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丹凤朝阳(353)+番外

这些东西几千年来都没有变过,根深蒂固的存于人们的心里,也写进了宗法里。但是同样的,嫡庶之争,也从来没有平息过。

含薰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能当上侧妃,也就顶天了,想当王妃绝无可能。还有,她这些年喝了多少药,什么偏方土法,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肯尝试,可是身子一点儿起色都没有。

这事儿,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包括含薰从乡下来的哥哥嫂子。

含薰伺候王爷这么长时间,肚子一直没有消息。哥哥和嫂子虽然一直住在乡下,可是他们也听说过那大户人家里头的事,主母想不让妾生孩子,办法多得是,身子一弄坏了,生不出孩子来,年轻时候再张狂,风光也就那么几年。

哥哥也替她忧心。

寿王也是一样。

他不会为她向梁氏再讨还公道了。她在他的心中,也就是这样了。他喜欢她,所以愿意给她各种珠宝、钱物,愿意给她讨个名分,再塞给她一个孩子,让她即使老了也能有所依靠。

他能给她的只有这么多。

可是含薰想要的,却不止这些。

她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被梁氏害得这一生都不可能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寿王给她这一点东西,就觉得足以告慰抚平她的创伤?觉得她会欣喜若狂,感恩戴德?

他变了。

他渐渐的,不再是那个肆意张狂的皇子了。

其实她自己也变了。从那个只求一个栖身之地,求三餐温饱的农家女孩儿,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王爷累了吧?用过饭没有?”

“我吃过了。”寿王拍拍她的手:“你呢?晚上吃什么了?”

含薰抿了下唇,寿王侧过头看她:“没吃?”

“嗯……天热,不觉得饿。”

“那也不成。天热人身体反而虚,怎么能不吃东西?多少得吃一些。”

寿王吩咐人准备,不多时饭菜就端了来。寿王还陪着含薰吃了两口,又喝了半碗汤。

“我去书房……你先睡吧。”

含薰的笑容僵了一下,不过寿王没有留意。

“嗯,外头黑,可要小心看着路。”

屋里灯光从她背后照过来,含薰站在门口的身形显得格外孤单和瘦削,她的表情隐在黑暗中。寿王心里微微发紧——他也不舍得,他知道梁氏产子,含薰心里必定也不好受。可是,同一时候,梁氏苍白的脸浮现在眼前……为了给他生下儿子,梁氏快折腾掉半条命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在儿子出生的当天,他要是留宿在含薰这里,委实说不过去。

时间过得极快,孩子过满月了。虽然还未出孝,但寿王府摆了好几桌,也是小小的热闹了一番。梁氏出来待客,乳娘也把孩子抱出来给众人看。

别人还罢了,郑氏是十分的诧异。梁氏生完了孩子,竟然没有好生保养,以图回复早先的苗条秀丽,这个月子坐完,反而越发的富态了,那张鹅蛋脸现在竟成了一张圆圆的银盆脸,腰身简直有以前的一倍粗,挂着一脸和气的笑容——让郑氏差点儿就认不出她来。孩子白胖白胖的,胳膊腿跟一节节的粉藕似的。

不过再看寿王一一依稀也有些发福。

俗话说有子万事足,多半这对夫妻都是这样想的。要是整天忧思愤懑,可养不出这样的肥膘来。

寿王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做长生,大名倒不急着取。长生这名字十分普通,虽然比这响亮寓意又好的名字多得是,可是这个名字他和梁氏都是第一眼就挑中了。

孩子聪慧也好,英勇也好,虽然他们也有这样的期盼。可是最要紧的,却是这孩子能平平安安的活着,顺顺坦坦的长大一一这是做父母的心中最渴盼也是最基本的期望。

宫中也有赏赐,皇帝与皇后分别派人来的。倒不是他们夫妻俩没商量好,你赏你的,我赏我的。而是皇帝的赏是给寿王和新生儿的,潮生的赏是给梁氏和孩子的,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这看在旁人眼中,体会就不一样了。郑氏点有些妒羡一一皇后还要单赏梁氏,可见还是看重梁氏的。以前妯娌间相处,也没见她们格外亲热……可是现在看,还是亲疏有别啊。要换成是自己,估计也就是一份儿赏就完了。

含薰一如既往,依旧平静而柔顺。只是王府里的风向渐渐又有偏转,梁氏有了儿子,即使她什么都不做,新生儿总得人伺候吧?两个乳娘,加七八个丫鬟,这些人都是从府里,庄子上选了又选挑了又挑才拨出来的。不要觉得这里头关系简单。乳娘是有一大家子人的,丫鬟们也是一样。她们伺候上小主子,自然也就等于站在了梁氏这一边。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也就都连带着打上了梁氏的印。一府里有多房家人?这一下子就偏了不是一点半点。再加上那些会看风向会趋捧的,还有寿王身边的人。以前这些人可以说是没多少偏向,只听寿王一个人的。但是现在王妃生了嫡子,不少人心里,都是看重正统嫡支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范先生。这老头儿素来不大问事儿,只管养老。可是王妃生子之后,他也送了份礼一一儒家子弟素来要比旁人更看重这正统嫡支,宗法名分。

这些,含薰都知道。

往日里愿意巴结讨好她的人,现在渐渐来得稀了,少了,后来索性不来了。

连寿王都来得少了,他更多的时间都花在孩子的身上。这么个只会吃喝拉撒睡的小东西,差不多占据了寿王的全部心神。他没和这样小的孩子相处过,头一个儿子没满月夭折,阿田则是在诚王府寄养了好长时间。

含薰不知怎么,想起从前潮生教她识字的时候,念过的一句诗来。不知道是什么人作的,里头有两句她记得特别深。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她当年……要是没选择这条路,现在她会怎么样?会不会象采珠那样,一直当宫女,年华蹉跎了才被放出宫来,听说她可能会嫁个小吏,一夫一妻,粗茶淡饭,可是日子应该会过得简单而美满吧?再说,有皇后的庇护,采珠不可能过得不好。

含薰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荷包。

这是她绣了,想给皇后当寿礼的。上头的花样,还是当年潮生帮她描过的呢。

可是没能送出去。

她把荷包放在一旁。

最近一直很平静。

可是她知道,这平静……是一个前奏。梁氏一定会想法子对付她,最起码,得把请封的事儿搅黄了。

她绝不能坐以待毙。

现在她没有旁人可以依靠,她只能靠自己。

————————————————

明天要下乡喝喜酒,唉,我最不喜欢这种场合,特别嘈杂,还要坐好久的车,东西又吃不习惯。。

第三三九章 请封

先帝去世一年了。

太庙里已经住了六位皇帝,十三位皇后……呃,皇后数目比皇帝多,并不奇怪。有一位老祖宗就前后立了四位皇后,在他那里,皇后简直成了易碎易耗品。

这么多帝后大家同堂异室,挤挤挨挨的,倒也不愁寂寞。若是这些帝后们真的死后有灵,闲着没事儿也可以打马吊或是打孩子聊做消遣。先帝牌位之侧安放的是蔡皇后的神主,至于陆氏——她还活着。不过她已经被废,将来也永无可能被移入太庙享受供奉了。

办完了先帝这件事儿,京城里一片喜气洋洋的。这很好理解,很多时候,人们去参加葬礼的时候,去时都一脸沉痛,回来时满面轻松。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一种辞旧迎新,和过年差不多。

皇子们可以娶媳妇了,公主们可以寻婆家了,新帝也酝酿了许久要有大动作了。五皇子这苦命啊的孩子,盼了许久,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耽误,本来觉得可以和老六一起被封,结果老六死了。等老六的事儿差不多过了,爹又死了。现在皇帝终于给了他一个正经的封号:恪。

上一篇: 福运来 下一篇: 太后不侍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