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主性渣(43)

作者: 宿华阴 阅读记录

距离那样的场景,还剩两年。

宋君里为自己日益减少的发量痛苦,为自己变成地中海担忧。他不了解掉落的发丝的预示。没有人了解,除了青阳。

青阳比任谁都清楚宋君里这一生。

五年前宋瑛举办的舞会上,人济济的来了一厅。青阳被巨大的痛楚袭击,在一名陌生而英俊的男子面前昏了过去。她也循着疼痛找到了自己的猎物。

躺在宋瑛的床上,青阳梦中看见了猎物的一生。他的一生光辉耀眼,但说起来也乏善可陈,无非就是“物理”二字,贯穿了他的一生。

十四岁破格考进燕华大学,十六岁入顶尖理科学府麻省理工,二十岁的时候成为麻神理工最年轻的博士,被《时代周刊》誉为最天才的科学家之一,他有关量子引力研究的论文频频被顶尖物理杂志刊登。二十五岁那一年,因为祖国沦陷,他转向核武的研发,率领小组攻克了许多理论上的难题。1845年,核弹研发成功,先继在广岛、长崎爆炸,日本无条件投降。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得来了祖国的安宁。

辉煌灿烂最终还是陨落,不久后,宋君里被检查出了癌症,由于常年研究核武,他的器官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损伤。宋君里放弃了治疗,用剩余的时间继续研究他钟情的量子力学。直到最后,他猝死在实验室。

同绝大多数的天才一般,科学是他们生命的理想之光,热情之火,生命之源。物理凌驾于他生命里的一切,宋君里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祭给物理,他为物理而生,为物理而亡。

青阳默默拉响了他的死亡序曲。还有两年。

婚假临近结束,两人准备回到美国,临行前青阳却突然昏倒了。去医院里做了检查,医生说,是癌症。

两个人沉默的往家里走去,青阳把旁边的人纳进自己的余光里。低着头,轮廓清晰的唇成了一条线,眼睛遮在眉毛的阴影下。回了家,他把自己关进书房。

青阳吃饭、洗漱、睡觉,平常的日子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她拉灯,房间里暗了下来,床空了一半。

第二天清晨青阳惺忪的睁眼,宋君里坐在床边一动不动的看她,满眼的血丝显示出他一晚没睡。青阳闭着眼往一边挪了挪,拍拍旁边的空位,嘴里含糊几句,让他上来睡。一阵窸窣,一半的床陷了下去。宋君里上前,将背对着他的青阳抱在怀里,下巴搁在她的肩窝里。

“别害怕,我们一起去美国治病,我会照顾你的。”

他的气息弄得青阳脖子痒痒,她翻了个身,将头埋进宋君里怀里:“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不怕。”

宋君里抚摸怀里人的后背,思绪飘到了书房桌上的墨水未干辞职信上。

物理凌驾于一切,而青阳凌驾于物理。

脸掩在胸膛里的青阳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下午的时候,宋君里穿戴整齐,准备出门去寄出那封信。客厅里的电话忽的响了起来,宋君里接起电话,医院打来的。说是误会一场,容小姐身体健康,什么事情也没有。

宋君里瘫倒在一旁的椅子上。多日来的紧绷担忧如水闸般泄开,他竟忍不住想要感谢上帝。

第22章 民国旧女(十三)

两年后。

7月26日,新墨西哥州一次剧烈的爆炸,标明了原子弹的面世。

英国首相丘吉尔以诗一般的华丽语言赞叹它:“炸弹还有何用?一文不值。电力又有何用?毫无意义。原子弹是二次(基督)降临。”

当日波茨坦公告即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置之不理。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长岛投下,两天后,第二枚原子弹落在长崎。

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

日军陆续撤出中国境内。

街头巷尾,卖报的孩童奔走疾呼:“号外号外,原子弹爆炸,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赢了!”

大报小报的首页上都大字加粗刊登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人人手里都拿着一份报交谈欢呼,不可置信,大街小巷的人们让彼此相接的饱含情绪的目光迅速建立起联系,天然的卸下了戒备和陌生,如同熟稔多年的密友手足,亲密的分享着涌到嗓子眼里的难以抑制的喜悦。

成功研究出核武的研究所早已放了假,在墨西哥州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第二天,青阳随宋君里去研究所将一些资料和物品运回家。研究所的气氛热烈,几年的研究有了好的结果,大家都是搁不住的兴奋。青阳见到了宋君里的助理莉达,栗色短卷发,黑边眼镜,偏瘦,个子高挑,不爱说话,有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冷静和克制。但人很柔软。

青阳觑向在一旁和同事交谈的宋君里,回想她初见他时的那一场梦,梦里是宋君里光辉灿烂的科学事业,婚姻和感情在他的一生里只占了很小的篇幅,但不是没有。入核武研究所两年后,所里给他配了一名助手,刚从加州伯克利大学毕业,在原子领域很有天赋。新助手配合宋君里的工作逐渐默契,两人性格也有相似之处,在一起工作两年后,两人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