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事如易(228)+番外

卷宗上是这么记载的:宝太十二年,腊月十六日于太承司,巳时发卷,一题是解,‘中天亢宿、北方危宿,南方鬼宿,三星今明昨灭,则有何事生’?

这一题,要余舒来作答,她自认是答不上来,本来星象中,便往往是主观一星而得兆,或是用同一星宫中的两星参照,可这一道题,不单是主观了三颗星,且在不同的三个星宫当中,方位南北迥异,本来没什么联系,硬要联系在一起,预兆的难度可想而知。

“行年将有一子,呈大运而应祸生吗?”

余舒轻声呢喃着她昨晚窥见的那张卷子上的一句话,不知为何,就觉撰那上头写得有些离奇的答案,应该是这道题目的正解。

云沐枫、云沐枫,能解出这道题目之人,绝不该是泛泛无名之辈,为何他的卷子会夹在别年的考卷当中?

余舒若有所思地盯着卷宗上的记载,反复嚼了“云沐枫”三字,忽而灵光一闪——她没记错的话,很久之前是有人同她提起过,二十余年前,安朝有一位天资绝艳的易子诞于大衍,昙花一现,号为号为云华!

该不就是这云沐枫吧!?

司天监每到年前,便会加倍忙碌,今年尤甚,因为三年一度的大衍试将行,为确保六科考试顺顺利利地进行,各司各衙的官员们,几乎是人人都要早出晚归。

身为右判官,纪怀山同时担领着今年大衍试的督考一职,负责出题目的二十余位大易师皆在十月就被接入琅香苑禁住,不许外探,由几名督考轮流巡查监管。

昨日纪怀山临时被少监派到琅香苑外察看,天明才回到府中,一夜疲惫,他却未有先眠,而是让下人去找纪星璇到书房,关上门,留下随从在外看守,祖孙二人密议。

“如何,找到云华易子的那份试卷了吗?”纪怀山神情颇有几分急切。

纪星璇摇摇头。

纪怀山大皱眉头:“怎么回事?是找不到吗?”

纪星璇道:“柳儿去从宗夫子那里打听,云华易子当年应试的三科当中,星象一科的卷子是夹在丰顺年间的卷宗当中,宗夫子年纪大了,记性模糊,只说已故的秦先生当年曾对他提过这一点,但具体不知哪一卷,我们在载道楼中找寻,丰顺年的卷宗少了一册,我怀疑是被人事先取走了。”

“不可能,”纪怀山想也未想便出声否认,压低了声音道:“璇儿,祖父为了带出这一题,煞费苦心,你不知琅香苑眼下盘查之严,便是只苍蝇飞出来都有记录在案,除了我同你赵伯父,就无人知晓今年这星象科出的一道独题,乃是二十年前同一道,为大提点亲命,又有谁会故意去取那卷子。”

说着,他仔细打量了纪星璇的神色,见她并不多么着急,知她心思,便语重心长地劝道:“璇儿,祖父知你争气,不愿如此求胜,可是你所学当中,把握最大便是面相和星术,今年这题目出的刁刻,许千人无一中,祖父不想见你终日苦学白费。

你想想,祖父明年就到了告老的年岁,我这右判之位司天监多少人记挂着,介时想不退让都不行,若你同七皇子那婚事成了倒还好,然而未果,就只有铤而走险盗题,确保你能在这次大衍试中出头,尽快让你进入司天监,趁祖父还在其位,拉拔你一二,否则日后有人打压,我们纪家要想在安陵城出头,恐无天日,你也知,你命里是有”

话说到最后,纪怀山没了声音,只是面色凝重十分。

纪星璇眸中闪烁,半晌后,方才轻轻一句:“璇儿知了。”

听到这一句妥协,纪怀山松了口气,就怕她年少心高,不愿迂回,早晚吃亏。

纪星璇低头思索一阵,又出声道:“可试卷不见了是真,祖父,那一题之解,难道就再无旁人知了吗?”

纪怀山长叹一声,在桌后坐下,与她讲说:“二十多年前老夫有幸是与云华先生同岁入考,当时的星象一科出的那道独题,乃是当年的司天监大提点亲命,于是那一科阅卷的仅有他一人,而易子奇人,几十年方出一个,应考的试卷统统会被另外存放,存放者则为那一年的主考官秦正明,不经旁人手中,如今秦正明早逝,老夫不敢说这世上,单这安陵城中,能知题解的,除了大提点,怕就只有云华易子的那张卷子了。原本找到那份卷子参详,再让赵柳儿和你分担,介时考试同答不同解,中取之后,也可让她转移人视线,可是现在——”

纪怀山揉着作痛的额头。

见状,纪星璇苦笑,愧疚道:“是孙儿迟钝,未能早一步取到卷子,白费了您的苦心。”

纪怀山摆摆手,疲倦道:“不必自责,是祖父考虑不周,你且去忙你的,我再想想办法。”

纪星璇劝道:“您还是先休息一下吧,别累坏了身子。”

“不碍,祖父身子骨好,还能撑个好几年,为你打算。”

纪星璇鼻间一涩,望着书案后似乎一夜多了半鬓白发的老人,轻咬着嘴唇,眼神中渐露出坚定之色,更甚从前。

第二百零七章 物尽其用

余舒和冯兆苗在载道楼待了一个上午,到中午才离开,两快走到书苑正门前时,余舒对冯兆苗道:“冯公子,你等下是否有空,我们到茶楼坐一坐,我有些事想请教你。”

“好啊。”冯兆苗爽快地应了。

茶楼二楼,余舒挑了张偏静的桌子和冯兆苗坐下,点了一壶碧螺春,三样果点,支开小二,便询问起冯兆苗:“我是好奇,这每年大衍试的试题都是何人所出?”

“这个我清楚,”冯兆苗道:“只有大易师才有资格参与大衍出题,每年考前由司天监大提点和少监大人亲自选出二十余位,或是京城人士,或是京外人士,统一在十月之前接入安陵,禁住在一处,不许外出不许探视,有专人巡守,直到六科考毕。”

余舒又问:“如此,那这些出题的易师家中若有亲眷恰在当年应考,不是就沾了光吗?”

冯兆苗摇摇头:“但凡当年参与出题的大易师,家中是严禁有亲人入考的,一旦被察举,罪同舞弊。”

余舒目光一闪,这么说,纪星璇会参加今年大衍,那纪家在司天监任要职的纪老爷子,是断不在出题者的行列中。

这就有趣了,她以为纪星璇鬼鬼祟祟地寻找那份宝太年间的卷子,最大可能是因为今次大衍考泄了题,纪怀山即便不是出题者,也同这里头少不了联系。

这道三星知兆的题目,时隔二十余年,又重现大衍考卷当中。

纪星璇既知了题,又来翻查往年的卷子,这在她看来是多此一举的行为,有两种可能:其一,为了防止其他人同样得知了这道题目,到载道楼中翻查,所以要提前找出来拿走。

其二,或许纪家知题,而不会解题,所以要来寻找当年的试卷求答。

不管是这上头哪一种可能,余舒敢肯定的是,她手头上那位名叫云沐枫的前辈的卷子,确是当年一题的正解。

两种可能,她更倾向于后者,如果云沐枫就是二十余年前的云华易子,她大胆猜测,那时大衍试上星象科唯一的一道题目,就只有云沐枫一人解答出来,独鳌三甲,而那道三星知兆的考题正解,并未公布,是故就算知道这道题目出自何年何科,不知正解,亦无法作答。唯一说不通的,是纪星璇既然知道云沐枫的那张答卷,就夹藏在丰顺年间的卷宗当中,想必是认识那收藏卷子的人,那人肯定是看过卷子上答案的,要求正解,直接问过那人不是更快?

这么一想,她又觉得前一种可能所占概率比较大——纪星璇是已知了正解,特意到载道楼来毁那份卷子的。

这下余舒可发了愁,若是纪星璇不知这题正解,她手上这份卷子用处就大了,若是纪星璇知了正解,那她手上这份卷子,从某方面来说等同废纸,既不足以凭借这个去告发纪家舞弊,又不足以揭穿什么内幕。

上一篇: 新唐遗玉 下一篇: 丑颜弃妃倾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