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我成了后宫嫔妃(197)+番外
“好。”
洗漱完毕坐在桌边,吃着热乎乎的早膳。
不得不说钦天监的人还是有些本事的,昨天是个艳阳天,今天天气却骤然阴沉,太阳躲在厚实的云层后头,连丝阳光都透不下来。
要是挑在今天,难免有些不美。
“咔嚓,”沈嬛吃着炸的酥子,和着煮得软糯的稀饭,每一口都好吃到人的心坎儿里,他望着外边的天儿,知道今天怕是有雨,也不方便去哪儿,对晴子道,“待会儿你把昨日送礼的单子给我看看,以后有什么人情往来,就按着单子来,能厚一二分,却不能少。”
“小喜都记着呢,”晴子道,“之前不知道他有那样的本事,记性好得出奇,只要在他耳边念过眼前看过的,都错不了。”
“他的确是可惜了,这么好的记性,要是没送进宫,考个科举也是能行的。”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0章
人的际遇是最不可琢磨的东西, 任你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有不可得和有所得。
吃完早膳,对了昨天的礼单, 再把东西按照种类归库, 大头全在昨天宇文鉞送的那儿,把库房堆得满满当当的,能把人的眼睛晃花。
从前沈嬛在陈府的家当,在这面前只是毛毛雨。
沈嬛抚着那支金点翠嵌珠石海棠仙鹤纹头花, 点翠工艺是宫里独有的, 只有在后宫里头才能看到这样美的东西,而这支金点翠嵌珠石海棠仙鹤纹头花,独得沈嬛的心。
他取了这支头花:“今儿就戴这支吧。”
他拿着头花和晴子从库房出来,刚出库房门, 还没走到正殿,一个穿着青色袍子的老太监和穿褐色衣裙的老嬷嬷由小喜领进来, 看到他恭恭敬敬地行礼:“奴才给曌熙贵人请安,奴才是宁寿宫太后身边的, 特地奉太后娘娘的命请您到宫里坐坐。”
沈嬛拿着头花的手一顿, 太后,宇文鉞和宇文燿时的亲生母亲。
他进了宫才知道, 这么多年后宫大权还掌管在太后手中,皇后不过是做些微不足道的辅助的事罢了。
也就是前些时候的是时疫, 宁寿宫宫门被强行冲开, 为了和宇文鉞拧气, 太后才放话不管后宫之事。
但是, 就连沈嬛都听人说过, 皇后做事处处受到钳制, 内务府晚两日发份例都使唤不了人,内务府总管还跟她满面愁容地道歉:“皇后娘娘,不是奴才阳奉阴违不办您的事儿,实在是不敢擅自做主。”
“这样,奴才先去宁寿宫请示一下太后娘娘的意思。”
皇后在后宫一直是温婉贤良的表率,被内务府驳了话也不气,让他们先去宁寿宫问问,太后是长辈,是应当的。
然后内务府取宁寿宫,拿了太后的旨,这个月的份例才发到他们这些宫妃的手里。
所以后宫里的人也看明白了,皇后虽然是皇后,但上面还有个太后。
纵使太后和皇上拧着气,也不是他们这些外来人可以质疑的。
沈嬛一个小小的贵人,自然不敢说不去,跟老太监道:“幸得太后娘娘相邀,臣妾这就去。”
“小主不急,太后娘娘说了,您是宫里的新人,怕是不怎么明白宫里的规矩,所以特意叫奴才和嬷嬷来给您示范示范规矩,不至于以后被谁拿住做了筏子。”
说着,他放开一步,让身边的老嬷嬷上前。
老嬷嬷一头头发灰里夹白起,穿着的褐色衣裙款式也老,头上只戴着一根素银钗,是凶恶的长相。
她给沈嬛行了礼,道:“奴婢是宁寿宫的宫人,贵人小主叫奴婢禅云便是。”
沈嬛心里明白,今天怕是要耽搁在这里了。
太后娘娘教规矩,说出去谁都找不到不合规矩的地方,确实,沈嬛现在顶着道绰的名头进宫,道绰一个乡野庵堂的尼姑,对宫里的规矩自然搞不明白。
沈嬛是主子,自然不比给她行礼,只道:“臣妾谢过太后娘娘,只是不知这规矩从哪儿开始学,还请嬷嬷不嫌臣妾笨,慢慢教。”
嬷嬷一板一眼地道:那咱们就开始吧,宫中礼仪众多,今日想要写完,怕是难。”
“宫中女子,要会的礼有四种,叩首,颔首,蹲万福,跪礼。”
“所见之人不同,场合不同,要行的礼也就不同。”
“比如,几种礼里面的叩首礼,一般而言,是有重大场合或者谢恩的时候,对着比自己位份高的人行的。”
“咱们今儿就先从叩首礼开始学……”
老嬷嬷先说,然后示范,只见她上身稳而灵巧,先跪左腿跪下去,再跪右腿,两只手齐齐按在地上,将头叩到地上,叩了三次再起来。
她望着沈嬛道:“这叩首礼看着简单,做起来也简单,但要做得漂亮,做得规整可不容易,若是一个不好,就会失仪,轻则遭到呵斥,重则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