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25)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啊!那——”鱼儿惊呼一声,嘴动了动,忽又无比坚定笑道:“小姐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引章“嗤”的一笑,瞅她一眼,道:“你当你家小姐是神仙呢!咱们先去那边看看吧!”说着沿着田坎向右走去。引华和结巴早已跑到前边去了,引华咯咯的笑声和结巴的憨笑阵阵传来,引章只有苦笑。

一时到了山脚下,引章才发现水沟的水原来是从山间发源流向山脚,沿着山脚有一道一尺来宽的水渠,水渠的水除了供应稻田,剩下的便沿着水渠流入水沟,然后再汇入远处的溪流。

这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峦,引章牵着引华,带着鱼儿、结巴沿着山脚正往西走,山脚与稻田之间是一大片平地,其中零零散散长着十来簇高大的竹子。引章伸手拍了拍那碗口粗、表皮蒙着一层白霜似的参天大竹,望望地上零散的苍灰潮霉笋壳笑道:“可惜来得不是时候,竹笋都长成竹子了!”

“都长成竹子了也好啊,等明年可以发更多竹笋!”鱼儿亦笑了笑。

引章眼睛一亮,笑道:“你说的是,这一大片都应该种上竹子,不,应该说这整座山都要种上!以后咱们不但有新鲜竹笋吃,还可以做笋干、竹子还可以卖钱。”引章回头东望,这整座悠长丰腴的山峦起码有四十多亩,要是全部种上竹子,不但将变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经济效益也颇为可观!而且,竹林里还可以圈起来养鸡……

引章徒然直了直身子,心道这倒是件大事,得好好筹算筹算!不过现在已经是五月份,早已过了种竹的季节,只得待来年一、二月再说了。

引章腹内默默盘算,四人沿着窄窄的山径蜿蜒而上。山并不高,一会便攀上了山顶,山顶十分平整、宽阔,毫无棱角。引章暗暗欣喜,这样的山形,恰恰最适合栽种竹子!

清水镇虽然从地域上来说也算是江南,但其实江南的地域特征并不明显,属于江南与丘陵的过度地带。地势不再是平坦无垠、水道纵横的江南水乡风光,而是多了许多起伏的丘陵样的山峦。这些山峦通常不高,也并非连绵起伏,而是自成一家,如一朵朵绿色肥壮的蘑菇零零星星洒落在平原上。引章等站在山顶上看得十分真切,除了他们所站的地方,好几百米之外才又有一座。不过可惜,据吴管家说,那边已经不是他们的地盘了!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27章 查看(下)

“小姐,中午太阳大了呢,咱们回去吧!”

引章就知道,鱼儿铁定是安寄翠的卧底。她嘴角一勾,嘟了嘟嘴正欲说话,引华那边也叫着“姐姐!姐姐!”

“姐姐,你看,那是什么?”引华指着不远处一片嫩绿灌木中红艳艳的野果叫着。结巴见了,咧嘴嚷了句:“我,我,我去——去摘!”撒开脚丫子压路机般压了过去。

引章瞧了瞧,笑道:“那是野草莓,学名叫悬钩子,很甜很好吃的!”

“真的?”引华眼一亮,惊喜着奔过去。

“小心有刺!”

“哎哟!”

“你看看你!”

引章忙跑过去,掰着他的手掌细细的看了看,用指甲轻轻一刮,将他掌中的软刺刮了出来,笑道:“再不小心叫娘知道了,看你下次还能出门呢!来,给你!”引章说着顺手摘了一颗珊瑚样火红饱满的野草莓,吹了吹,递到引华嘴边。

“那你不要告诉娘啊,”引华说着张开嘴吃了,乍巴乍巴嘴,笑道:“姐姐,真甜!”

“哼,知道害怕了?那你以后要听话,回去要好好念书,不许整天想着玩,知道不?”引章立刻抓住机会教育起弟弟来。打小她就是这么被教训着长大的,如今摇身变成教训人的身份,振振有词,果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当然知道好好念书啦!不然,娘会不开心的。娘不开心,姐姐也不开心;娘和姐姐不开心,我也不开心。”谁知引华没有像一般小孩那样嘟着嘴极不情愿的说着“知道啦!”却颇为认真的说了这样几句。

引章一怔,心里有点酸酸甜甜、柔柔凉凉的,她用力捏了捏引华的手,道:“你真是我的好弟弟!”

“你也是我的好姐姐!”引华小小的俊眉一扬,笑得满脸灿烂。

“小,小姐,少,少,少爷!”结巴不知何时窜了过来,双手捧着一大捧火红的野草莓,用不知什么植物的阔大叶子托着递了上来。

“谢谢你,结巴!”引章笑盈盈接过,唤回还在摘采的鱼儿,四人坐在山上,嬉笑着吃完了,这才慢慢下山。

下山之后,引章沿着水沟往南走,顺便瞧了瞧院子正门前与河滩之间的一大片地,杂草丛生是不必说的了,泥土苍灰偏黄,有的地方有一点沙化。总之,还是那句话,前景暗淡!这样的庄稼地想要有好的收成,一个字,难!

回到家时,发现外院的围墙已经砌了有半米多高了,吴管家恰好在卸砖头。引章让鱼儿带着弟弟回屋去,自己却朝吴管家迎了过去。

“吴管家,这地基能行吗?怎么这么快就砌上了?”引章虽然不懂建筑,也深深明白地基决定建筑的重要性。

“小姐真是细心!”吴管家挥挥衣袖抹汗,笑道:“不妨事的,小姐放心!这又不是盖房子,砌墙而已,地基稍稍整理夯实就行。”

“那就好!”引章笑了笑,道:“吴管家,快中午了,你歇歇吧!牲口也该歇歇了!”

“多谢小姐提醒,这外边日头大,小姐您也进屋里去吧!”吴管家笑着抬了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引章笑着答应一声,又说了几句话便进去了。

厨房前淘井的王师傅带着徒弟正在忙活,冯嫂搬了张凳子坐在一旁看着,有一句没一句的与他们闲话家常,见引章进来,冯嫂忙站了起来,笑着招呼道:“小姐,您回来了!”

“嗯。”引章答应一声,好奇心驱使她来到井边一探究竟,笑道:“这井什么时候能用呢?”

“回小姐话,今天就能好!”王师傅笑着道。

“是吗!”引章探头细瞧,井中井水浑浊,但可见细细的泉眼咕噜咕噜冒着洁净清冽的泉水,在浑浊中冲出一线细细的白线。

“你们该干嘛干嘛,我只是瞧瞧!”引章见冯嫂和王师傅等都停了下来,便忙笑道。王师傅师徒答应一声,这才继续搅拌着井水,飞快的将井水一桶一桶的舀了出来,倒在厨房前的阴沟里。不一刻,便将井水舀得见了底。引章这才发现,这口井竟颇为讲究,井底除了留着一缝出水的地方,全部铺上了光滑如镜的上等青蓝石砖,井壁也是一样。连王师傅亦赞道不已。

舀空了井,王师傅师徒便忙着细细擦洗井底井壁,如是倒腾了四五次,井中的泉水已经变得十分洁净,清澈见底,明晃晃、清亮亮的映着太阳,引章倒替他们舒了口气,笑道:“这下子可好了?”

王师傅摇了摇头,道:“还差最后一道就好!”

说着将事先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白色细砂石用瓢从桶里舀出,小心翼翼的铺在井底。

“这,这是做什么用的?”引章睁大了眼。

“像小姐家这样的浅井,铺上一尺砂石,井水会更干净、味道更鲜美!”王师傅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引章恍然大悟,心中暗道:不错,这些砂石正好相当于一个过滤器的作用!她不觉叹道:“没想到淘井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那可不,哪一行都有自个的学问哩!”王师傅一乐,接了句颇有哲理性的话。

引章不由得拍手笑道:“王师傅这话说得对极了!您这话多少人一辈子也悟不出来呢!”

“嘿嘿,小姐过奖了!”王师傅不好意思垂下了头,心里却很高兴,越发打开了话匣子,从怎样选址打井到保养水井的门道,口若悬河说得滔滔不绝,引得引章既新鲜又惊奇,不时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