗、绘着大公鸡的风筝、黄杨木的鲁班锁、三盒新墨、三套湖笔以及两包点心。
楚昕撩着车帘道:“是带给表婶和小婵的,你看还差什么,再让含光去买。”
“不用了,”杨妧笑答,“天正热,别让含光一趟趟跑。”
车帘晃动,杨妧瞧见廖太太不知跟少女说了句什么,少女张嘴浅笑,露出半截粉红的牙龈,她忙抬手掩住。
杨妧脑中灵光一现,想起来了。
她叫赵未晞,是元后的堂侄女,也就是后来倍受恩宠的赵良嫔。
因为上排牙齿有些突,大笑的时候会露牙龈,不太好看,所以赵未晞极少笑,也不喜欢别人笑。
曾经有位宫女因为笑容甜美,被赵未晞命人打落了好几颗牙齿。
楚贵妃病故后,赵未晞独宠后宫,她很喜欢养花种草,尤其是兰花,只可惜技艺不佳,种什么死什么,哪怕是极好养的建兰也养不活。
那几年,京都的夫人太太都不敢把兰花养活了……
第108章 行装
杨妧不确定楚贵妃的死跟赵未晞有什么关系, 但是自打赵未晞进宫,楚贵妃的身体就开始不好,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那时候汪海明要纳第三房姨娘, 陆知萍跑回娘家哭诉。
婆婆劝她放宽心, “你想想宫里的贵妃也得忍受良嫔的气, 你还闹腾什么?不把人接回来, 若是姑爷在外面置办宅子, 你的面子还往哪里放,世子之位也别指望了。”
抬姨娘是大家都认可的事情,但是养外室就要受人指摘。
陆知萍万分不情愿, 却不得不做出一副大度的样子给汪海明纳了新人。
如果能堵了赵未晞进宫的路就好了, 或者给秦老夫人传个话儿,让她提醒一下楚贵妃。
杨妧思量着,不知不觉回到四条胡同。
楚昕搀扶她下车,依依不舍地问:“我几时再来找你?”
杨妧笑道:“明三娘定亲前只见过林四爷两回,定亲后再没见过, 咱们……”
“我不跟林四比, ”楚昕打断她的话, 很不以为然地说:“他和长兴侯天天在挹芳阁听柳眉唱曲儿,连顾老三都不去那种地方了……我想每天都见到你。”
杨妧柔声道:“有事的话你只管过来,临走前你会跟我说一声吧?”
“当然,”楚昕点头,招呼含光将马车里的东西送了进去。
杨婵和杨怀宣看完自己的东西, 好奇地围着那栋宅子转。
关氏拘着他们,“看看罢了,不许乱动,”却朝杨妧笑, “一辈子活成这样,也算是圆满了。”
少年夫妻相伴到老,有儿也有女,真的可以知足了。
接下来几日,杨妧闭门不出,天天在家里做针线,连知味居都没去。
清娘在家里闲不住,大清早就到饭馆帮忙,关氏每天也会去溜达一趟,所以杨妧去不去无关紧要。
进了八月,暑气已然散去,除了正午时分尚有些热之外,一早一晚已经薄有凉意。
国公爷楚钊初七清晨进了城,连衣裳没换先进宫面圣,直到午时才回府。
吃过饭,张夫人楚楚可怜地跟他抱屈,“我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又辛辛苦苦把他养大,他的亲事却不由我,我这个婆婆还有什么脸面?”
楚钊掏出帕子给她拭泪,“你对杨四不满意,她哪里不好?”
“从长相到性情都不满意为着下聘,小小年纪一肚子心眼,把昕哥儿和娘哄得团团转,昕哥儿快把观星楼搬空了,还给了一万两银子。这样娘还说不够,以后再往上添……家底都给了昕哥儿,阿映怎么办?”
楚钊笑道:“银子是昕哥儿辛苦小半年攒的私房,他愿意当聘礼就由着他。杨四是昕哥儿要娶,日子也是他两人过,你不想让昕哥儿娶个中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