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唐风月(1346)

见毗伽顿犹如死狗一般被人架走,李光弼想起曾经遭围困攻城数日的安北牙帐城,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东面都播突袭仆固和同罗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不太了然,可杜士仪对此的态度却是根本不在乎,而仆固怀恩最初气急败坏,可随即竟是一声不吭领了大军主力和骨利干鄂温余吾合兵,扫荡黠戛斯后方的军令,他就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等到他扫荡完和黠戛斯这一战之后的战场,收拢兵马一路往安北牙帐城的方向赶,很快和派回去报信的信使回纥,得知罗希奭已死的消息时,他就更加难以置信了。

“你说什么?阿古滕带头,城头上众多将卒全都动了手,而且是张长史给了罗希奭致命一刀,杜随又亲手砍下了罗希奭的脑袋?”

再次从信使口中得到确定的答复后,李光弼不禁有些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他是契丹人,但从他记事开始就在长安生活,对于那遥远的白山黑水,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记忆。他深受忠义礼法熏陶,深知杀钦使是多大的罪名,可若不是罗希奭的倒行逆施,胡乱调动兵马,怎么也不至于让安北牙帐城陷入这次的重兵围困之中,更不要说还欺压官民,甚至致使王容小产,城中群情激愤!可安北牙帐城从上至下都认为罗希奭该死,长安呢?长安那边又作何反应?

想到至今还在回纥牙帐城的杜士仪,想到杜士仪日前命人星夜兼程送去长安的那封痛陈罗希奭酷吏之害,痛陈安禄山勾结番邦暗怀反心的血书,李光弼哪会感觉不到杜士仪心头的愤懑。大唐原本只有十节度,安北大都护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新的节度使府,可这些年来所得的各种补给以及粮饷支持,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如果不是杜士仪从无到有,引入商人,推行互市,似乎还悄悄投入了自己的身家,一步一步稳固了这座漠北第一城,又对各部采取了恩威并济的手段,怎么也不会有今天。

可天子对于杜士仪的态度,却可以说凉薄到了极点!不,不止是杜士仪,就连战功彪炳的王忠嗣,如今又是个什么下场?从前的张守珪和信安王李祎又如何?而相反的是,朝中奸臣当道,冤狱一桩接一桩,和开元之初的政治清明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光弼强迫自己赶走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一门心思赶路回安北牙帐城。当看到那远处依然矗立的城池,而后又命人高高掣起自己的旗号时,他就只听得那远远的城墙上爆发出了一阵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那一刻,远行数月的他不禁生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安宁感。

终于……回家了!

自打都播举起叛旗,突然连下仆固同罗二部,紧跟着又悍然将契丹和奚族的大半土地占为己有,幽州范阳节度使府中的气氛就变得异常紧张。在别人看来,一连串的坏消息让安禄山极其狼狈,这位节度使常常在人前大光其火。可在自己的心腹面前,安禄山却反而额手称庆,高兴不已。

此前安禄山所率大军险些败于天门岭之战,幸得罗盈大军赶到,虽然抢夺了最丰硕的战果,可也让他得以报捷长安。所以,对于这个很有实力的盟友,他一面力捧,促成天子给了其优厚的赏赐,并册封其为怀义可汗,可另外一面,他也想利用其在漠北搅动风雨。所以,当得知杨国忠派了罗希奭去安北牙帐城,杜士仪又偏偏出征在外,他便生出了一个妙计,立刻派信使给罗盈,巧妙暗示如今漠北空虚,同罗和仆固指日可下。

果然,谁知道对方就突然来了这样一次天大的行动,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实力,而这正是他需要的!

“大帅!”

志得意满的安禄山见是史思明进了门,不禁笑吟吟地问道:“又有什么消息?”

“刘骆谷六百里加急从长安送来了急报,说是杨国忠给陛下进谗言,说是大帅和都播之主本就有勾结,所以此前方才一力替其请功请封请赏。如今都播叛乱,大帅分明也是有反心。而且,据说杜士仪也有一封血书星夜送到长安,一则举告罗希奭倒行逆施,胡乱调动兵马,以至于大军围城,二则……二则举发大帅有反心,请朝廷着力提防!”

“放他的狗屁!”这一次,安禄山立刻沉下脸,气得直接把桌子给掀了,“当初李相国好歹还有些真本事,可杨国忠这个小白脸会干什么,除了靠着自己沾了一点皇亲国戚的边,会拍马屁,会点算数,他简直就是个废物,竟然还一次次告我的刁状!还有杜士仪,他怎么就敢一口咬定是我鼓动的都播西侵!”

莫非是哪里露出了马脚?

见安禄山满身肥肉全都气得在发抖,声音中透出了深深的怨毒,史思明方才不慌不忙地说道:“刘骆谷还捎信说,杨国忠对陛下进言,说是长公子已经不小了,不若在宗室女中选择一个贤淑的赐婚,届时请大帅回去观礼。如若大帅不肯去,那么,就毫无疑问是打算叛乱!”

捏紧了拳头的安禄山喘着粗气坐了下来,好一会儿才涩声问道:“那安北大都护府的情形可有什么说法?”

“罗希奭派了人回来,狠狠告了杜士仪很多刁状,再加上杨国忠进谗言,本来陛下已经勃然大怒,可都播叛乱,据说黠戛斯和回纥联军兵逼安北牙帐城,这一个个坏消息却接踵而来,陛下顿时有些举棋不定,还是杨国忠出的主意,不许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出兵援助,如此一来,说不定杜士仪不能活着度过这一劫。连月以来四处都没什么好消息,听说西边的大食蠢蠢欲动,葱岭一带的昭武胡国几乎全都成了大食附庸,高仙芝上奏,说是连石国先王之子,原本的石国大王拔捺吐屯都已经被车鼻施人排挤成了石国副王,如果再袖手不管,葱岭以西诸多都督府就不再是大唐的了。据说,剑南道那边也不消停。”

安禄山和史思明幼年相识,真真正正的情同兄弟,此刻听到史思明的这些话,他敏锐地觉察到了什么,遂低声问道:“崒干,你是想说时机成熟了?”

“刘骆谷这封信很长,而且还提到了长安城中近来疯传的一些流言。”

史思明见安禄山一双眼睛瞪得老大,他就压低了声音继续说:“这些流言很凌乱,据说还是那个北邙山人生事。比方说,当年陛下逼睿宗皇帝退位,以及杀太平公主,名为平乱,实则政变,差点连睿宗都一块杀了。比方说,李瑛李瑶李琚三王之乱实为勤王,陛下却容不得皇子能够在危急时刻下指挥禁中兵权,于是把人放逐岭南,坐视其忧死。又不敢以罪魁祸首处死武惠妃,把人逼死,然后又一度试图强夺子媳。比方说,陛下因为王忠嗣屡屡劝谏,心怀不满,于是无视其大功,将其贬黜。比方说,陛下名为孝悌,对兄弟却疑忌深重,岐王早死实为中毒。又比方说,将本来已经一撸到底的罗希奭再度用为殿中侍御史,派往安北大都护府,想要构陷杜士仪的真相……总而言之,街头巷尾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此类真相,京兆府和长安万年两县的主司和属官简直都快疯了!”

就连安禄山这样的胆大之人,此时此刻也不禁吞了一口唾沫,简直难以相信长安城中竟然会爆发出这样大的风波!而史思明移步到他身边,在他耳畔轻声道出的最后一个消息,更是让他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最离奇的是,郊祀的南北双坛突然白日现奇光,且有轰隆雷声,而后地陷,据说出现了写着谶文的石碑。虽然最终东西被禁军紧急毁掉,可上头的文字还是快速传出,据说上头刻着的是‘昏君奸相,失徳失道’!”

第1107章 狗咬狗

自从以一场唐隆政变,诛除太平公主,逼父亲睿宗归政之后,李隆基三十余年来一直顺风顺水,即便大唐在边疆战事上不时会有失利,甚至还有王君毚这样的高级将领横死沙场,可终究名将辈出,征战大多以胜利而告终。至于在国内,千古明君,直追太宗,英明神武……林林总总的美誉加诸己身,他想不飘飘然都难。所以,当那个查了许久却一点端倪都没有的北邙山人突然再度出山,而且直接戳到了他一直竭力掩盖的那些痛处时,李隆基终于爆发了。

上一篇: 武唐攻略 下一篇: 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