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交易物资:在年代文里悠闲生活(105)

作者: 沈晶冰 阅读记录

儿子是被厂里赶回来的,今后的营生还没着落,她愁。

而且秦志伟曾是队上有名的出息人,这下拖家带口回了乡下,外人还不知怎么看笑话呢。

这不,秦家屋外的来人络绎不绝,都是打着各种旗号来瞧热闹的。

当然了,三房回来,也有人高兴。

比如刘丽。

自从大女儿离家,二女儿出嫁,三女儿被过继出去后,家里的活计可就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即便是半年前三女儿又被乔家送了回来,但那丫头许是被乔家养得娇了,干活也完全没有了从前的利索能干,且一张嘴能哄死个人。

让人看着来气,却又不由自主被那张嘴哄住。

刘丽正无可奈何呢,嘿,老三家的回来了!

所以刘丽对丁佳丽的到来那叫一个热情啊,搞得丁佳丽都差点以为这个大嫂是什么好人了。

不过刘丽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暴露了她的内心想法。

刘丽说:“哎呀呀,以后有了三弟妹分担家里的活计,我可算是能轻松点了。”

要不是秦志伟不断给她使着眼色,丁佳丽差点没忍住抬脚就走人。

张桂莲没管两个儿媳,径自将秦志伟拉到一边,小声道:“今后你是个啥打算?”

秦志伟说了自己的想法。

张桂莲听了,有些无语地看着三儿。

他咋想的?找秦志国给他安排工作?他脑子没毛病吧?

“你二哥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冷心冷肺的,咋会帮你?”

秦志伟不以为意,“再如何也是亲兄弟,血缘、感情,都摆在这呢。”

张桂莲撇撇嘴,“你不信,就去求,我看你求不求得来一个工作。”

秦志伟计划一番,在大年初三这天上了门。

谁知却扑了个空。

问了邻居才知道,秦志国昨天下午就带着妻女坐火车去京城了,这会许是都要到京城了。

秦志伟满脑子问号,“大过年的,一家子去京城做什么?”

“说是去旅游,”邻居一脸羡慕,“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活法的一家子,大过年跑京城去就为了玩。

我活了半辈子,最多还只去过县城呢。”

秦志伟跟邻居的心情也差不多。

这一家子,真会玩。

而此时的一家三口,的确已经坐了一晚上的火车。

正月初二的下午坐车去县里,再从县里到省城,从省城坐上去京城的火车时已是晚上九点钟。

老式的绿皮火车,因为是大年,火车上的乘客寥寥无几,秦志国便也买到了平常难买的卧铺。

卧铺车厢里,只有一家三口。

上辈子的秦明熙出行要么是高铁商务座,要么是飞机头等舱,这种绿皮卧铺车不说坐了,就是见都没见过。

她一上车就好奇地看来看去,火车启动后,更是盯着窗外慢悠悠倒退的风景目不转睛看了好久“这火车的速度可真慢啊,就跟这个时代的其他一切一样......”

从省城到京城,据说至少要十一个小时。

秦志国也不禁叹道:“慢也有慢的幸福,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欣赏窗外的风景。”

戚美珍十分无语,“那外头黑漆漆的,你们能看见啥风景?”

秦明熙跟秦志国同时指向天上的月亮。

戚美珍摇摇头,不再理会这爷俩,拿出包袱里的毛毯,放到秦明熙的床头,让她一会睡觉的时候搭在身上,说火车上的被子薄,怕她冻着。

上火车前一直赶路没时间吃饭,上火车后也错过了饭点,秦明熙便从系统商店买了点食物。

本来她非常馋自热小火锅,但考虑到这个味道大容易被人发现,便只好舍弃,买了不起眼的面包和牛奶。

包装垃圾扔仓库,回头再找机会一块烧掉。

秦明熙问道:“自热小火锅什么时候有的?”

秦志国想了想,道;“自热食品应该早就有了吧,但在国内流行起来应该也就近几年的事......哦,我说的近几年是指的我们穿越前的近几年。”

戚美珍:“我记得我小时候方便面是个好东西,现在应该还没有吧?”

秦明熙举手道:“这个我知道,方便面五十年代就发明了,不过我们国家好像是八九十年代才有的吧。”

秦志国哈哈笑道:“这你就错了,其实我们国家在六十年代就生产出了自己的方便面,不过比较简陋,调料包只有椒盐,跟后世丰富的口味不能比。”

秦明熙惊讶,“啊?这么早就有了?那它的伴侣火腿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秦志国:“火腿肠应该是八十年了,靠谱的说法是某个肉联厂的厂长在国外的展览会上引进了一套外国的灌肠机,从此就有了国内第一根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