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医院的正常工作,和在京时不同的是,这边还要去牧区义诊,同时送药品去牧区。
对于从遥远的北京来到此地和她来说,对这个活动竟然有些期待。
她对于牧区的认知只有书上所描绘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番壮观的景象怎不令人向往?
她以为只有自己这样,却不曾想,原来王易的想法也跟她一样,两人当晚聊天从风吹草低聊到大漠孤烟,再聊到历史故事,竟然聊到半夜。
第二天一早,他们便出发了。
这只义诊队伍以他们医疗队的为主,县医院还补充了一些人进来,沿着戈壁出发,向着绿洲而去。
沿途,她和王易不断相视而笑,因为除了戈壁和沙漠,并没有见到她们所期待的风吹草低。
“大概……那句诗描写的不是我们这个地方。”王易思酌着说,“算了,我们是来看病的,不是来旅游的!”
话虽如此,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失望的,然而,渐渐的,她和王易眼中开始发光了,别的不认识,逐渐入眼的胡杨木和罗布麻却是熟悉的,慢慢的,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水草如茵,宛如突然开启了一道水晶之门,进入另一个璀璨的世界。
如王易所说,他们并不是来旅游的,所以,义诊很快开始了。
牧民们对于神经系统疾病这方面的分科并不熟悉,头痛的,头晕的,肢体麻木的,抽风的,阮流筝一一都给看了,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的,她都给耐心地解释清楚。
有个年轻小伙,头上包着纱布,纱布上还渗着雪,本来是外科大夫在看的,把阮流筝叫过去。
一问,知道是前两天摔伤了,只道是头磕出了血,便随意止血包扎了,可头晕头痛,还嗜睡,家人听得今天有外面的大夫来义诊,就把他带来了。
阮流筝问明情况,又仔细和外科医生一起看了伤口,初步诊断这是颅骨骨折了,而且伤到脑。
小伙子是父母陪着来的,阮流筝一边和外科医生重新处理伤口,一边说,“老爹,阿妈,你们要带他去大医院拍片看看的,是不是伤到里面,严不严重要拍片才看得到呢!”
刚说完,小伙子忽然就呕吐了,而且是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喷了阮流筝半壁肩膀。
这种情况她不是第一回遇见了,神外病人喷射性呕吐很常见,只不过老爹和阿妈却吓坏了,赶紧用自己的衣袖来擦。
“没关系没关系。”她把外面的白衣服脱去,自己用纸擦了擦,眼看外科医生一个人可以包扎,她便坐下来,写医嘱。
老爹愧疚地看着她,她写好后,交给老爹,“老爹,您尽快去医院看看吧,不要耽搁了。”
小伙子却和老爹低声说着话,似乎是怎么也不肯去,最后老爹为难地看着她,问可以不可以缓两天。
她自然说是要尽快的,不过,还是给他们开了口服的药,如果实在去不了,先吃着药。
“医生,给你,对不起啊!”阿妈这时候把她的白大褂递给她。
原来,这会儿工夫,阿妈竟然用她自己带着的水壶里的水把她弄脏的那一块洗干净了。
“只有这点水,不能全洗,对不起……”阿妈一脸羞愧的样子。
阮流筝一时被这淳朴的神色给感动了,忙道,“没事没事,谢谢你,阿妈。”
两老人把小伙子放在小车里,一再感谢道歉地推着走了,临走时,小伙子也满脸通红地跟她道歉。
傍晚的时候,原本义诊快要结束了,却匆匆跑进来一个人,大呼小叫着有人要生产了,而后,便抬了个嗷嗷叫着的孕妇进来。
王易本想要他们送医院,可那人直说来不及了来不及,发生了意外,突然要生了。
王易立即遣散了所有男医生,把义诊室隔绝开来,叫上了阮流筝。
阮流筝匆匆跟上,却急道,“叫我干嘛?我又不是妇产科的。”
王易神色果断,“我知道你不是,你给我搭把手,其他人都是男的,难不成还叫他们?只怕牧民们接受不了!再说,顺产的话我一个人就行,你只管抱着孩子,我怕万一,到时候你给我充当一下器械护士也好。”
阮流筝不说话了,器械的话,她还是认识的,而且,规培轮转的时候也去过妇产科,不精,略懂一二吧。
产妇羊水已破,宫口开了三指。
“可以顺产吗?”在产妇的呻、吟中,阮流筝已经汗流浃背,心焦地问王易。
毕竟,这里不是手术室,虽然生孩子这种事,瓜熟蒂落,古代一个稳婆都能搞定,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如果不能顺产,如果……
她不敢往下想。没有家属同意书!甚至没顾得上跟家属讲明风险!更没有所谓的签字!
“出去看看。”似乎是她提醒了王易,王易这才对她说。
她点头表示明白。
到得外面,家属在等,听着里面产妇的声音在那转圈圈。
看见她出来,转圈圈的那位,长着一张黑里泛红的脸的汉子满头大汗地过来,问她,“大夫,怎么样?生了?”
阮流筝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解释给他听,医疗队队长见了她也过来了,还是需要他签字。
汉子被吓到了,“这……这么危险?会……会要命吗?”
倒是陪着他来的人把话说明白了,告诉他这些都是医院的程序,没有那么危险,是医生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告诉你,证明万一出了什么危险不是医生害你的娃娃和老婆。
这话,也太大实话了……
那汉子大概家里人美欧过进医院手术的经历,倒嘀咕起来,“医生为什么要害我的娃娃和老婆?真是奇怪了……”
阮流筝听着,心中莫名,是啊,她也想问问,那些极少部分总是质疑医生要害他们的病人和家属,医生为什么要害他们啊?这汉子,质朴得可爱了。
最终队长还是让汉子签了字。
阮流筝回到王易身边的时候,王易也是满头的汗,一个劲地在鼓励安慰产妇。
“应该可以顺产,你别急。”王易看她一脸紧张的样子,反倒安慰她。
她暗暗舒了口气,用纱布给王易擦汗。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这个经历和她在妇产科规培的时候感受完全不一样,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看着产妇一身大汗地呻、吟,看着王易同样汗流浃背地教她呼吸,给她加油,她异常激动,忍不住也和王易一起给产妇鼓劲。
宝宝头有点大,王易给她做了侧切,然后,便看着宝宝一点一点出来。
“包扎脐带会吗?”王易问她。
“嗯!”她用力点头,这个还是会的……
终于,孩子生出来了,是个女孩,王易剪断脐带后把孩子交给了她。
孩子居然没哭,她马上倒提着孩子,拍打孩子的脚掌,随着哇的一声啼哭响起,她心里滚烫的,充满了成就感。
生命,永远是最让人感动的东西。
给孩子清洗包扎脐带,她还算麻利,那个浑身软软的小生命,和她在神外接触的病人太不一样了,肉嘟嘟粉通通的颜色,让她不禁羡慕起王易来,每天都做着迎接新生命到来的事,是多么神圣而美好。
当一切结束,她和王易浑身被汗水湿透,牧区的天空,一片金红,天边的落日明晃晃的,依然火热地炙烤着这片仙踪般的绿地。
长河落日圆。
她和王易同时想到这句诗。
第256章 我想跟你生孩子
“我从来没有这样接生过。”王易看着天边的落日说,自豪而满足。
她何尝不是?确切地说,她一共也没接生几回。
女娃的爸爸,那个黑脸泛红的汉子,当即便给女儿取名叫库亚西,这个名字,取得太应景。
义诊第二天,便有老爹送了好些新鲜瓜果来给他们吃,老爹笑呵呵地自我介绍,是库亚西的爷爷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