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唐风月(9)

听到杜士仪如此说,司马黑云先是一阵讶异,最后方才笑道:“既是杜小郎君已经打定了主意,某便去回禀了吾家主人翁。”

谈成了此事,杜士仪顿时心下一松,又留人小坐了一会,方才送走了司马黑云。等到目送人消失在小径尽头,他方才低头看着门边上的这个少年昆仑奴,若有所思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浑身黝黑的少年昆仑奴抬头看了看自己的新主人,随即便嗫嚅说道:“从前的名字都是从前的主人取的,请郎君重新赐名。”

面对这么一句话,杜士仪不禁眉头一挑:“那你第一个主人给你取的是什么名字?”

这一次,少年昆仑奴的回答却很爽快:“薛少府给我起的名字叫田陌。田土之田,井陌之陌。”

听到其口齿清楚地说出了这第一个名字的来历,杜士仪当即开口说道:“那就还是叫田陌吧。你跟着那位薛少府既然干得一手好农活,那外头院子里的这些田地,我就都交给你了。”

这个熟悉的名字失而复得,田陌的眼睛里顿时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想都不想便跪下直接磕头说道:“多谢郎君!”

磕头认了主人,田陌便立时提着柴刀出去,在竹林中砍了几根竹子搭了个遮风挡雨的棚子。等到风卷残云一般吃过午饭,他又用一整个下午将院子里那左右两块荒芜的地全都翻了一遍。满头大汗的他本打算再去挑水,可从竹影口中得知这草屋后头便有一口井,山溪就在旁边,他这才擦了擦额头笑道:“从前我在薛少府那儿,都是去一里外的山溪挑水灌溉瓜果,薛少府一直都赞我种出来的菜好吃。”

里屋的杜十三娘听到这话,一时忍俊不禁地对杜士仪说道:“阿兄,这种菜耕田会的人多了,那位薛少府居然用身价这么高的昆仑奴来做这些农家事,怪不得别家买了回去没两天又转手卖了他。瞧他这一刻也闲不下来的勤快样子,用来给人做跟班随从,他自己也会觉得气闷呢!”

“所以说,卖了他的人多半都会觉得,他那第一任主人薛少府当年才是性子古怪暴殄天物。”杜士仪微微一笑,突然想起什么,当即缓步走到门前,看着咕嘟咕嘟正捧着木瓢在喝水的田陌问道,“田陌,你说这时节的地里,该种什么东西最好?”

放下水瓢的田陌立时直起腰来,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时节种瓜果最好,胡瓜、昆仑瓜、菘菜,若要种些别的,时令就来不及了。不过,这几分地实在太少了,郎君要是愿意,竹林中可以再开垦几块地出来,而且这时节的笋虽说大多有些老了,可找找兴许还有嫩的,挖些笋来做什么菜都是相宜的。而且如今是春天,山上野菜遍地都是,从前薛少府就喜欢尝个时鲜,费上小半天就能挑上一篓!”

田陌一口一个薛少府,别的主人听了兴许会心中不快,但杜士仪却根本不在意此事。那些富贵人家要的是昆仑奴牵马执蹬充场面,田陌这等农活本事自然明珠暗投,可到了什么都缺的自己这儿,光是这一项就可以解决最大的燃眉之急了。毕竟,竹影虽巧,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好,那你就拿出你在薛少府那儿练出的全副本事来!”

时隔许久转手多人,再次在新主人眼中看到了肯定和赞赏,田陌一时又惊又喜。而杜士仪转身回到屋子里,便听到外头传来了一声抑制不住的欢呼,他的心情也不由得好了起来。

第8章 有志不在高

尽管上次雨中曾经跟着竹影来过一次嵩阳观,但那时候观门紧闭,杜士仪不过隔着高耸的围墙看了一眼里头飞檐斗拱的各式建筑,印象中只觉得宏丽之中不失清雅幽深。前几日司马黑云代其主下帖邀约,今日由道童引入正门,他这才领略到这座嵩山第一观的真正风采。

嵩阳观的山门两侧立柱上遍刻龙虎云纹,门上那一方牌匾乃是高宗皇帝御笔,即便杜士仪从小看惯无数名家碑碣法帖的拓本摹本,也不得不承认,那一手飞白着实神韵非凡。然而,他也知道今日应邀而来,要逛大可以趁以后,端详片刻就立时跟上了前头的道童。此前是司马黑云派人来请,他本以为应是其带路,可不想那道童一路领着他进去,最后却把他引到了一座青黑色屋顶,屋檐高挑的大屋前。

“杜小郎君,已经到了。”

“这是……”

“这是观主的飞星阁,观主和司马先生孙道长都在其中。”

既来之则安之,杜士仪定了定神,便从那道童打起的竹帘处跨过门槛。绕过外头那四扇纸屏风,他这才发现,今日这飞星阁中竟不止他原本预料中的寥寥数人,赫然满堂宾客。居中的主位上坐着一位身穿灰色道袍的老者,年纪应该很不小,头发雪白,乍一看去仿佛慈眉善目,但再一细看,却仿佛别有几分锋锐之气。而在其左下首,便坐着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个太冲道人孙子方。而在右边与那主位老道平齐的坐席上,亦坐了另一个老道。

那老道两鬓霜白,面色红润精神,他却是一时半会辨不出其人年纪,只觉得仿佛别有沧桑,而与孙太冲的含笑点头,以及那主位老道的微微颔首相比,这笑眯眯打量自己的老道气度更显从容闲适,他本能地觉着,这就是那位雨中伸援手的老者,司马黑云的主人。

而在这三人以下,其余坐席上的八九个人年纪不一,有的身穿道袍,有的则是布衣儒衫,不见任何金玉锦绣。然而,屋子里的青铜熏笼中烧着香调芬芳清雅的上好香料,垂手侍立的婢女皆是相貌姣好,座上更是人人手捧白瓷茶盅,且那外间绘满各色人物的屏风他刚刚尽管只扫了一眼,却眼尖地看到了落款,正是当官名气不大,人物画却冠绝初唐的阎立本!

说是道观,这气派竟过于樊川杜氏那几家世代仕宦官职颇高的几户人家!

“杜小郎君,这是宋观主。宋观主,这便是京兆杜陵杜十九郎。”

孙太冲是在座众人中唯一见过杜士仪的,当下少不得起身替他一一引见,观主宋福真之后,他便立时转向了那两鬓霜白的道人,“这位是天台山的司马先生,他那位从者想必杜小郎君已经熟识了。”

只有姓氏而不说其名,再加上此前司马黑云虽来过草屋数次,却绝口不提自家主人,此刻杜士仪自然免不了心中更加纳闷。依礼见过那司马先生之后,他又随孙太冲见过其他人。其中有的是嵩阳观中修行的道士,有的是来自东都洛阳的世家著姓子弟。然而,到了最后那人时,他正因为其人仿佛有些面善而快速搜索着记忆,那人却不等孙太冲引见,便笑容可掬地起身拱了拱手。

“城南韦杜,关中巨族,世代簪缨,樊川之盛,便在此二姓。樊川杜曲杜十九郎的名声,京兆府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孙道长就不用再解说了。杜十九郎四岁能文六岁能诗,不意想我今日又在嵩阳观一睹风采。”他说着微微一顿,旋即笑着说道,“说起来,我和十九郎还曾经见过数面,十九郎莫非不记得了?”

说话的人约摸十八九岁,头戴黑介帻,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竟是一位风采颇为出众的美男子。站在他的面前,杜士仪能够清清楚楚地闻到那一股扑面而来的馨香。他自然不会因此把人当做是女子,须知唐人最喜熏香,名门大族多有秘藏制香之法,对面这青年不过是好浓烈之香而已。然而,听到对方一见面便对自己大加恭维,他不禁眉头微皱,随即还礼问道:“大兄莫非也是京兆府人?”

“十九郎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鄙人柳惜明,也常呼朋唤友去樊川杜曲游玩,故而这些年见过十九郎好几次了。”

见人回答得坦然,杜士仪扫了一眼座上其他人,见大多数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这两人,他便微微笑道:“没想到竟是他乡遇故知。大兄既然也是京兆府人,消息似乎迟了些,年前一场大病,不但几乎要了昔日只不过微有声名的杜十九一条性命,而且还让我从此之后文思半点也无,几乎再也做不出什么像样的诗文来。若非我尚在稚龄的妹妹带着千里迢迢到嵩山求医,只怕便不会站在这儿了。”

上一篇: 武唐攻略 下一篇: 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