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逝的炮灰清醒后[快穿](173)
农作物种植也得看时候,并不是你来了就可以种的,还得看天气如何。
不过,村里人家都留有一两亩地下来,只要赶在农忙那几天过来都可以。
他们说话的时候,陈天又看到了几个明显是游客打扮的年轻人或中年人,脱了鞋袜下到地里去跟主人家交谈。
交谈没多久,主人家领着他们找了个还没种下的空地,然后跟他们讲解如何种。
显然,那几个人一看就是新手。
不像之前来的那几个,直接熟捻地跟大叔大婶打了声招呼,然后抓了把种子自己找位置种去了。
这明显就是熟客。
“哎呀!又来了几个,我得赶紧过去占位置。”陈天一边说一边跑过去。
“戴方巾的婶子那边人少,陈天你可以去那里。”走在后面沈遇枞扬声道。
“哪里?”听到沈哥的话,陈天边跑边左顾右望,“啊!找到了!”
这几天都是种花生或玉米,稻谷还要过段时间。
田里的土都已经翻过了,松松软软的,光脚踩上去有种说不出的舒坦。
“这土踩着还挺舒服……”陈天嘟嚷一声。
看着陈天急匆匆地脱了鞋就跳下田间,沈遇枞有些无奈。
然后看向秦非予和严洛,“你们要不要试试?”
“可以一试。”
严洛点了点头,然后朝陈天那边走去。
然后,沈遇枞看向最后一个还没有表态的秦非予。
“小孩子过家家的,我就不玩了。”秦非予两手插着裤袋,端着大少爷的人设。
“那行吧,或许你也可以拍一下他们的丑照?”沈遇枞笑道,给了他一个提议。秦非予看到沈遇枞说完后也过去了,切了一声。
“他们的丑照有么好拍的?”
最后,秦非予也出现在了田间少年队伍中。
戴方巾的婶子明显认识沈遇枞,不,应该是村里的所有人都认识他。
“沈家小子回来啦!难得周末回来怎么不在家陪你爸和姆父?”
“沈家小子到田里来了?我家那几个臭小子就知道用学习来糊弄我,谁不知道他们那屁大点心思!”
旁边那块地的大叔站起来,中气十足地数落家里的小子。
“谁说不是呢,我家那几个也是,一说这两天到地里种点花生就嚷嚷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多!”
看到原本弯着腰种花生的叔叔婶婶都站起来跟他说话,沈遇枞只能笑着点头,时不时应和一声。
“大山哥和大牛哥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学习确实重一些。”沈遇枞解释道。
“六月份?那算下来不到一百天了啊……”大叔一拍脑袋,“瞧我都给忘了,这两天得杀只鸡给他们补补。”
“确实得补一补,这三个月也不要让他们干么活了,没听网上说高三生压力大很容易想不开么的吗?”一旁的婶子赶紧说道。
对于庄稼户来说,家里孩子能考上大学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即使他们村在沈如风的带领下,摆脱了贫困的行列,这个思想依旧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可别!”沈遇枞听几位叔婶这么说,有些哭笑不得,“偶尔杀只鸡补补也可以,不过也不要补得太过了。
么活都不干肯定不行,在学校待了一个月,回来干点活可以放松一下脑子。”
“总之,这三个月就跟以往一样,不要有太大的改变。家人在一旁忙前忙后,他们的压力也肯定会加大。”
“真的?!”一位家里也有高考生的婶子猛地一拍大腿。
“怪不得我家娃子一回家就蔫蔫的,我还打电话问了她班主任,她班主任说我家孩子在学校挺开朗的。
之前我老是寻思不着理由,原来是我的缘故啊。”
“对,您平时怎么对她现在就怎么对她就好,我记得娟子姐的成绩在年级排前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考上重点大学。”沈遇枞点点头道。
“不过,这段时间尽量不要骂他们。”
“都差点把他们当宝贝蛋供着了,哪还敢骂啊……”明显中了这点的大叔,有些不自在道。
“就你?早上的时候我老远还听到你那大嗓门呢。”一旁的人把他揭穿了。
“这个……还不是那两个臭小子欠收拾,我就吼了一句。”
大山哥大牛哥和娟子姐的同龄人还是挺多的,周围正农作的叔婶也暂时放下手中的活,向沈遇枞询问一些注意事项。
有时说着说着,还把家里孩子的黑历史说出来,一旁的三位少年听得津津有味。
而过来体验乡下生活的游客们,也加入了他们的聊天,其中不乏家里孩子也正临高考,要不就是中考。
更有一些游客,征得了在场各位叔婶的同意,将他们的谈话内容和拍的照片分享到了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