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女膳祖(重生)(5)+番外

作者: 粉红小白菜 阅读记录

崔昫嗯了一下,信手端起来递了出去。

韦二郎正说得渴了,海吞几口下肚后,将茶盏落在盘子上,接他前话,“什么叫她不是这样的人。你新婚夜跑出去一夜不归,她不在府中等着,自顾回了娘家,这不是耍脾气,那她为什么给你写和离书?”

这问题叫崔昫无从答起,他皱起眉头,“不知道。”

韦二郎道:“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女人呐,都要哄着才行。赵玲珑肯定是让你上门哄她。然后叫全渝州城的人都看看,是你崔二郎放不下她。往日笑话过赵家的人,可不就打脸了嘛。”

高七郎听他得意,没耐住性子,戳了一下,“你也是往日笑话的一员,这也是在打你的脸。”

然后被回了白眼。

韦二郎也不介意自己被露底,阴嗖嗖地出点子,“二郎,你不也是因为赵老太爷的恩情才娶亲的嘛。好了,她赵玲珑自己写的和离书,这可不是崔家不讲信义了。顺水推舟,这婚事就算了。”

崔昫第一反应是不悦。至于为什么不悦他没去想,只是摇头不赞同。

韦二郎瞧出他神色不好,心说坏菜,我这不是给兄弟找麻烦嘛。万一将来崔大人询问起来,知道是他在中间出坏点子,指不定怎么和他爹告状呢。

一想到他爹的‘翠柳条抽臀肉’,他就怂了,咳了一声,改了话音,“不过,这也太快了。昨日娶亲,今日和离,是有些不像话。要不你去找赵家将人接回来,这一次先让一步。赵玲珑心都栓在你身上,总也不会给你下脸面,指不定你一出现,就立马欢喜地奔出来了。”

*

赵家

赵府老宅建在城西,以前尚未发家时候只是一间二进的宅子。后来生意铺开,族中子弟繁衍壮大,买地盖房子,渐渐成了城西占地最大的一户人家。

以前崔家也在这一片。

大约是五十多年前,当时的崔家和赵家的当家人合伙做生意,关系亲近,就差一点拜成异姓兄弟。

崔家后来出了好几个举子,一跃成了渝州城新起的权贵,自然就将住所搬到了城东。

小辈可能已经习惯自己是士人出身,看不起那些铜臭出身的下三流,但是崔老爷子惦记当年一起做事的情分,在世的时候定下了崔赵两家的婚事。

嫡系家主定下的婚事,自然不能用旁支小辈做顶。

最后,就落在了崔家崔昫和赵家玲珑身上。

赵玲珑记得,自己成婚之后,整日守着崔昫的一日三餐满足高兴,便是被对方一日日冷淡相对,都无所谓。

一直到,家中双亲离世,记忆中熟悉的一砖一瓦都褪尽颜色,灰暗隐晦,成了她最不敢去触碰的地方。

如今,站在大门前,匾额上笔走龙蛇的‘赵宅’二字,她却生出了近乡情怯的感情。

比起记忆中的那些往事,她更害怕眼前这些才是自己的一场梦,一抬手一迈步都会将这幻影打破。

门房自然认得自家的女郎,见她不进门,只僵站在门外,仰首看着门匾。

这是…受了委屈?

他给身边伺候的人使了个眼色,眼看对方已经脚步匆匆地进门。凑上前说话,“女郎怎么不进门?老爷和夫人在里边等着您回来呢?”

阿娘和阿耶…在里面吗?

赵玲珑不确定地问道,“都在吗?”

没听说老爷出门做生意呀?

昨日刚送了女郎出阁,今日也不见马车接人呀。

门房点点头。

她想迈步走,里面突然响起的一道声音将她钉在原地,下一瞬看清出现在视线的人,顿时泪如雨下。

最先跑出来的是一个身着灰色衣衫的年长妇人,上台阶的时候险些被绊倒,小丫头们涌上来将人扶起,大嗓门顺着风传了过来,“阿弥陀呀,是女郎。是咱家的女郎回来了。夫人,夫人,是玲珑女郎没错了。”

这是她的乳娘,阿娘身边伺候的老人,胡妈妈。

没让她等多久,另一个妇人已经出现在垂花门正中。

走路生龙活虎,将伺候自己的一众丫头婆子远远甩在身后,一点也不像记忆中生病,形容枯槁,小小的一团的弱小样子。

还听见了父亲中气十足,呵斥母亲不像话的声音。

那声音越来越近,真实地不能再真实。

双亲健在,就算是一场梦,她也无遗憾了。

鼻头酸涩地厉害,她胡乱地将脸上的泪珠抹干净,不远处父母的身影越发清晰,她提起裙子,一步步,坚定有力地上台阶,迈过门槛。

阿娘,阿耶,不孝女玲珑回来了。

眼看女儿走近,赵父整整衣衫,恢复自己往日威严的样子,“怎么今日就回来了?”

按规矩都是成亲后三天回家省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