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了看他,伸手摸了摸碗,道,“让再盛一些热的来,你再吃一些怎么样?”
苏涵摇摇头,有些委屈的样子,“吃不下了,已经饱了。”
“那再喝几口参汤,夏吉说粥吃得少,参汤便也不能喝太多了,怕冲淡了胃。”皇帝柔声劝着,苏涵才点了点头,参汤早冷得差不多了,只好要盛热的来,看着苏涵喝下了几口。
太子在一边看着,皇帝劝着苏涵的行为,就像老父劝着娇惯坏了的小儿子一样。
太子小的时候,父皇待他也差不多是这般,有时候还会把他抱在膝上教他认字读书,也曾手把手教他写字,那些日子倒是很令人怀念的。
只是,皇帝这样宠着的子女,也只有他宋元瑾一人,其他弟妹,并不见父皇如此在乎喜爱过。
现在,来了一个苏涵,父皇又有了老来怜爱儿子的心思。
太子实在看不惯苏涵那样吃东西的样子,说道,“父皇,涵儿只能吃那粥与汤么,没见他吃别的菜。”
皇帝回头看了他一眼,道,“也不是,吃了药粥倒是能吃点别的,只是,涵儿他药粥都吃不下,别的东西还是不让他吃吧。”
苏涵抬眼看了太子一眼,没有说话。
太子现在也算有些明白苏涵的苦了,总是吃那药粥,谁吃得消,道,“父皇,儿臣以为还是让他吃些别的,一直吃药粥,胃口总是不好的。吃些别的调一调说不定就好些了。”
皇帝看向苏涵,苏涵点点头,道,“我想吃酒酿。”
宋元瑾听到苏涵的回答,就笑出来了,皇帝摇摇头,道,“酒酿还是算了,吃点芋泥丸子怎么样?”
皇帝说着,已经拿着菜盘里的小勺子舀了一个放进苏涵面前空着的玉碗里。
这芋泥丸子做法讲究,用了很多食材煨出高汤来,然后做出来的,里面还有细丝的燕窝,苏涵舀起来慢慢吃了,然后脸上总算现出了一丝松口气的表情,道,“好吃。”
宋元瑾又笑了,皇帝也松了口气,说道,“你想吃别的,这么多天怎么不说,今天不是元瑾来说,你就一直守着你那碗药粥吃了,身子是你自己的,怎么自己不知道好好管管呢。”
皇帝的话虽然严厉,但是也带着慈父的温柔关怀,苏涵也不怕他,微微露出个笑,道,“还想吃一个。”
皇帝愣了一下,宋元瑾已经站起身来给苏涵舀了一个,又问他还要吃什么,苏涵又指了两三道菜,于是,宋元瑾便都给他舀了一些。
苏涵是很多天都没有好好吃过东西了,每一样尝一点胃也就满了,摇摇头说吃不了了。
皇帝看苏涵这样很是无奈,道,“以后要吃什么便说,让膳房做就是了。这劳什子药粥不吃也罢。”
听说不用吃药粥,苏涵一下子眼都亮了,道,“让她们不要熬了,以后我不吃药粥了。”
“你呀,这个臭小子……”皇帝宠溺地拍了一下苏涵的肩膀,摇摇头,说还有事情要去处理,让苏涵自己走走路消消食,又问宋元瑾,道,“元瑾到这里来是作甚?”
宋元瑾躬身道,“听说从贡阳来的表弟被接到锦斓殿里住了,便来看看。”
“现在可看到了?”皇帝声音平淡无起伏,宋元瑾明白自己的心思估计逃不过父皇的眼,便笑着承认道,“没想到表弟是如此钟灵毓秀的人物,只是身子似乎太弱了些,好好调养身子才是。”
说着,又问苏涵道,“不知多少岁了?可还在读书?”
苏涵答道,“就快十七岁。以前跟着母亲读书,夫子也有两个,母亲去后……”说到这里想到母亲便也说不下去了。
皇帝劝道,“别想难过的事情了,你在这里,朕会待你如亲子般,断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苏涵道“谢谢舅父。”
宋元瑾道,“父皇,涵儿身子不好,不宜多劳累,不过,每日在这锦斓殿里估计也不妥当,还不如让他进书堂里去读书,元明元邵都在那里,还有一些和他年岁相当的其他子弟,想来有了玩伴,心情好些,精神也就好了,身体也会好些了。”
皇帝看着苏涵,问道,“涵儿自己怎么想的?”
苏涵其实不想到别的地方去见别的陌生人,但是,这种情势下,他说不想去也是不行的吧,而且,他也总不能一直呆在这殿里,他总是要出去见人的。便答道,“谢谢太子殿下的提议,我觉得很好。”
“叫太子殿下太生分了,同玉婵她们一样叫太子哥哥如何?”宋元瑾说着,已经取了自己手上的一串念珠下来,“这是清光寺里沾过佛气的,给你戴着护身吧!今日来得匆忙,没有带别的东西过来。”
皇帝很高兴太子这般喜爱苏涵,脸上神情柔和。
苏涵只好接了过来,笑着谢道,“谢谢太子哥哥。”
皇帝说等苏涵身子再调养几天好些后,就去勤学殿里上学。
苏涵道了谢,送走了皇帝和太子。
皇帝和太子一起出来,太子笑着对皇帝道,“没想到这个弟弟这般乖巧可爱,很招人疼啊!”
太子直接把“表弟”改成了“弟弟”,皇帝不置可否,道,“他身子不好,估计命不长久,在他有生之年里,当让他好好享享福。”
太子想到刚才那个脆弱的白玉娃娃一般的人,道,“太好的人,上天也不希望他在人世间沾了浊气太久,他就是太好了。”
太子的说法让皇帝心里一阵发愣,面上倒是没有过多表情,后来才道,“你以后要好好待他,他不同别个。”
皇帝这句“不同别个”有太多种意思了,宋元瑾想想,在看到苏涵后,那种居然有人去占了他以前住的地方的不畅之气早消散,道,“儿臣会待他如亲弟如肱骨的。”
皇帝对此也算满意。
第九章 勤学殿
第九章 勤学殿
苏涵进宫去后,苏峥情绪陷入了最低谷。
若说原来在贡阳时,苏涵不理睬他,让他难过,但那时,至少还有见面的机会,此时苏涵进了宫居住,他连见人一面都困难了。
他有种感觉,苏涵是真的不原谅他了。
两人之间的感觉就像是梦里的甜蜜,人明明都在同一个地方,仿佛只要伸出手,总是能够将另一双手握在手心里,但是,现实里,却无论怎么努力,手总是抓不到另一双手。
甜蜜总是虚幻的,不尽的渴望与孤独才是真真切切的感觉。
苏峥的情绪明显低落,还出现神情恍惚的状况,身边的侍从出现这种情况,宋元瑾不能不注意到。
苏峥来京随着他的时候还只有十七岁不到,不过,那时的他已经相当沉稳睿智了,不苟言笑,严格律己,不像个只有十七岁的人。
在京城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磨练,他的光华更加内敛,人也更加沉稳,机警而不失考量与稳妥。
宋元瑾是将他当成可堪大任之才来培养的,希望他以后能够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此时,自己将来的左膀右臂出了状况,宋元瑾便关心起来。
“盛启,你最近精神都不对劲,是刚刚回来,心还留在贡阳吗?那里有你的心上人,离了佳人,便丢了魂。”宋元瑾坐在桌案后,似笑非笑,说道。
苏峥愣了一愣,起身道,“不是,微臣哪里来的心上人。只是担心家弟而已,他入宫后,我也没有机会进宫见见,不知他最近状况如何了?他身子一向单薄,就怕他又不好好将养着,出了什么状况。”
苏峥一脸忧虑,语气恳切。
若是要见苏涵,仰仗太子倒是很不错的法子。
“就为这事。父皇待苏涵倒是非常不一般的,苏涵在宫里,能有什么状况。”太子笑道。
苏峥道,“涵儿在宫里自是会过得很好,只是,做哥哥的总是放不下心。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当年我入京来瞒着他没有给他说,这次回去,他便怨恨上我了,上京来的时候,他都不怎么和我说话。孩子长大了,他的心思便琢磨不透了。”
宋元瑾笑起来,“那倒是这个理,只是,盛启,你注意到没有,你待苏涵就像待一个孩子一样,若是苏涵还小,倒还好说,但他已经长大了,你再一味宠着腻着,一日不见便如隔三秋,不是显得太亲密了?太亲密了反倒不好,他会觉得你这个哥哥太罗嗦了,想离你远点呢。不过,照这样看来,你以后倒会是个好父亲,一个弟弟便如此疼宠着,是你的儿子的话,你倒该捧在手心里了。”
宋元瑾说完大笑起来。
苏峥被他嘲笑了一番,倒也没有觉得脸皮发烧之类,只是些微苦涩罢了。苦笑了一下,也不说话了。
宋元瑾接着道,“前几天,我倒是去过锦斓殿一次,见过了你那个宝贝弟弟。说来,贡阳还真是好山好水,养出来的人一个赛一个地好看,当年见到你,我就说且再过几年,宋御史家大公子京城第一美男子的名号也该让人了,见到苏涵之后,才知道,原来贡阳的山水还能养出更好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