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公府的小媳妇(25)

作者: 崔淇 阅读记录

主次分明,总结有道。

孙希见舆论风向已变,赶紧趁热打铁,朝卢氏使眼色。

卢氏心领神会,朗声道:“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忠勇伯爵府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大伯父常年缠绵病榻,未领实职,无法给朝廷效力。当今圣上仁德,大伯过世,还让老爷袭爵,未曾降罪降等,老爷此次领旨入京,待大伯爷丧期过,就要上任吏部侍郎。我们孙府兴盛,近在眼前。此等荣耀福气,离不开孙氏族亲往日里的小心经营,归束言行。”

话说到这个份上,朱太太再不自知轻重,也不敢再说了。

三房老夫人挥挥手,正色道:“二侄媳妇说得对,眼下最重要的是善儿的丧礼,千万别让外人挑出错,不然丢的,是我们孙府的颜面。”

四房老夫人点头道:“说得对,但凡不清楚这点的,就给我闭嘴回家。今天有谁传出什么不利于我们孙府名声的事,看我饶过谁。”

二房老夫人也说:“自家人融洽,才是家族的福气。”

三位祖宗发话,各房女眷再大胆,也不敢再说什么。

朱氏尤甚,她顶着众人或责备或鄙夷的眼神,一时想不出为自己开脱的话,满脸紫胀。

卢氏原本话锋旨在蜻蜓点水,不意挑起任何争端。

此时见目的达到,便赶紧转换话题,解围道:“弟妹也是关心老夫人的身子。太医已经诊断过了,母亲没有大碍,大家不要担心。伯府现下人手不足,希望各位能从府上调些仆役。待伯爷丧事了了,我亲自到各位府上一一感谢。”

“二太太言重了,这些本是我们自家人应当的。大太太身子不适,无人主持大局,现下你回来了,有什么缺的短的,只管吩咐一声。”二房大媳妇林氏道。

众媳妇三三两两地都随声附和,“应当的,自家人,别客气。”

“都是孙氏族人,此时更该团结一气。”

“谢谢众位亲长妯娌。”卢氏客气道,语气真诚。

第18章 裙钗一二可齐家

“众位亲长托付,我便把我的想法说一说,如有不周全的,还望提醒完善。”卢氏继续道,“我从伯府门口进来,一路打眼看着。有几件,实不像样。”

众女眷都竖耳聆听。

“其一,丧礼事务众多,但诸事却无专人负责执掌,仆从们皆劳累不堪,事情却没一件做好。”

“其二,伯爷新丧,人手不足。又皆无领头人主持中馈,银钱派遣、事务派遣,都无人分说。上无令,下便不明。”

“其三,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其四,苦乐不均。有脸的家仆专拣那舒坦的活做,脏活累活,便都派给底下没脸的做。叫苦连天,丧仪如何办得体面?”

“其五,府务混乱,刁奴欺主,冒领贪支层出不穷。银钱花了,该有的体面却没呈现。”

众人都道卢氏说的在理。

但这些都是孙府中风俗,是存在已久的沉珂。

四房周老夫人冷哼道:“这是府内积年的问题,侄媳妇难道还能在这一天就给杜绝了?”

卢氏恭敬道:“自然不能,但让府内有序,伯爷丧礼体面,却能做到。”

二房王老夫人道:“这便已经很好了。既这样,允良媳妇便着手去办吧,各房在家无事的下人仆从,也都赶紧调来,听侄媳妇派遣。”

众女眷应了,一时便散了,都去各忙各事。

卢氏带着孙希,朝凝晖堂后院走去。

迎面是个穿堂,左右有通往穿堂的抄手游廊,院子里铺满了青石方砖。

一路走来,都是各路身穿素服棉袄麻衣的丫鬟仆妇,见到卢氏,便都屈膝行福礼。

孙希跟着卢敏从左边的抄手游廊进了穿堂。

穿堂东厅是摆着长案、太师椅、漆黑圆桌并茶几脚凳,看着是一个临时待客之处。

西边和中间的是打通的大厅,西厅正中立着一面四扇的松鹤迎客的紫檀木屏风,屏风后放着圆桌并四个黄杨木椅子,椅子上一色半旧秋香色椅搭。大厅四角各放着一盆一人高的小松树。

周妈妈已经带着伯爵府花名册和对牌钥匙在东厅那儿等着了。

卢氏粗略看了下名册,大概点了数目单册,又问了周妈妈几句话。

赵妈妈已吩咐厨房上了些粥和小菜摆在圆桌上。

孙希原本准备大快朵颐,见卢氏胃口乏乏,便也随意吃了几口,不再动了。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孙管家过来东厅禀报:“二太太,各房派来的下人都到了,现都在朝晖堂后院等着了。”

卢氏道:“除各处把手人员外,把孙府和其他三房人手,家丁丫鬟仆妇,速速集中到凝晖堂大厅,听我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