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唐风月(1277)

李亨制衡李林甫怕是已经力有不逮了,他已经几乎砍断了其所有臂膀羽翼,再加上杜士仪突然展现出强势的一面,和李林甫已然针锋相对。既然如此,他对李亨也不必太苛刻了。至少上次谢小蛮还打趣过,说是其他各位皇子皇孙,都有王妃节庆入宫,只有东宫只剩下小狗小猫两三只,连个上得了台面的女人都没有。

于是,在花萼相辉楼上,观看下头的百戏歌舞之际,耳听念奴的天籁歌声之际,李隆基突然轻声对身边的高力士说道:“力士,东宫如今内官乏人,你可有什么人选举荐?”

高力士不料想李隆基竟突然问这个,一时有些猝不及防。可他终究是绝顶聪明的人,从天子说的是东宫内官,而不是太子妃的人选,他心里就隐隐明白,李隆基只怕是不想再册立太子妃,以免太子妃的娘家又如韦家这样搅动风云。因此,想到杜士仪近日来写信给自己时,曾经对段广真调任北庭分外无奈,他不禁心中一动,随即压低了声音道:“记得陛下的母家窦氏,以及陛下的姨母所在的张氏,还有几个未嫁女。”

如果高力士提议的是别家,李隆基还要想一想,可一提到自己的母家,他便立刻舒展了眉头。在他即位之后,立刻封了他的三个舅舅国公,姨母则奉为邓国夫人。尤其是姨母邓国夫人当初曾经给了年少的他不少温暖,他对其一直尊敬备至。如今这几个长辈都不在了,窦家也好,张家也好,都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但这反而让他安心。于是,他冲着高力士微微颔首道:“此事交给你,你去挑选安排一下。”

高力士办事的效率自然非同小可,很快便把一张名单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排在第一位的是已经去世的邓国夫人窦氏第四子张去逸的女儿。李隆基几乎只是一转念,就在张氏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张去逸毕竟是张家第四个儿子,官职不高,张氏的身份也算不得显赫,如此送到东宫去,外人只会觉得他善待太子李亨,毕竟,那可是自己姨母的嫡亲孙女。

看到那个大红的圆圈,高力士心领神会,当下问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是封良娣?”

亲王的妻妾只有两级,王妃以及孺人,而皇太子的妻妾名号就多了。正三品的良娣,正四品的良媛,正五品的承徽,正七品的昭训,正九品的奉仪,几乎和天子后宫的等级分明相当。李亨早年那些儿子全都是无名无分的宫人所出,因他那时候只是亲王,因为君父轻视,连孺人都不曾为她们请封,如今韦妃一去,东宫品级最高的侍妾,也就是裴昭训,此外还有三个奉仪,余者一个都没了!

李隆基对高力士的建议很满意,点点头道:“便是如此,早些把事情办了。”

相比安北牙帐城中正在大操大办的那一桩婚事,东宫这场婚事办得突兀,甚至连听信李静忠劝谏,在李隆基面前故意装可怜的李亨,也对此有些措手不及。至于穷追猛打杜家,正打算试一试能否牵连到杜士仪的李林甫,陡然听到这么一桩婚事,第一反应也是险些拍案而起。

事到如今,东宫只怕是不可撼动了,他能做的只有痛打落水狗,把韦氏和杜氏那些人清洗干净!至于杜士仪……

“相国,陛下又召见了杨慎矜,足足一个时辰。”

门外突然传来了随从轻轻一句话,李林甫顷刻之间就压下了心头的杀意和恨意。攘外必先安内!

“知道了,让王鉷和杨钊来见我!”

第1049章 含沙射影

宣阳坊杜宅却是平静无波。杜士仪不在,家中来往的只有亲朋好友,杜幼麟也借口要为师祖卢鸿守孝一年,很少出门,就连他和宋锦溪的婚事,也为此延后一年。可平静却不代表着消息闭塞,外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王容和杜幼麟母子的面前。当李林甫借着杜有邻的案子兴起大狱,大肆株连的时候,杜幼麟还曾经不忍心地跑去找过母亲。

可对于他的提议,王容给出的却是直截了当的回绝:“你阿爷才刚因为你叔父杜望之的事情和李林甫彻底闹翻,可结果由此死了个吉温,韦家被连根拔起,骨力裴罗生死不明,漠北回纥大败,可谓是一桩大案风云涌动,但这是因为,李林甫非要犯到他头上来,他不得不用最凌厉的反击,警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这件事余波尚未平息,现如今他又要因为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杜有邻出面力争,他到底是边镇节帅,还是朝中言官?”

“可是,杜有邻毕竟出自京兆杜氏……”

“京兆杜氏的人多了,你看看韦家被连根拔起的时候,那些个姓韦的人有谁出过声?更何况你阿爷根本就不在长安,他此前正忙着奉圣命打回纥,谁也不能说他见死不救,要知道,如今的朝中可容不下什么正人君子!”

“可阿爷当年不是人称君子?”

“幼麟,你记住,别人说你阿爷当初如何铁骨铮铮,如何诤谏无双,你听听就行了,你的阿爷从来就不是一个君子。真正的君子,在这污浊染缸一般的朝中根本存活不下来。陛下已经不是当年的陛下了,你阿爷要是再如同当初为姜皎直言那般,再去犯天颜,他也就糊涂了。

再者,这些人有今天,自己亦是难辞其咎。杜有邻替长女定下婚事的时候,就不知道好好考较女婿的品行,彼此性子不同就不知道互相忍让?李邕与其至交,平素交友却也不谨慎,开罪李林甫亦不自知,他虽冤枉,可也无可设法;裴敦复当年还曾经试图构陷你裴师叔的兄长裴宽,本身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至于那柳勣,为了一己之私陷害岳父,告其交构东宫,简直是卑鄙无耻,死有余辜!”

此时此刻,想着母亲这些话,正在习字静心的杜幼麟不禁打了个寒颤,豆大一滴墨汁就这么落在了纸上,污了一副几乎快要写好的字。他烦躁地将其卷成一团,扔在了纸篓中,又想起之前王容派人悄悄打点,把乔装打扮的他送到大理寺中去旁观那场大案最后审结的情景。

他不像长兄早年就上战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惨烈的死法。天子说是开恩免杜有邻和柳勣之死,可却下令重杖之后流配岭南,在那凌厉的杖责之下,那不和已久的翁婿俩全都没捱到最后,便双双丧命。而后,则是杜家和柳家被籍没,家眷全都遭到流放,那绝望的哀嚎至今还仿佛萦绕在他耳边。

他不知道自己那时候究竟是什么脸色,也第一次明白万一父亲有所闪失,母亲和自己,还有长兄和阿姊会遭到何等下场。

“小郎君,外间有宫中贵人来,夫人请您去会客。”

“知道了。”

如今杜士仪不在,杜幼麟身为人子,别处不去,高力士那里却还是要去的,这也是为了维系这条直通天子的最好渠道。可他清楚,高力士待他亲近如子侄,可终究身为内宦,绝对不至于在父亲不在的时候,亲自跑到宣阳坊杜宅来。于是,有些纳闷的他出了书斋,见外头等候的赫然是干将,他便连忙问道:“来的是谁?可知道所为何事?”

“是黎敬仁,至于所为何事,他却口风很紧,承影亲自前去伺候,一句都问不出来。”在杜幼麟面前,干将直截了当地低声说了一句,见这位郎君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随即就低声说道,“夫人这些天一直都以卧病为由闭门谢客,见的只有崔家夫人,所以这次也就避而不见了。”

母亲以养病为由闭门谢客,杜幼麟想也知道是免得有人因为此前的案子而聒噪。于是,他匆匆来到正堂,见黎敬仁不好好坐着等,而是背着手四下看,他连忙迎上前去,恭敬有礼地叫了一声黎大将军。

“小郎君安好。”黎敬仁的年纪当杜幼麟的祖父都有余,每次相见总会笑称一声小郎君,此时也不例外。毕竟,他刚刚从漠北匆忙赶回来,得了杜士仪一笔大好处。“闻听夫人最近一直都在养病,未知身体如何?”

上一篇: 武唐攻略 下一篇: 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