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交易物资:在年代文里悠闲生活(120)

作者: 沈晶冰 阅读记录

第88章 租房

京城美院的报道时间是2月25号-28号。

一家三口24号就到了,就住在离学校不远的招待所。

25号,去了学校。

学校里,满是背着铺盖卷,拿着行李来报道的人。

这些人的面貌差别很大。

有面色黑黄,一看就是常年经受风吹日晒的人,这些人,大概率是插过队的知青。

也有看着就养尊处优的——学艺术的,不乏家庭条件优越的人。

年龄跨度也十分大。

有面嫩的应届毕业生,也有在社会打滚了多年的成熟人士。

戚美珍年龄33岁,但看着年轻漂亮,在人堆里倒显得像个小姑娘。

甚至还遇上了许多好心帮忙的男同学。

每当这个时候,秦志国就拉着秦明熙挤上前去,大声道:“媳妇,孩子饿了,咱们快点弄完吃饭去吧。”

宣示主权。

于是,“新生中最漂亮的姑娘原来已经是孩子她妈了”的消息不胫而走。

报道过程在申请宿舍这里僵住了。

有人跟排宿舍的学校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

“我也是正儿八经考上的,凭什么不给我分宿舍啊!”

“同学,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由于学校的宿舍紧张,所以京城户口的学生一律不分宿舍,这是学校的规定。”

“这什么破规定啊!这不是歧视本市户口的吗?!”

京城户口还能被歧视。

听了这话,后边的人都笑了起来。

排队中的人还有几个京城户口的,都帮腔道:

“没错,学校不能歧视我们京城户口的!”

“我家离学校得绕大半个城呢,难道要我天天回家去睡啊?”

“学校宿舍再紧张也不至于差这点床位吧?挤挤呗,我们不介意。”

外地的学生则道:

“可不是‘这点床位’吧?京城的学生不少呢。”

“你们住家还不舒服吗?干嘛非得住学校跟我们挤?”

还真不舒服。

别以为京城人就都是条件好的,这年头大部分老百姓都住房紧张,家里兄弟姐妹多的更甚。

而且京城学生中也有不少是下乡回来的,家里早没了他们的位置,尴尬得很,就指着报道完能赶紧住上学校的宿舍呢。

可如今学校却不让他们住。

这不是欺负人么!

很快,参与争执的人就越来越多,场面一度失控。

秦志国沉吟了一会,对戚美珍道:“看样子学校宿舍的条件有限,要不在外面给你租个房子?”

先前秦志国就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考虑到在校外住的安全性,再加上戚美珍说想跟同学多些交往,便取消了租房的打算。

如今看来,还是租房好。

只要仔细安全防护就行。

戚美珍想了想,道:“先看看吧,有合适的房子租着也行。”

学校很快就妥协了,同意给京城户口的学生分宿舍。

刚刚起头跟学校争执的男同学满意地转身离开队伍。

到了一家三口跟前却停住了,惊喜地打招呼道:“真是缘分,又碰上了!”

一家三口:????

这人谁啊?

男同学急了,忙道:“友谊商店啊,你们带我进去的!”

哦,想起来了。

不过那明明是你来蹭的,哪是我们带的。

“嗳,你们这是......谁考上我们学校了?”

男同学先将目光停留在秦明熙身上,不过很快就否定了。

然后又看向秦志国和戚美珍。

虽然这人不怎么讨人喜欢,不过既然成了校友,秦志国便也挂上了礼貌的笑,指着戚美珍道:“是我媳妇考上了。”

“哎呀,真的假的?巾帼不让须眉啊!”

男同学朝着秦志国伸出了手,“以后我跟你媳妇就是校友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唐一军,油画系的。”

秦志国伸手握住,“我叫秦志国,我媳妇叫戚美珍。”

唐一军转向戚美珍,问:“戚同学,你是哪个系的?”

戚美珍道:“我学服装工程。”

唐一军想了想,“那是工艺美术系了,以后请多关照。”

学校最难考的专业是油画,工艺美术属于比较边缘的专业,服装更是边缘中的边缘。

但唐一军脸上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优越感,倒让秦志国对他的印象好了些。

队伍轮到了戚美珍,唐一军见状便告辞了。

学校的男生宿舍是八人间或十二人间。

女生宿舍几乎都是八人间。

不过八人间也没好到哪去,四张上下床对着,中间一张公用的长桌,过道窄窄的只能过一人。

有个晾衣服的小阳台,可以堆点杂物。

除此之外再无多的空间。

行李只能塞在床底下。

宿舍的每层楼有一个公共厕所,一个水房,热水需要花钱打,洗澡则需要去学校的公共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