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色配湖蓝,如静花照月般,有种安闲的美。
楚昕扶了女子下来,手却不松开,仍是牵住她的手,笑盈盈地指着聚缘酒楼的招牌说了句什么。
女子启唇微笑,楚昕也笑,拉着她走进酒楼。
窦笑菊的心都碎了,她朝着窦太太喊道:“你让我等,我怎么耐得下心等?那个女人身量没我高,长得也没我好看,她根本就配不上……”
窦太太一把捂住她的嘴,低喝一声,“闭嘴!不想丢人现眼就老老实实跟我回家。”
窦笑菊赌气跑开了。
酒楼里的杨妧却很高兴,笑意盈盈地问跑堂的伙计,“卤兔腿我吃过了,听说你们店里的烧野鸡也不错,来只野鸡吧,再看着给我们配两个小菜一道汤。”
楚昕跟着叮嘱,“要拿手的。”
伙计笑道:“世子爷放心,小店绝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肯定让您和夫人吃得满意。”
楚昕咧嘴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世子夫人?”
伙计暗笑。
宣府镇谁不认识这位世子爷?
往常楚世子也来吃过饭,可从没带女眷,有姑娘上前搭讪,他从来不多看一眼。
这会儿喜滋滋地带着位梳着妇人发髻的女眷来,不是他媳妇儿能是谁?
伙计心眼活泛,乐呵呵地说:“看着您二位特别般配,不管气度还是长相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还好小的没看错,夫人头一次光顾小店,小的作主再跟您二位添个菜。”
楚昕非常高兴,“眼力还不错。”
杨妧无语。
这一路她是被楚昕拉着手进来,上了楼,两人又戴着同样的桃木簪,如果不是夫妻,又能是什么关系?
这人在外头做事还算周全,怎么在她面前总是犯傻?
楚昕看到她的表情,低声道:“你不许笑我傻,我就是想听他说咱俩般配,是一对儿。”
杨妧不屑地“切”一声,却悄悄地将手塞进了他的掌心。
两人吃完饭,又逛了绸缎铺子和银楼,直到半下午才打道回府。
青菱伺候杨妧换衣服的时候悄声道:“承影说今天剑兰借口买布料出府了,可她回来,手里根本什么都没拿。”
最主要的是,有杨妧这个主母在,剑兰出门竟然不知会一声。
杨妧皱眉,“可知道她去了哪里?”
“承影没说,”青菱摇头,“倒是提过剑兰以前也经常出门,有时候跟蕙兰一起,有时候就她自己。要不我告诉承影让他留意些?”
“也好,”杨妧沉声道:“你顺便去问问严管事,内宅可有对牌,若是没有,请他尽快去做两副。以后府里的规矩该立起来了……”
第136章
没几天, 严管事做了对牌回来,一副湘妃竹的,一副老枣木的, 打磨的都很光滑。
尤其是老枣木的, 外缘刻着镇国公府的徽记, 中间一个大大的古篆“楚”字, 掂在手里颇有分量。
杨妧抬手, 顺着“楚”字的纹路摸了摸,吩咐青菱,“就从今儿开始, 这府里所有规矩, 都按京里国公府的来。”
剑兰听闻,恶狠狠地将手里帕子摔到方桌上,只可惜帕子轻,压根摔不出茶壶茶盅的那种气势。
蕙兰道:“你这是何苦来?哪家哪府没有规矩,何况国公府的规矩也不严苛, 这四五年, 咱们不就这么过来的?”
“宣府能跟京都比?京都的姑娘小姐出门要戴帷帽戴面纱, 宣府何曾有戴的?国公府单采买的管事就有十几个,买胭脂水粉的、笔墨纸砚的、绫罗绸缎的,可总兵府,连每天的菜蔬都得让张婆子自己去买。昨儿她还唠叨说府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她们三人可忙不过来。”
蕙兰叹道:“这些本不是咱们该操心的事儿, 夫人自有成算。”
此时杨妧已跟严管事要来花名册子,跟青菱和清娘逐个儿核对内宅的人,平常都有些什么事务要做,哪里该加人, 哪里该裁减。
算来算去只觉得人手不足。
京都国公府里,在摘星楼和览胜阁伺候楚昕的有十几人,专门伺候杨妧的有两个大丫头、四个二等丫头、六个三等丫头,还有管洒扫浆洗的粗使婆子,在门口跑腿听使唤的小丫头。
两人使唤了三十多位奴仆。
而现在,整个内宅包括厨房的、扫地的一共只十八人,哪里都捉襟见肘。
杨妧思量片刻,开口道:“这府里最重要的是伺候好国公爷和世子,内厨房的三人已经用了很多年,往后只管主子们的饭食。这几天在东跨院的厨房加两个灶台,买四个煮饭婆子、四个浆洗婆子,两个在二门当值的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