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尽心上 女尊(166)

作者: 京久居 阅读记录

化到缘的僧人,放下手里的椰壳和素包,低声吟诵:“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其实这怪病好治。”

老丈见孙辽耐心解释,显然是个心善的,真心想帮助自己,认真仔细听。

“平时多吃酸橙,尤其出海定要多带,每日吃一个就不会染上这病了。”

老丈又惊又喜:“真的管用?”

“当然有用!”

孙辽指指他女儿手里的酸橙水:“我们庄主花大价钱,购买了无数酸橙苗,要遍种海岛,就是为了帮助跑海人消除这疫病。我们岛上的海员再无此症,我们食堂就餐时每人都送一杯酸橙水,餐后再发个酸橙。三日后,我们庄主就会到番禺,亲迎刘道长入岛掌管城隍庙,到时我庄会把这些个治病秘方告诉道士们,传播给大家。”

坐在树荫下,手持钵盂,吃着素包的僧人们突然大声诵唱经文:“阿弥陀佛~!佛祖慈悲,引雁庄主……救我海民出苦海。”

孙辽心里一晕,我们庄主来接道长,这跟佛祖有什么关系呀?

人群越发议论纷纷,窃窃私语,吵杂烦杂。孙辽身形一闪,消失在了人群中。

---------------

第73章 干燥剂,麒麟子

孙记米行,生意兴隆。

番禺最大的米行是李记的,主要做贸易批发。但打通了商道,几乎遍布了蓝盛的零售米行却是孙记的。

商行的伙计见惯了赶着大车来买米的客人,热情上前打招呼:“客官这是买了新车?”

那客人点了点头:“可不是吗!才刚买的,族里各家都排着队要用车呢,我就想着这次多买些米,最好能少跑一趟。”

伙计脸上笑开了花,连忙答道:“咱们米行这次来的交趾稻,全是新米。您那,就是有福之人,来得早不如来的巧。”

客人似乎面有焦急:“我上次在你家买的米,第二年没吃完就发霉了。我邻居跟李记买的,人家还卖给她什么‘活性炭干燥剂’放到粮仓里,到现在她家的粮仓里面干干爽爽,一点发霉的迹象都没有。我刚去李记也想买那干燥剂,说是没进到货,都被雷州的客商买走了,真是可惜。”

这话立刻引起店里其他客人的好奇,一个同样赶着大车来买米的女子道:“我也听说李记有那个什么‘干燥剂’卖,说是只有用对了路,粮仓里的粮食多存个几年没问题。我刚才也去买,早就抢光了。”

伙计微微有些怔忡,李记这一年越发红火,刚搞出什么‘活性炭滤水包’可以把硬水过滤干净,已经在番禺火上了天,这又出了个什么干燥剂,这是要上天呀!

她赶忙打听,问道:“她家那‘活性炭干燥剂’从哪儿买的?”

客人神神秘秘:“刚才,我悄悄问了她家管事,说是蝴蝶岛上的碧海蓝天庄做的,据说她家家主前几天上了趟岛,买到一批,过往的船也都抢着买,不够卖的。咱产粮买粮屯着都不易,若能多存个几年,饥荒年景得少饿死多少人!”

说罢,她面露遗憾,买了百石粮,赶着大车走了。

还特意告诉那伙计,下次若有了那干燥剂,她一次性多买两年的米还能省个车费。

那伙计反应迅速,想着那‘活性炭干燥剂’就往后院跑。马上就把这事告诉了管事,要尽快把消息传给家主才好。孙记的生意主要是卖粮,能延迟粮食的储存期,这事……太~大了!

孙辽赶着半车粮,走过几条街,到了一处僻静的街角儿才停下来。

她拍拍胸口,深深吐了口气。她提前几天到番禺来,就是每天在城里转,各处去放风~。

累是真累!却终是完成了任务,没有辜负庄主的嘱托!

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着长大,什么中九流,下九流她没见过。太知道自己庄的东西有多厉害了,跟孙记做生意上的伙伴是最好的选择。

却说雁洛兮一行人离了蝴蝶岛来到番禺,孙辽已经招募了上百位‘大嗓门’入岛干活。

其中来报名的学艺期趟子手最多。

新入门的趟子手走一回镖,能拿上两百文就算高的,这一路还是最辛苦,一路的杂活累活扛旗喝路都是她们干,一年下来若活忙能赚个五六贯钱就不错。

若说这世上最肮脏的一种职业是什么?

远行镖师,人若说自己第二,没人敢坐头把交椅。一趟长镖少说几个月,分餐露宿,洗澡的时候只有来回两头,中间绝不清洗。若你穷讲究不按规矩,好说~!那就多洗几次试试,干洁的面见风疵干,立刻皴裂,这面皮的伤若深了,愈合都难。

这差事又脏又苦又危险,你还别嫌钱少,出师前就有钱拿,这天下,谁不说总镖头仁义。

干别的行当,学徒期不拿钱白给做活,大年小节的敢不给师傅送孝敬,试试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