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残疾亲王冲喜甜妻(57)

作者: 玉楼点翠 阅读记录

佑安破涕为笑,抬眸眉眼弯弯望着李景琰,眉睫湿润还挂着泪花。

没人看见佑安垂下头时,目光里不再是平日里的清澈单纯,反而带了一抹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和阴冷。

“哥哥,佑安很喜欢、很喜欢嫂嫂的,嫂嫂煮粥很好喝。”

佑安凑近了榻前,小心翼翼靠近李景琰软声道:“我还告诉了嫂嫂,很多哥哥会喜欢的粥。”

她扭头看向程鱼儿,圆圆的大眼睛纯真的盯着程鱼儿,微微扯了扯程鱼儿的袖角,软绵绵征询:

“嫂嫂你说是不是?”

程鱼儿目光微闪,轻轻点了点头。

正说着,董氏了进了屋,她撩开珠帘显然听到了殿里的谈话,她笑盈盈望着李景琰,声音温柔和煦:

“母妃我今日偶感风寒,鱼儿有心,也给我送了一碗粥。”

董氏望了一眼程鱼儿,眉目轻缓,声音温柔道:“我甚是喜欢。”

李景琰微微点头,董氏近了些,他扫到了董氏的着装,高高的领口,裹得严严实实,李景琰眉心一皱。

董氏心里一斤紧,手心紧握成拳,强作镇定解释道:

“我今日感了风寒,有些怕冷,多穿了些。”

李景琰目光冷冷淡淡,不置可否,放在榻上的手背却是青筋曲曲折折、鼓鼓而动。

程鱼儿看着他们三人一家三口,想着李景琰他们会说些体己话,遂温柔体贴请退道:

“王爷,母妃,你们慢慢聊,我先下去了。”

“不用。”李景琰开口拦住了她。

李景琰看了一眼董氏和佑安,淡声道:“我已醒,无甚大碍,寝殿血腥味重,莫惊扰了你们,你们且去休息吧。”

董氏本就不想在李景琰面前多待,听李景琰这话,她忙接口道:

“主要母妃今日感了风寒,怕过给了琰儿,琰儿你好好休息,母妃与佑安就不打扰了。”

说着她便拉着佑安离开了。

*

董氏与佑安一离开,偌大的寝殿只留下李景琰和程鱼儿两人。

刚在殿内忙活的丫鬟和奴仆也早已手脚伶俐收拾好离去了,殿内的大理石又恢复了洁白无瑕,倒落的多宝架等也被换新。

前世今生,程鱼儿都未曾与李景琰在两人皆是清醒,独自相处。

李景琰的目光灼灼,似乎带着深情,温柔缱绻。

程鱼儿却头皮发麻,只觉莫名其妙!

程鱼儿依着上一世她对李景琰性格的了解,李景琰定是不喜她,定会远着她,可如今为何李景琰眸含深情,举止行做如此奇怪。

程鱼儿只觉得脊背汗毛都竖起来了,手脚都不知道如何放了。

“王爷我去给你倒杯水。”

想起刚刚李景琰声音沙哑,程鱼儿转身朝桌角走去。

桌角丫鬟刚新换了盏温茶。

李景琰微微蹙了蹙眉。

他看出了程鱼儿有意回避的态度。

李景琰拧着眉心,内心万分疑惑:明明程鱼儿,在他昏迷不醒时对他无微不至,为何现在与他如此生疏?

李景琰忘了,在他昏睡之时,他对外界对程鱼儿的所作所为有所感知,而程鱼儿却只以为他无知无觉,五感尽失。

“娘子。”一声温柔得轻唤。

程鱼儿手颤了一下,茶水不小心洒在了桌案,她僵直着脊背,装作镇静自若得继续斟茶。

见程鱼儿没有回应,李景琰又唤了一声:“娘子。”

程鱼儿点头,瓮声瓮气应了句,转身险些同手同脚。

“你不喜欢我喊你娘子。”

看着程鱼儿递到面前的茶盏,李景琰未接,只蹙眉盯着程鱼儿直白问道。

“就,就是有些别扭。”

程鱼儿挠了挠头,吞吞吐吐答道,见李景琰面色不好,她低下头,飞快得补充道:

“就是以前没听人唤过而已,有些不自在。”

程鱼儿自小在广宁伯府长大,听的见的男子对妻妾的称呼大多是:“夫人、顾氏”

称名道姓是常态,她从未听过有人唤寻常人家夫妻间亲昵的“娘子”二字,是以十分别扭、陌生。

李景琰眸色深深盯着程鱼儿扑闪的睫羽,高挺的鼻梁微蹙,眉心紧紧拧在一起,唇角紧密,下颌紧绷。

不叫娘子叫什么?

他看画本里,那些沆瀣情深、终成眷属的男子与女子,都是互道“娘子、夫君。”

“娘子”二字,温柔浅浅,从唇齿间唤出来,便带着些许情深许许的意味。

没人知晓,桀骜不驯、沙场上敌军围困万千重,他自岿然不动的李景琰,私下里喜欢看话本儿。

还是言情的。

那些缠绵绯色、双宿双飞的爱情故事。

一时间寝殿里静悄无声,程鱼儿能听到窗外叽叽喳喳的黄鹂鸟的叫声,还有石管家细细碎碎吩咐下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