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唐风月(704)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一整个外族俘虏管理办法很快新鲜出台,仍然担任记室的陈宝儿在一旁奋笔疾书,心里自然叹为观止。而等到从俘虏、秋粮入库、过冬准备、互市时间、缉私署和云中守捉军队之间彼此分开,一直商量了将近一个时辰。最终,杜士仪方才说出了先前王缙透露的另一个消息。

“现如今,罗盈改为云中守捉副将。小崔是云州户曹参军,仲清为云州功曹参军,王芳烈为云州法曹参军,剩下的还有兵曹、仓曹、田曹、士曹各一人,录事两人,参军事三人,文学一人,医学博士一人。朝中已经有定论,既然云州已经稳住了,这些属官自然是一个也不能少。而我既然如今尚兼云州宣抚使,各位之中多学富五车之辈,应当知道,这宣抚使自贞观年间开始,大多便是高官兼任,只管云州一地的宣抚使,实在是太过蹊跷,而像我这样的资历兼宣抚使,从前也是没有的。只怕朝中很有些人没想到云州能够轻易便达到如今的规模,朝议之后,会给我添一个副使也未必可知。”

见众人无不露出了惊诧和凛然的表情,杜士仪便站起身道:“云州不到半年便能有如今的收获,靠的是上上下下戮力同心。我只希望,无论来人是谁,大家只要如同从前一般即可。天底下,没有越不过去的坎!我们既然能够屡败强敌,还用得着惧怕其他?接下来我已经决定了,除却屯田和互市之外,全力疏通御河,保御河水季能开航运。一旦御河疏通,每年水季便可由桑干河直达幽州,再由运河到江南!”

此话一出,众人登时齐齐露出了振奋的表情。要知道,云州从前作为下都督府却始终只是边陲贫瘠之地,就是因为孤零零地顶在河东道的最北面,倘若能够如同杜士仪设想这般,南可至北都太原府,东可至幽州,然后可到江南,可以说,云州的地位将立时水涨船高!

彼此关系亲厚归关系亲厚,但在杜士仪表态之后,所有人全都齐齐站起身来,深深弯腰行礼道:“我等必与长史同心协力!”

等到人各自散去,杜士仪方才疲惫地舒了一口气,却是招手让陈宝儿过来,接了他手中的记录。和从前完全靠记性相比,如今的陈宝儿在速记和归纳方面已经大有长进,他一目十行看了记录之后,便欣然点了点头,又若有所思的看着陈宝儿:“宝儿,云州上下两次论功行赏,人人各安其职,你却因为只是我的记室,以至于文不成武不就。如今我再问你一句,若打算下科场,我当于明年云州州试时,取你拔解,上京应试。”

陈宝儿没想到恩师骤然又提到了此节,一时愣住了。低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坚定地摇了摇脑袋道:“弟子能有今天,全都是杜师提携栽培,否则此生不过是一个乡野小子而已。科场虽好,但我一无出身,二无名声,而才艺也是平平,和人同场较技,不过是自取其辱。弟子不在乎功名利禄,只要能为杜师分忧就行了。哪怕此生都为杜师记室,我也心甘情愿。”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哪怕杜士仪从前就深深明白自己这弟子是什么性情的人,这会儿也唯有嗟叹。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哪怕是他的弟子,陈宝儿应明经科兴许还有七八成把握,进士科却一成都没有,除非陈宝儿肯花十年功夫游学两京扬名。至于题名之后的吏部选官,只要看看如王泠然崔颢这些素来有才名的,仕途都走得磕磕绊绊,就知道这官途有多难。

可是,他固然习惯了有这样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在身边拾遗补缺,却也不愿意真的这么一直耽误首徒的前程,这些天更考虑了不少,便示意小家伙坐下来说话。

“既如此,就索性不耽误你了。你可以如同王芳烈那样,由处士直接出仕。我如今既为云州宣抚使,虽然将来到底会不会派个副使来还是个未知数,但辟署一个判官却并无问题。这不同于你之前的记室之职,也算是入仕的第一步。但从处士辟署为官,而且提拔你的又是我这个当师长的,你将来的仕途恐会有些坎坷。”

听到这里,陈宝儿不假思索地说:“一切单凭恩师做主!”

面对这样一个首徒,杜士仪不禁笑了起来:“既如此,那你就当是我这个云州宣抚使辟署的第一个判官吧!”

第588章 不愿拜相愿封疆

白登山上,山寨犹在,然而,王培义最终还是在那场云州大捷后下了山,带着其他两个儿子和这四十年来和他风雨同舟的部属搬入了云州城中。而作为回报,杜士仪在王芳烈之外,将其二子都简拔入了云中守捉的军中,许诺来日为他们谋取前程。

至于那座空下来的山寨,他也没有由其闲置,而是选取了五十名健卒在山上值守,其中白登山旧人和云州军各占一半。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大老远到了云州的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和司马承祯仿佛都极爱山居岁月,大多数日子都盘桓在此。

反而玉奴小小年纪,不惯山上寒冷寂寞,再加上知道王容身怀六甲,她便呆在了都督府中陪着。这一日,她小大人似的牵着王容散步回来,见其在软榻上坐下,她便仰着头问道:“师娘,到时候你会生儿子,还是女儿?”

“这是天注定的事,哪里那么容易诊出来?”王容哑然失笑,揽了玉奴在怀中后,便轻声问道,“你想要个小师弟,还是小师妹?”

听到师娘竟然用这样亲昵的口气问自己,玉奴登时心花怒放:“我想要弟弟!我有阿兄阿姊,还有妹妹,唯独没有弟弟!师娘,生个小师弟好不好,我一定会当一个最好的阿姊,天天给他讲故事,天天陪着他安寝,不会让他做噩梦的!”

这话把王容一下子逗乐了。而从外头进来的杜士仪听见这童言稚语,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哎呀呀,是儿子或是女儿都不知道,却先有个阿姊抢先要担责了!玉奴,你到云州这么久,师傅也一直没空考较你的琵琶,这会儿难得有功夫,你好好拣你最拿手的,给师傅师娘弹一曲听听。”

“好!”一听是要弹琵琶,玉奴登时连连点头,一骨碌起身便奔去后头抱了琵琶来。见她所持的还是自己当年送的那一把,相比她长高的身量,已经显得有些小了,杜士仪心中一动,看向王容时,却见她也在看着自己,他就知道妻子恐怕也在同样的念头。因此,当小丫头低头专心致志地调弦时,他就开口说道,“楚汉就算了,那曲子太激烈,你师娘如今正有妊在身,还是选舒缓些的文曲。”

“我知道啦。”

玉奴略一思忖,右手便娴熟地一拨琴弦。耳听得那依稀熟悉的曲调,杜士仪忍不住低头轻轻扳着手指,这才意识到自从到云州上任,他就再没有摸过琵琶了,倘若一直如此下去,手生自不必说,而且他这个当师长的恐怕再也教不了玉奴琵琶。尤其是当听到玉奴将那一段春江花月夜的高潮演绎得让人悠然神往时,他更是不由得连连点头,曲终之际更是抚掌笑道:“好,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音律之道,果也是有天才的!”

“师娘,师傅夸我,不是在安慰我吧?”

见玉奴有些不确定地看着自己,王容便笑着说道:“你师傅是心虚呢,他这会儿心里肯定在想,再这么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你这弟子超过去了!”

“幼娘,你好歹给我这师长留个面子好不好!也别把实话直接说出来!”

玉奴见杜士仪叹气摇头,这才意识到他们是在说真的,顿时高兴得欢呼了一声。然而,放下琵琶复又回到王容身边坐下时,她却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说道:“师傅,无上真师父和无上道师伯,还有祖师到白登山上住已经好几天啦,我想去看看他们。师傅如果有功夫,和我一块去好不好?”

杜士仪本也有些放心不下到了白登山就乐不思蜀的那三位,闻听此言后便想也不想地点头道:“之前王夏卿来,他们也没露面,我之后也没空登山探望。这几日既然空了下来,明日我就带你去。”

上一篇: 武唐攻略 下一篇: 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