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情(186)+番外
除了他和周娴。
他忍不住打量起她来,揣测着她心里或许也是不愿的,明明是喜事,却不见她脸上有任何喜色。
不过想来也是,之前还是众人艳羡的太子妃人选,如今却嫁给了他这个纨绔子弟。
但其实他也不赞同这门亲。长大后的她不如小时候那般可爱了,和母后喜欢的大家闺秀没有太大区别,他忍不住叹了一句泯然众人矣。
清风说他应该娶一个明媚张扬的女子才配,但他只是笑着听听罢了。
反正总归是要娶个妻子的,娶谁,都一样。
虽然对周娴不喜,但他也没想过会因为自己的忽略让她陷入被人误解的地步,心里隐隐带了几分愧疚。
只是他后来的弥补并没让这份愧疚消弭,反倒让她伤了手。
其实现在想来倒也幸好让她受了伤,他才能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周娴。
一个不是按照他母后规划的路子长大的周娴。
一个会哭会笑,会撒娇会耍赖的周娴。
一个会跟他说想出去走走的周娴。
他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
他陪她去了外祖家,见了将她视作家族耻辱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也见了她无伤大雅的报复和之后的脆弱。
他们去了礼州,去看了马戏,也听她说了他比所有人都有本事。
他们被雨困在了一个小镇子里,那几日和雨一道缠绵的还有他和她之间的牵绊。
从前他不是没有想过喜欢二字,只是他想象不出来他到底会喜欢上什么样的女子。
而当他看着在他身旁渐渐放下防备的阿娴,看着笑靥如花的周阿,看着将喜好和厌恶都一一展现在脸上的阿娴,看着只要他说自己游手好闲就会板着脸纠正他说辞的阿娴,他恍然大悟。
这样的阿娴,叫他如何能不喜欢。
或许母后说得对,他已经成了家,或许该去立业了。
他不想以后别人看到阿娴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她嫁给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四皇子。他想让阿娴以后提起他的时候脸上也能带着几分傲。
户部的政事不算轻省,但好歹每日下了值回府,阿娴总会打着灯笼在门口迎他。
朝中对他的评价也不如一开始那么不堪,甚至父皇也因他最近的表现而称赞了他几句。
他以为日子会这么过下去,却没想过之后的每一天都和他想的不一样。
他当上了皇帝。
一开始是因为母后的苦苦哀求。
流苏姑姑说当年沈惠妃在世的时候仗着父皇的宠爱,将母后这个正宫皇后也踩在了脚底。宫里最不缺的就是趋炎附势的小人,那时候的下人们瞧见沈惠妃得宠,吃穿用度全都紧着沈惠妃那边来。流苏姑姑有次去内务府领物资,内侍竟让她等沈惠妃身旁的侍女挑完了再去。
好在母后本来也不是骄奢淫逸的性子,对于那些外在的东西也不甚在意。
只不过最让她无法接受的,是有日大皇兄与三皇兄玩闹,大皇兄不小心将三皇兄推倒在小石子上手肘磕了个口。当晚父皇便怒气冲冲地从沈惠妃的宫里出来,将母后斥责了几句。
话里话外的意思,竟是母后嫉妒沈惠妃得宠,背地里让大皇兄使坏。
那本是三皇兄手肘上一个浸着血珠的小伤口,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母后和父皇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母后,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见沈惠妃所生的三皇子坐上皇位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他变了。
他变得开始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变得会因为别人口中的一声“傅大人”而沾沾自喜,变得会想要更多的人看见他并不是庸碌无能的四皇子。
他变得想让母后看看,当年大皇兄能做的事,他也能做。
所以他利用了民心。
即便是看见了阿娴隐藏在眼底的不赞同,但他还是登上了那个位置。
为了皇位,他不得不纳了两个女子。
一个是当初帮他登上皇位的钦天监官员之女。
一个是能给他攻打赭狄提供有力保障的礼州巡抚陆严之女。
他迫切的需要政绩,需要一些让天下人为之称赞的事来告诉所有人,这个皇帝他当得。
所以在陆明珠失手将阿娴推入湖底的时候,他只能红着眼发誓以后会让陆家付出代价。
是以后,不是现在。
他只能不断地告诉阿娴,他是爱她的,他和那些女子不过只是一时所需,他永远不会背叛她。
誓言铮铮,在耳在心。
只是不知道这几句誓言,到底是说给阿娴听,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阿娴被赭狄的人掳走了。
他知道的时候,摔碎了桌上的所有东西。
砚台里的墨将乾元殿染得个乌黑,压得人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