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旧事(305)+番外

“既然咱们家的恩泽在你身上,那他们为什么还费尽心思拉拢我们家呢?”

“不外乎找人当替死鬼。就好比去买一件东西,忠诚王府的人给了钱,这钱就是好处,这份好处落在了贾珍手里,但是呢,他为人比较懒,懒得去跑腿,他握着这笔钱,从里面拿出来极少一部分,给了琏儿,却掏心掏肺的跟贾琏说,只给了这么多好处,兄弟你去买东西,剩的你我平分了。贾琏一听有利可图何乐而不为呢?就拿着极少一部分的钱去买了东西,还剩下特别小的一部分的钱,这一份的钱他乐颠颠的去跟贾珍分了。到时候东窗事发,跑腿儿的是贾琏,人家自然指认他,你说呢?”

“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不行,我得赶快回家,我得拦着点贾琏。”

说完来不及告别,匆匆站起来走了。

贾故把一个人叫到屋子里面,“从今天起,盯紧宁国府,他们家的事儿,事无巨细,我们要全部知道”。

看着人匆匆离开屋子里面,顿时周围安静了下来。贾故坐回去,从酒壶里面倒了一杯酒。只端着也不喝,把这件事情从头想了一遍。

“不对,这抄家灭族的大事,既然除夕夜已经知道了,那我哥哥为什么不早早跟我说,偏偏过了一两个月才说起这件事情,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误认为事情已经过去了?还是说他认为我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没必要说?”

“中间还有一个人,是贾老二。”

贾故赶快站起来,掀一下袍子,匆匆出门。

跟站在院子里面的管家贾贵说“马上给我备匹马,我去我大哥那里一趟,找一件袍子给我,就说我喝醉了要给他送衣裳。”

眼看着满院子动了起来,还有经常跟着贾故出门的常随们,也牵了马匹过来。大家做出一副要出门的样子,管家扶着贾故上马,这个时候门房匆匆跑进来,在贾故耳边说了一句话。

“侯爷,辽东的侯将军,派人来传信。”

“信呢?”

“是口信。”

贾故迷了眯眼,心想,这事儿你们做的不地道,把眼睛瞄到我头上来了。

第127章 发酵

反正在这个名利场混的, 大家都不容易。

每个人在不同的阵营都要面对不同的敌人。这些敌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

比如说武将们, 要想选择和文臣在一起苟合。那是要被同袍们鄙视到死。文臣向来看不上武夫, 武将们向来看不上酸儒,大家在一起虽然不能用天敌来形容, 但也不可能天天和平相处。

除非在大是大非面前,一般的时候两方还能言笑晏晏的在一起说话,背地里少不得要把对方骂得狗血喷头。

所以朝廷里面武将和文臣,就已经划分了两个阵营。如果面对文臣的施压, 武将们会自发的抱团。如果外部矛盾不激烈的情况下, 他们其中也会分很多派系。

作为候将军,就与贾故分属不同的派系。贾故他们站在北地, 一般是和蛮子们在一起较量,抵抗的也是向来被历朝历代视为心腹大患的胡人。

但这位侯将军守的是大海,镇压的也就是一些水匪徒和海盗。因为地域不一样, 所以两个人分成了两方, 但是因为同属于曾经守边塞的人, 他们和朝廷里面没有打过仗的人, 又分成了两派。

要说起来,表面上这位候将军和贾故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是早些年他们两个确实有相交集的地方, 那就是这位侯将军的父亲,曾经是贾代善的老部下, 两个人也见过几面。

候将军他们一家对荣国府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香火情, 报恩可以, 陪葬就不必了。

贾故要是不知道有人在打着造反这个主意的话, 他对候将军派人到来还摸不清头脑,如今知道了,自然清楚这侯将军为什么派人上门。

“拜见贾候,小的的主人从海里捞出数十颗大珍珠来,特意命小的来送给贾侯”。

“珍珠在什么地方?”

来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脸被海边的风吹得皱巴巴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布包,里面有十颗莹润的珍珠。

珍珠。

珍,诛。

这是多么含蓄委婉又摸不清楚头脑的提醒啊。看着眼前老实巴交的人,把珍珠递过来之后,一句话都不愿意说。贾故就知道,人家也只是提醒了一下而已,至于被提醒的人能不能知道,能不能体会其中的意思,那就要看天意了。

“回去告诉你们家将军,他的心意我已收到,只管让他在海边安坐,不必理会中原这是是非非。若是有人去拜访,说了些什么,也请他不要当真。”

来人没有停留,听完这些话当即就走。贾故也没了去找贾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