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为什么暗恋我(127)

作者: 大土狗 阅读记录

“哦哦,认识认识,您,您找许老头有事?”

“不认识,托我代办事情的人是许……他家亲戚,让我顺便问候一下。”

“原来是这样啊,许老头还住在村里,他可算是混出头啦,三个儿子外出打工,每个月都准时给他打生活费,啥活也不用干,每天吃吃喝喝,打打牌,日子舒服得很。”

“是……吗?”

这一声恍若低喃,瞬间被风吞没。

车子拐了个弯,一条十米左右宽的运河骤然出现,与记忆里的景象重合。

这条改变了几代人命运的河,终生咆哮在她的生命里,提醒她过去的往事。

许光慧拉下墨镜,遮住眼里的情绪,望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许小姐?许小姐?”

许光慧回神,“嗯,怎么?”

“已经到村口了,是现在放您下来,还是到哪户人家去?”

“村里有民宿吗?麻烦载我过去。”

许光慧改变主意了,决定在村里住一天再走,她想去看看她的……爸爸。

结清车费后,司机大哥走了,许光慧上了这家名叫「听海」民宿的二楼,选了一家可以看到海的房间,就此住了下来。

午饭过后,她拿着一个深色手提包出门了。

村子不大,环境很好,周围一排排两层的瓷砖房,几乎每家每户都改造成了民宿的样子,门前立着大大的招牌,小院子种满了各色各样的花卉,与她在别的地方看过的度假村没甚不同。

一条水泥路蜿蜒而过,串通村头和村尾,许光慧沿路走着,四处打量。

村里很安静,大山隔绝了大城市的喧嚣,路上三三两两游客,穿着亚热带风情的短袖短裤和拖鞋,拍照,或者闲逛。

她一路走着,眼前的景象再也不复记忆中破败寂寥的模样,路上见到的村民脸上再也没有了愁眉苦脸。

漫长时光,早已将一切变了模样。

时隔二十多年回来,她没有丝毫近乡情怯,有的只是冷眼旁观,以及浅淡的物人两非的唏嘘,连她自己也感到讶异。

在她离开的二十多年间,她无数次想过回归故里的景象,或欣喜,或动容,或痛苦,或羞愧……

却从来没有预料到原来是如此平静,仿佛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

时间洪流冲刷着,浓烈的情感也会有浅淡的一天,尖锐的刺也会被磨平,谁都不会站在原地等待,谁也不复以往的面貌。

就像陈小曼,临死时心心念念回到村子,这里早已经没有她的痕迹;

就像她的爸爸,经历妻离子散的人间惨剧,再次娶妻生子,回归正常的生活;

就像她自己,半生出走,终于鼓起勇气回到午夜梦回中的故乡,却从此没了故乡。

许光慧走着走着,渐渐远离了村落,路上不见闲适的游人,偶尔见到「突突」作响的摩托车驶过,车尾架上装着满满的青皮香蕉,或者几框翠油油的青菜。

公路渐渐盘旋绕山,她也上山,爬到半山腰,她擦擦额头上的汗往下望,整个村落尽收眼底,仿佛碗底上浅浅散落的一层米饭。

往上望,葱葱郁郁的绿林里是一座座或旧或新的墓碑,这里世世代代埋藏着作古的许家人。

自从回到这里,目之所及、点点滴滴都在唤醒她的回忆。

清明节临近时,村里人会共同出资购买牺牲,提前上山祭拜祖先。

那时候清明节对她来说跟过年差不多,她喜欢跟随在大人身后,上山拔草扫墓,烧香烧草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为了中午那一顿饭团。

那是杀猪后,用猪杂碎和猪肉汤熬出来的米饭,油香油香的,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也是童年里不可多得的美好回忆。

许光慧不再继续往上,往里走,选了一棵大树,靠坐在树下一颗石头上,打开手提包,拿出那个黑色骨灰盒,挖个坑,埋了进去。

“我不敢把你放进坟场里,爸爸家的祖宗都在那呢,他们知道你做过的事,不会高兴你做邻居的。”

她自言自语着,拍拍手上的泥土,“这里位置很好,靠山望水,面朝村子,风水一定不错,离许家的坟场也不远,或许你出门散散步就能碰到老熟人了,想来也不会寂寞。”

喃喃自语消散在林间,许光慧静默许久,终于站起来,“妈,我走了啊。”

陈小曼走后十五年,她第一次叫她妈,也是最后一次了。

眼里有水光一闪而逝,许光慧转身下山,再也没有回头。

这场尘缘今日尽了。

“滴滴——”

身后响起摩托车鸣喇叭的声音,她退到路基上去,仍旧低头走路。

“姑娘,去哪里啊,我捎你一程?”

闻言,许光慧回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开着一架三轮车,上面载着一箩筐一箩筐荔枝,因着下坡停车,有几个已经晃荡着跳了出来,沿着水泥路滚远了。

上一篇: 将至 下一篇: 你不在,伤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