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郎。”尽管之前喝合卺酒的时候,宇文沫曾经叫出过这样的称呼,可此时此刻,她却不禁更加紧张了。因为之前父亲被黜,而后又死在流放途中,她的婚事耽误了多年,当年宇文氏一族中和她年纪相仿的族姊妹,如今不少都已经膝下有儿女了。婚事定下之前,她曾经死活说动了兄长,悄悄看过张兴一眼,只觉得人虽又黑又壮,年纪也大了些,却仍是英姿勃发一表人才,最终便默许了。
张兴这会儿比自己的新婚妻子还要更紧张些。他年过三十而孤家寡人,虽还不至于不知女人滋味,可正如杜士仪所言,娶得贵妻的心情总是截然不同的。在宇文沫一声张郎过后,以往最是能言善辩的他张了张口,最终迸出了一句话来:“能得娘子为妻,兴之大幸!”
如今已经是三月末了,夜空中的一轮残月在群星的包围下,显得黯淡无光。席散之际,杜士仪王容和崔俭玄杜十三娘两对夫妻回鄯州都督府时,杜士仪忍不住打趣道:“我打赌,奇骏今晚这新婚之夜,必定是嘴笨口拙,大异于往日从容风度。”
“平生第一回嘛,在所难免,再说一回生两回熟……哎哟!”崔俭玄喝多了几杯,口无遮拦地说笑了两句,突然感到腰中一阵剧痛,惊呼了一声后方才看到旁边满脸怒容的妻子。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他赶紧咳嗽两声,随即讨好地对杜十三娘说道,“十三娘,一路车马劳顿,你又跟着嫂子忙了这么久,实在是辛苦了,等回去了早点休息……”
王容见崔俭玄越说越是小声,在那哄着杜十三娘的样子,一时忍俊不禁,悄悄拉了拉杜士仪的手道:“崔十一郎还真是老样子一点儿都没变。”
“他呀,就得十三娘这样的媳妇才能管住他,所以如今赵国夫人别提多省心了!”杜士仪见杜十三娘故意板着脸的样子,忍不住想起了从前的情景,嘴角露出了微微笑容,“只是,真的很久没见到他们了,眼下看到这样子只觉得亲切。只可惜他们顶多就能在鄯州都督府停留一两日,就要启程赶往鄯城。”
“你就别贪心了,能够让你们郎舅俩在同地为官,这已经是少有的。”王容看着如今年岁渐长,却越发显得珠圆玉润的杜十三娘,忍不住想到自己如今也是子女双全,心里自是又熨帖,又安心,见杜士仪不以为然,她知道杜士仪又要拿出张嘉贞兄弟邻州为官,张说和张均父子同在中书省的旧事来,当即也就不继续这个话题了,而是话锋一转道,“今夜你们郎舅俩难免要长谈,我就不等你了,我和十三娘同室而居,姑嫂说些悄悄话!”
妻子竟然名正言顺赶了自己去和崔俭玄同宿,而要留下小姑子说话,杜士仪登时无言以对。于是,等回到镇羌斋之后,见崔俭玄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满脸的新奇,他顿时没好气地说道:“你这一来,我就被幼娘赶来睡书房了!”
“十三娘这回是有了嫂子忘了夫君也忘了阿兄,我总算心气平了些。”
崔俭玄却很得意,委实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之后,他方才笑眯眯地说道:“要不是你出为陇右节度,我还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当官的好,这下总算不用想了。哎,我倒是想一直留在云州,可王子羽和老郭既然一正一副杵在那儿,其他人要是始终不挪窝,恐怕朝中有些人都要急眼了。就连固安公主,都有人觉得她长住云州不是个事,说是李鲁苏既然都到长安定居了,她也不妨回来,横竖李鲁苏已经不是奚王了……”
这些论调杜士仪并非第一次听说,可崔俭玄此前一任怀远令四年,对于云州的情况可以说如数家珍,此刻一一说来自是滔滔不绝。等到告一段落后,他便叹了口气说:“你要是河东节度就好了,那时候外人可就别想从云州插进手去。”
“我一任云州长史,一任代州长史兼河东节度副使,若是想继续留在河东不走,你以为别人肯答应?只要云州的根基打严实了,外人就算到任也不能为所欲为。更何况,我在陇右站稳脚跟,异日未必不可能重图河东。”在崔俭玄面前,杜士仪毫不遮掩自己的目的,见妹夫对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他方才上前在其对面坐下,郑重其事地说道,“鄯城令绝不易为,我去岁年底巡视鄯城时,曾经……”
将自己将那赵庆久就地正法,甚至还引来好一阵喧然大哗,苗延嗣更是上书参了他一本的事原原本本道来,杜士仪见崔俭玄果然攒眉沉思了起来,他就说道:“治理一县,不比打仗轻易。不止是鄯城,其他各州县也往往是县令轮轴换,而胥吏却多数雷打不动就是这些人。他们上下勾结,把持政务,往往是将县令甚至县丞主簿县尉全都蒙在鼓里,让主官不但一事无成,有时候还要给他们背黑锅。尽管鄯城那些胥吏已经被我狠狠杀了一回威风,但因为牵涉到郭知礼,我借此清洗了一回军中,但很可能会有人因此对你心怀衔恨,挟私报复,你要小心。”
“我可不是那等软弱的人。”崔俭玄露出了雪白的牙齿,嘿然一笑后就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阿娘和阿兄对我此来鄯州,嘴上说放心,其实心里都是一万个不放心。阿爷当初把赤毕以及跟随他很久的几个人给了你,但崔家不是只有这些人。既然只有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外任,阿娘和阿兄就把这些人都给我了。当初能够敢跟着伯父和阿爷诛二张,杀阿韦的人,多年寂寞之后能否宝刀不老,就看这一次了!而且,我在怀远也没白呆。”
崔俭玄指了指外头,似笑非笑地说:“虽说我不如你这陇右节度能够辟署幕府官,但我可以招募幕佐!在怀远的时候,我和王子羽他们很是在那些前来游历的久试不第士子当中简拔出了几个人才。尽管他们对于民政未必熟悉十分,可用来监察胥吏,却是再好不过了!只要能有眼睛盯着这些人,我就不怕被糊弄!”
第780章 从一而终
这一夜,杜士仪和崔俭玄郎舅二人在镇羌斋长谈至深夜,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方才抵足而眠。
而王容和杜十三娘姑嫂俩睡在同一张床上,也是说丈夫说孩子说自己,到最后全无半点睡意看着彼此。
突然,杜十三娘轻声说道:“嫂子,阿兄待你很好,十一郎也待我很好。比起别的女子来,我们真的是太得天独厚了。我这次回长安时,听阿姊说过,九娘那样刚强执拗的人,嫁的是夏卿这样才华横溢名满两京的名士,又给他生下了儿女,到头来夏卿也还是免不了蓄有宠婢。我们临走前,九娘还气得撵走发卖了一个,还是夏卿的兄长摩诘出面,劝和了他们俩。”
王容见过崔九娘多次,对其印象深刻。那美艳的姿容在两京贵女之中,也是佼佼者。若非崔九娘先后因为祖母和父亲的丧事而耽误了婚事,决计轮不到王缙抱得美人归。她因为幼年家中贫寒,见惯了各种嘴脸,虽说王缙是王维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和杜士仪也很亲近,可她隐隐约约觉得,相比于王维,王缙为人处事多几分功利,而且当初因缘巧合在上元夜被崔俭玄救下,王缙到崔宅走动就开始频繁了,最后成功赢得了崔九娘的芳心。
“这事情你阿娘怎么说?”
杜十三娘嘴角一挑,淡淡地说:“还能怎么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几个婢女玩物和夫君过不去,阿娘和阿姊总不能为了这个和夏卿置气的,顶多不轻不重提醒夏卿两句。我也不是偏帮九娘,倘若他们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也就罢了,可是,夏卿好不容易以才学人品打动了九娘,又让阿娘和阿姊认可,就连十一郎的阿兄阿弟,也都对他很是期许,这才许了婚事,崔家也不计较夏卿最初迟迟没有出仕,一直都下大力气帮忙。
他们从相识到相知相得相守,一路走过这么多年了,却及不上几个后来的婢女。我临走的前一天,九娘对我说,倘若是夏卿身边跟了多年的婢女,她兴许就容下了,毕竟那是旧情,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