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既然这么急,就早些叫一声阿爷阿娘来听听!”
“他才刚满周岁没多久,你这个当父亲的可不要揠苗助长!”王容连忙伸手夺过了儿子自己抱着,见小家伙调皮地想要抓自己头上的饰物,她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自从他会抓东西,我再也不敢戴那些尖利的发簪珠钗,生怕他一个不好伤着了!小小年纪就这么不老实,真像你!”
“哪里像我?我可一直都是最老实的。”杜士仪无辜地对儿子眨了眨眼睛,见杜广元又笑了起来,他忍不住捏了捏儿子那粉嫩的脸颊,这才环视四周说道,“让人捎信去云州吧,该把人手都调过来了。”
王容被杜士仪这语气逗得莞尔:“看你这说法,还以为你在代州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是谁逼得仓曹和兵曹两位参军进退失据,又是谁逼得裴氏主持代州事务的那位裴七郎狼狈告辞?你呀,明明自己还说不要逼得人狗急跳墙,要敲山震虎,可你看看这几天,人人见你都和老鼠见了猫似的!”
“我本来打算对裴远山先客气一点,以免打草惊蛇,但我没想到,裴远山的家里,多了一位来自长安的客人。若非温老今早派儿子来拜见我时提及,我恐怕就把人漏过了。”
杜士仪用只有妻子儿子和自己三个人才能听到的低微声音如此说了一句,王容登时色变。尽管杜士仪前一次平安离开了长安,但其中的角力却让她不得不心怀忧虑。如今听说又有长安来人来见裴远山,她不得不往最糟糕的方面考虑:“是裴相国的人?”
“不知道,温正义能够获知有长安的人去见裴远山,已经是他身为本土致仕官员的极限了。要知道是哪一方面的人,却还力有未逮。我本来打算等岳娘子回来之后,就请她帮忙去打探打探,可她又不见了。”
一说到岳五娘,王容也禁不住一阵头疼。云州一系的官员中,随行女眷不算多,但固安公主与她以及杜十三娘因为杜士仪的关系,自然最密切,郭荃的妻子虽不是出身名门,可年岁大些,很会做人,崔颢之妻很少出来走动,剩下的就是岳五娘了。这位我行我素的美艳女郎谁都没法管,想去哪去哪,这次怎么来的代州,王容都不得而知,更不要说杜士仪想拜托的这件大事了。
当下她只得苦笑道:“她之前和杜郎那一曲将军令,引来无数赞叹,可之后就好些天不见人影,我只能对人说她行踪飘渺,都不敢说她已经嫁为人妇。唉,罗盈还真是辛苦。”
脱下小蛮靴,卸下暗藏小飞剑的束腰带,在手腕间戴上臂钏和金环,唯有发间长长的发簪末端依旧尖锐如利器,艳妆浓抹赤足在席间为天魔之舞的岳五娘,大多数熟悉她的人都难以认出人来。然而,这种再寻常不过的舞姬艳舞,正面观舞的两个男人却仿佛司空见惯,甚至没有费神去多看一眼那众多舞姬中是否多出来一个生面孔。
当主位上的裴远山再次满饮了一杯之后,他便沙哑着嗓音向邻座问道:“真的只有此法?”
“自然当真。远山公,都已经被逼到这份上了,你还想委曲求全,也要看那杜十九是否容得下你,不最后一搏还更待何时?如今宇文融已经再不足为患,可承蒙他托付妻儿的杜十九,却是长安不少贵人的心头大患!趁着如今杜十九还没把事情传开,你还有一线生机,否则,你想要尝尝圣人的杖毙之刑究竟有多厉害?”
“这……你让我想想,再想想!”
“远山公若是还不放心,我愿意亲自出手相助!”
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
裴氏扎根河东数百年,其中尤以从未将家族根基搬离过河东的中眷裴氏在河东道势力最大。代州身为河东北面的要郡,自然一直以来都是裴氏蔓延枝叶的地方。隋末唐初因为刘武周在此地盘踞的缘故,裴氏一度将能撤回来的族人都撤了回来,但后来又逐渐迁回。
从初唐至今的百年繁衍,代州裴氏子弟不下数百人,其中贤与不肖鱼龙混杂,但一直都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即便从武德年间至今,中眷裴氏在朝中官居宰相乃至于尚书侍郎以及大将军的众多,可从来就没有一个出身代州裴氏分支的。
不但如此,就如同裴远山在仕途受挫后,通过走通在河东宗堂的关系,到代州主持河东宗堂在代州的所有族产以及相应事务,同时也变相插手代州裴氏的事务,成为暗地里真正的主事者,他自己乃至于子侄多有横行不法这样的事情,因为没有能够在河东宗堂说得上话的人,代州裴氏上上下下却敢怒而不敢言。原因很简单,看似枝繁叶茂的代州裴氏,只是中眷裴氏众多分支中,极其不显眼又不受重视的一支而已。
整整一百年,代州裴氏出仕为官的子弟只有十七人,放在别的寒门庶族,兴许是足可光宗耀祖,但放在裴氏就显得极其不像样了。更何况,这十七人中,有超过半数只做过一任官或是两任官,大多数时候都在蹉跎岁月苦苦候选,而其他人,大多数终其一生也只做过四五任官,其中,官阶最高的也就是两个六部郎官,和代州本土出身的温正义同一水准。也正因为如此,当杜士仪突然造访了代州裴氏耆老裴明亚的私宅时,顿时让上上下下好一番鸡飞狗跳。
尽管裴明亚也在当初杜士仪主持饮酒礼时请来的众多宾客之列,但他入仕二十年只当过四任官,最后一个官职是荆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事,正七品上。任录事参军的那一年,他不过四十七岁,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本该还有再进一步的机会,可因为竞争不过同样从属于中眷裴氏的潞州裴氏一个族弟,他这一磋磨就是整整六年,起复的时候又先后丁父母忧,仕途算是彻底没了指望。也正因为如此,致仕之后的他很少出门。
裴明亚当然听说过温正义曾经陪着杜士仪游西陉关,继而又闹出了西陉关短少军械粮秣的事,而后裴远山又亲自前往拜访。早已心灰意冷的他在饮酒礼露过面之后,压根没想再到杜士仪面前套近乎,可这会儿人来了,致仕才不过三年的他强颜欢笑地迎接之后,本打算把人请到厅堂,自己和儿孙陪着说一会儿话就算完了,可谁曾想杜士仪竟是说出了一个让他大为意外的要求。
“听闻裴公家中有温室,可否亲自引我参观一二?”
到底在官场浸淫过多年,裴明亚立时醒悟到杜士仪是有事要和自己单独说。为之愕然的他沉默了片刻,最终屏退了儿孙从者,亲自在前头带路。等到踏进那开满了花卉的温室之后,他就听到耳畔传来了一句让他大为不可思议的话。
“裴公在代州裴氏颇有贤名,可有意振兴代州裴氏否?”
“使君这是何意?”
“裴公出身代州,二十五岁明经及第,三年后释褐授汾州平遥尉,任满迁相州安阳丞,而后因得上峰赏识举荐,入朝任监察御史,结果因为同僚排挤,出为荆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事,原本四任满后,有一个回朝升任左拾遗的机会,却被人横刀夺爱,以至于蹉跎多年,又因丁父母忧而致仕,我没有记错吧?”
听到杜士仪流利地报出了自己的履历,裴明亚的眉峰不禁难以抑制地颤抖了起来。良久,他才用冷淡的语气说道:“使君倒是将老朽的履历打听得清清楚楚。只可惜老朽垂垂老矣,不堪使用,怕是要使君失望了。”
“哦?”杜士仪只是微微挑眉,随即似笑非笑地说道,“早听闻裴公曾经为长孙看中一范阳卢氏女,却被裴远山跳将出来聘给了自己为子妇,而后又阻令孙代州州试头名解送,以至于其在去年省试中名落孙山。没想到裴公倒是真的胸怀如此宽广。裴远山贪得无厌,铸成大错,我已经去信中眷裴氏河东宗堂严词诘问,应该不日就会有河东宗堂来使抵达代州惩处于他。可惜了,裴公既然无意,就算我今日没来,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