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交易物资:在年代文里悠闲生活(118)

作者: 沈晶冰 阅读记录

葛红军倒吸了一口气,为这个了不得的发现激动不已。

再看向打球的两人时,葛红军的目光就变了。

擦,陈敬东这小子,闷不吭声的,还挺会套路!

他得学着点!

意识到这层,葛红军识趣地起身说要走了。

“我突然想起来我妈让我今天去姥姥家,我就先撤了,你们......好好玩。”

说着,还朝着陈敬东挤了挤眼睛。

陈敬东倒是面不改色,“你走吧。”

葛红军:“......”靠,见色忘友。

告辞!

不过葛红军走了没多久,秦明熙也不想打了。

倒也不是为别的,而是体力不支,累了。

陈敬东貌似还不太想结束的样子,“要不你先歇会吧。”

秦明熙摇头,“今天已经运动了快一个小时,够了。”

才一个小时而已......

陈敬东又道:“明天还来吗?”

秦明熙点头:“来!”

陈敬东:“那上午九点,我等你啊。”

秦明熙愣了一下,她说的来是自己来,又不是跟他约好的意思......

陈敬东已经穿起外套走人了,临走时还嘱咐道:“还是你带篮球。”

哦,原来是为了她的篮球。

-

从前,秦明熙肉蛋奶摄入也不少,可都是往圆了长。

自从运动后,平常跳绳、打羽毛球,周末打篮球,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她就觉得自己不一样了。

体态轻盈了,身上的肉肉紧致了。

两个月,她惊喜地发现自己长高了1cm!

虽然不知道这是正常发育,还是运动的刺激,但长高了就是好事啊!

像以往一样,秦明熙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谢寅。

接到信的谢寅却神色严肃。

什么叫“跟人学会了打篮球”?

这个“人”是谁?

既然是打篮球,应该不是女同学吧?

秦明熙已经上高一了,身边的男同学也正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可是秦明熙还小啊,并不适合跟男同学来往过密。

万一被带坏了可就糟了。

谢寅面无表情地捏着手中的钢笔,笔尖在信纸上洇染出一大块墨色。

他回过神来,将被染了的信纸揉成一团扔掉,又重新铺上一张新的。

缓缓提笔。

“......当下应以学业为重,不可让杂事分去精力,我已准备参加本届的高考,你也要争取考上大学,来京与我相聚。”

秦明熙接到信后,注意力全在谢寅准备今年考大学上了。

谢寅从岛上回京后是入学的高中,算下来正好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

可,谢寅其实才十六岁。

不过秦明熙想到自己的年纪,考大学的时候比谢寅还小一岁呢,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天气渐渐冷下来。

高考也来临了。

这一届的高考很特殊,是在寒冬腊月。

但寒冷的天气并不能浇灭学子们的热情。

戚美珍在县里考了文科,接着又去专业院校设的考点考了术科。

接下来,就是等成绩的日子了。

距离公布高考恢复到高考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而从高考到成绩公布的时间更短,只有一个月。

1978年的春节,阳池公社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热闹。

整个公社,考上了十五个大学生。

其中有八个是知青,五个是返乡青年,剩下的两个一个是工厂工人,一个是自学的农民。

没错,工厂工人是秦美华。

自学的农民是戚美珍。

双喜临门。

第87章 爸妈是真爱,我是意外

戚美珍考上的是京城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服装工程专业。

算是如愿以偿。

秦美华考上的则是省城的师范大学。

也超出了她原本的预期。

秦美华特别高兴,“熙熙,你借给我的那本《数理化自学丛书》简直太有用了!”

《数理化自学丛书》还是两年前谢寅寄过来的,秦明熙借给了许多人。

她从前是听说过这本书的大名,但没想到真的这么有用。

甚至连她的初中老师杨平也特地来感谢。

“高考消息恢复后,这本书就卖断了,多亏了我从你这抄写的那一本,跟我同期的几个知青都考上了。

而且我比别人多了两年的时间去吃透它,才能考得这么好,被京城的大学录取。

秦明熙同学,谢谢你的无私分享。”

杨平虽然考得好,也说自己高兴,但面上看着却挺憔悴的,没有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秦明熙想起了他的婚姻状况......

他一直没跟苏玉兰离成婚,也不知道苏玉兰会不会放他去读大学。

不过很快答案就出来了。

赖金水说:“那苏玉兰真是他妈的不要脸到家了,今天又跑到革委会来闹,不准我们给杨平的政审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