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交易物资:在年代文里悠闲生活(108)
不过谢寅还在等着,一家三口便放下行李就出去了,决定等晚上回来再洗澡。
在前世,秦志国和戚美珍的工作忙,但再忙,秦明熙每年也要被父母带出去走走。
从两岁起,一开始是国内,后来是国外。
成年以后,秦明熙更是自己随时想去哪就去哪。
到了这个年代,时局动荡,人口控制得紧,去哪都很麻烦,所以秦明熙长到十一岁了,最多也只去过县城。
如今wg结束,虽然出来还是要开介绍信,但到底没那么紧张了。
秦志国便趁着这个春节,带着妻女出来玩玩,看一看这个特殊时代的京城。
看到谢寅,戚美珍道:“小谢,大过年的,耽误你的时间陪我们,真是不好意思。”
秦志国在一旁疯狂点头,对对对,你赶紧忙你的去吧!
谁知谢寅笑眯眯道:“没什么的,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戚美珍看着礼貌周到又热情的谢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觉得这孩子哪哪都好。
“你跟熙熙小时候就要好,这么多年没在一块居然也一如既往,我看着心里也高兴。”
谢寅看向秦明熙,刚好眼神对上,两人相视一笑,画面单纯又美好。
青梅竹马啊......戚美珍突然觉得被喂了一嘴糖精,齁甜。
可接着她又恢复理智。
谢寅还小呢,熙熙也跟个孩子没两样,她瞎联想个啥?
“咳咳”秦志国咳嗽两声,“别傻站着了,出去吧。”
已经快到中午的饭点了,一行人便先找了个馆子吃饭,吃完了再随着谢寅的安排开始游玩。
游玩,无非也就是那些熟知的旅游景点。
不过时代不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故宫的门票一毛钱一张,人出乎意料的不少,甚至还看到了两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此时的建筑维护不如后世,跟整个京城一样,都有些老旧残破,但却别有一番古朴意味,显得更原汁原味。
谢寅带着一个小巧的相机,给秦明熙拍了很多照片。
带相机的人很少,像秦明熙这样在镜头前动作那么花里胡哨的就更稀奇了。
每次拍照,秦明熙都会引起围观。
她大大方方的,倒是一点也不扭捏,任人看。
一个下午的时间都泡在了故宫,拍了几十张照片。
谢寅道:“等我洗出来了,就给你寄过去。”
秦志国和戚美珍不耐烦陪着秦明熙这个拍照狂魔,早就自行逛去了,司机小刘也离得挺远。
找着机会,秦明熙终于开口询问谢寅的近况。
谢寅看着秦明熙眼巴巴望着他的纯粹的关心模样,心中瞬时被一阵暖意包围。
忽然,他觉得秦明熙不止是个被他宠爱的小妹妹。
或许,还是个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
“其实......”
通过谢寅的叙述,秦明熙才知道他回京后经历了这么多。
书里对谢寅的描写就是个一笔带过的纸片人,根本不知道他短短十几年的人生就这么苦难重重。
秦明熙以为,他回京后迎接他的就会是前途光明、家人团聚的幸福生活。
没想到......
秦明熙拉着谢寅的手,“你在信里,没说这些......”
说着,秦明熙也觉得无力。
有什么好在信里说的呢?难道让谢寅像个怨妇一样在信里跟她抱怨自己的爸爸?
此刻的秦明熙觉得很茫然,因为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安慰谢寅。
好像说什么,都是空洞的。
相反,或许是事情已经发生很久了,谢寅的面色倒没那么沉重。
他甚至还嘴角含笑:“我现在跟爷爷住在一起,已经快一年没见到过他了。
这样也挺好的,互不打扰。”
这个“他”,显然指的是谢父。
谢寅的语气淡淡,像是提到的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一直生活在父母疼宠下的秦明熙,无法感同身受这样的父子关系。
谢家出事之前的谢寅,肯定也不是这样的。
秦明熙忽然对那个素未谋面的谢父产生了怨怼。
妻子一尸两命,儿子远在他乡受苦,他居然还有心思跟保姆生孩子。
虽然你有这个权利另找,但是否要考虑下自己唯一的儿子的感受呢?
经历磨难归来,面对的却是凭空多出的后妈和妹妹。
这对谢寅来说,太残忍了。
心中的愤慨让秦明熙抓着谢寅的手不自觉收紧。
谢寅反握住她,笑道:“怎么气鼓鼓的?像个青蛙。”
秦明熙脱口而出道:“我是在替你生气!要换成是我,我才不会从家里搬出去,把本属于自己的家留给别人。
我就待着,诶我就没事找事,我不痛快别人也别想痛快。”
谢寅一愣,然后失笑地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