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以宁眼睛慢慢地浮泛起一点笑意,“想什么,作什么就是。”
烟雨小小地哀嚎一声,趴在了桌案上,鼻尖沾了一点墨汁。
“……要是有这么容易就好了。”她斜着眼睛瞪手里的笔,“它若是能像玉如意一般,念一句咒语就能自己作一篇文章就好了。”
小姑娘眼睫霎一霎,把手里的笔晃了一晃,念念有词,“如意如意,按我心意,自己作文章吧……”
顾以宁向前伸手,抹去了她鼻尖的一点墨汁,“孩子气。”
他拿棉帕拭着指尖的墨,“书你所想,纵是白话也没关系。”
鼻尖上转瞬即逝的那一点温热,叫烟雨心跳加速,她摸了摸鼻尖,忽然抬了眼睛,望住顾以宁。
“您为什么要读书?”
顾以宁垂着眼眸,像是在思索,“我年幼时,也不爱读书。为了不读书……”
烟雨听到这儿,下意识地小声接道:“……也在地上打滚?”
顾以宁将她这句话听入了耳,眼尾便微微上仰。
“后来读进去了,便觉得读书很好。”他说到这儿,顿了顿,望住了认真听他说话的小姑娘,“若是总想着为什么读书,未免心有负担,难以为继。”
烟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双手捧住了腮。
“没有负担的去读书,那是什么样?”
顾以宁许久不言,亮光透过花叶跃在他的眼眸,一路点亮鼻尖下颌,像是点亮了一片安静的江水。
“大概是,进京应考却不读书的书生……”他思忖着,嗓音轻慢,“来金陵,只为求看一个人的倒影。”(1)
第43章 .玉汝于成我的心里有一百只猫儿爪子在……
烟雨的眼睛亮了亮。
小舅舅坐在花架下,成了夏日午后顶顶安宁的风景。
他的声音也好听啊,像是一缕风过耳,拂动了耳畔的碎发,有着细细微微的温柔。
看着喜欢的人,烟雨觉得自己的兔儿尾巴快要藏不住了,她捧着脸,望着小舅舅问了一句,“那书生,是您吗?”
顾以宁垂眸一笑,那笑意不过浅浅,只能在唇角眼梢寻到些蛛丝马迹。
“也许是。”
烟雨扁了扁嘴。
若小舅舅是那一个小书生的话,被他渴求见到的那个倒影,该有多幸福啊?
她心里酸酸的,心里生了小火炉,上头坐着一锅煮久了的小元宵,只能强行转开念头。
她记挂起方才被自己打断的话题,试探地去问:“您从前不爱读书,后来呢?后来为什么又喜欢读书了呢?”
“后来……”顾以宁偏过头看她,眸色安宁,“有人给了我一颗糖。”
心里的小火炉火更旺了,小元宵大约要被煮的酸倒牙了吧。烟雨有点想哭,吸了吸鼻子。
又是倒影,又是给他吃糖,从前怎么不知道小舅舅有这么多故事呢?
哎,还不是她问的。
烟雨怅然地放下了捧脸的手,有点没精打采地盯着桌案上的纸。
“我还要做功课呢,不能陪您聊天儿了。”她的心里有点小别扭,“您晒会儿太阳打个盹儿吧。”
话一说完,别扭的小姑娘就有点怂了,悄悄抬头看了看小舅舅,好在他没在看她,这才放下心来。
她下意识地又咬起了笔头,眼睛却在偷偷瞄他,下一刻,小舅舅便站起了身,负手走在她的桌案前站定,烟雨吓了一小跳,仰着头结结巴巴地恭送他:“您不在这儿晒太阳啦……”
顾以宁嗯了一声,伸手将她嘴巴里的笔轻轻地拿下,道:“笔头咬烂了怕也写不出。我带你读书去。”
读书去?
烟雨雀跃起来,小舅舅说要带她去读书!虽然是读书,可是只要能同他在一起,即便再难读的书也不怕。
她站起身,轻轻牵住了顾以宁的衣袖,“我忽然也很想读书……”
一份柔软的力度坠在袖边,顾以宁轻嗯了一声,慢慢地向他的书房去。
烟雨跟在他的身侧进了院子,不免问东问西。
“……不爱读书的话,一筐子糖也改变不了我的心意,可见您还是喜欢读书的。”她还是计较那颗糖,“那颗糖您吃了么?甜不甜?您那时候几岁啊?”
她拽着他衣袖走路的步子小小,谨慎又小心。顾以宁放慢了脚步,回答她的话,“十二岁。”
烟雨哦了一声,“十二岁也还是儿童,不能随意要人家的糖呀——万一被人哄骗了……”她在他的身旁小小声说话,声音温软的像夏日的风,“我娘亲说,谁给的东西都不能要。”
顾以宁将手臂抬了抬,牵着她躲过一片探进游廊的芭蕉叶。
“你娘亲说的有道理,要听。”
烟雨泄了气,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多管闲事了。
“我也想吃糖……”她晃了晃他的袖边儿,走的有气无力的,“小舅舅,我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