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上章(821)

作者:徐公子胜治 阅读记录

世上的人,都不会时时刻刻想着记忆中所有乱七八糟的事情,绝大部分记忆都是被封存的,只有被触发时才会被忆起。所谓生而知之,其实就像一段莫名的回忆被唤醒,对未知事务有着某种玄妙的即视感。比如英竹得到镇山鞭的那一刻,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掌控它。

虎娃怎会想明白这些?因为他经历过生死轮回境。不是他本人所证入的生死轮回,而是因那枚神奇而凶险的黑色玉箴,被引入某位上古仙家祖师的生死轮回境。

这是一段难得的宝贵机缘,亦使他能窥见一丝仙家玄妙。自古传说中的仙家,仿佛都有生而知之的本事。而这所谓的生而知之,其实是从生死轮回境中征得。

在生死轮回中的经历,虎娃已全然忘记了,在那种定境中,若以每一世的身份去行事,立时就将陷入其中而殒落,丝毫不得动念;另一方面,又得保持元神的清明,不随生死轮转而迷失。

所以堪破生死轮回境的仙家,在生死轮回境中所有的经历都似已全然忘记,若是当时刻意动念、想记住什么,也绝不可能堪破生死轮回。可这种忘记又并非忘记,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玄妙成就。

(作者注:开个小玩笑,借《神游》中提到的“金刚经三段论”,“佛说xx者,即非xx,是名xx”,可于此参照。)

比如从未见过的东西,却一眼就能认出来,那么很可能就是在生死轮回境中见过;而这件东西的出现,也是触发其见知的机缘。再比如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遇见之后却能感应到冥冥中玄妙的缘法牵连,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可英竹显然并非仙家,他不过是七境修为,否则也不会被虎娃斩杀当场了,此生断没有堪破生死轮回境的经历,如此“生而知之”,又是怎么回事呢?虎娃朦胧想到了某种可能,但以他如今的修为,尚无法确证。

虎娃犹在出神思悟,突听见羊寒灵的声音传入元神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难道这镇山鞭有什么问题吗?”

虎娃回过神来道:“神器本身倒没什么问题,乃是不知名的上古仙家所留。我只是很感兴趣英竹是在哪里得到它的,又是怎样得到的传承?”

羊寒灵:“英竹已死,顾采奇和余璞皆不知,恐怕是找不着人问了。老爷若有兴致,将来可到英竹岭一带探访,或许能有发现。……我看您手握镇山鞭愣了一整天,还以为这神器有什么问题呢。”

虎娃也吃了一惊,方才的感悟不过是愣了片刻,回过神来居然已是第二天下午了。在发愣时不觉时间,恢复清醒后却仍能意识到已过去了多久。他看着手中的神器道:“此物不适合再叫镇山鞭了,应当改个称呼。”

他为啥要给镇山鞭改名字,当然是因为山爷,他得到这件神器吼后如果再叫镇山鞭,岂不是对山爷的不敬。

羊寒灵:“那老爷想给它另起什么名字呢,打山鞭、赶山鞭?”她并不完全清楚虎娃与若山的关系,这些名字越起越不对劲了。

虎娃赶紧摇头道:“不不不,就叫摩云鞭吧。”

……

顾采奇跟着盘瓠去了巴都,当天晚间就见到了巴君少务,私下都商谈写什么,外人不得而知。顾采奇天明时便悄然走出巴都城、飞天而去;到了次日黄昏,盘瓠回来了,巴君少务居然也跟着他一起来到了彭山幽谷。

虎娃见到少务,便起身道:“师兄若有事,派人招呼一声,让我去见你便是,何苦大老远亲自跑进彭山呢?至少我飞得快,不必辛苦你来回走一趟、耽误国事。”

少务笑道:“怎敢打扰师弟清修,来见你就是国事啊!郑君泓竹托顾采奇为秘使,私下来找我商量归降的条件,不知师弟是怎么看的?”

虎娃淡淡答道:“这还用看嘛!泓竹若真甘心归降,又何必偷偷摸摸来私下探什么口风,直接正式任命国使来商谈便是。这分明是缓兵之计,想拖延时间稳住阵角、重整残境防线。他倒也没把握真能守住郑室国残境,只是想谋得更好的谈判条件。

我建议主君传令给灵宝,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只要郑室国一天未归降,所谓的商谈就不要考虑。……师兄,你的表情不对啊,看似镇定,却暗藏惊喜,又有什么最新消息吗?”

第041章、生而知之(下)

少务挑大拇指道:“师弟,这你都能看出来?我登朝堂大位这些年,本以为已能喜怒不形于色,没想到还是被你一眼看穿。”

虎娃笑道:“有破绽的倒不是你,盘瓠师弟虽然没说话,却暗中眉飞色舞,瞎子才注意不到呢!……说吧,究竟是什么事?”

少务:“我要感谢师弟的举荐之功,今天早上刚刚收到前线的战报,灵宝大将军又拿下了烟城。郑君还想谈条件呢,灵宝却没给他这个机会;如今大势已定,郑室国不降也得降了。”

虎娃亦惊喜道:“提前恭喜师兄平定了郑室国,既如此,我也可放心地回步金山做自己的事,不让阿源久等。”

少务:“我打算趁郑室国正式归降之际,公布英竹、余璞等人之罪,并公开处决从郑室国押送来的一干人犯,师弟不等到那一天吗?……归降大典,还应由你司礼。”

虎娃摇头道:“英竹已死,乃我亲手所杀,如今不过是再死一次。至于那一干凶手,也不需要主君亲自动手,交由行刑之吏即可。至于归降仪式的司礼之人,我推荐副祭正西岭。郑室国的情况比巴室国复杂,再任命西岭暂时兼任抚民大人,以处置善后事宜。”

……

这边郑君派出的秘使刚刚见到巴君,那边的灵宝怎么又拿下了一座城廓?这段时日,私下密谈的可不止一伙人。就在郑君与顾采奇于英竹岭中商议时,卫川城的城主府已成为临时的指挥大营,灵宝、骁阳、林枭等三名前方将领也有一番商谈。

看着刚画出的战线分布图,林枭说道:“前几天,烟城方向的大部分军阵,已经被调离城廓;另一小部分军阵原本欲断我大军后路,现已被我后方增援军阵击溃。国中集结的最后一批援军正在赶来,是否让他们立刻改道直接去攻打烟城?”

灵宝眯着眼睛道:“就命那五支军阵不要到卫川城集结,直接杀往烟城方向,不求能攻到城下,只要缠住国境线上的守军、让对方无暇回撤城廓即可。卫川城中留一半兵力守备,我亲自率军出发,从侧翼杀向烟城,必一举拿下。”

骁阳有些犹豫道:“我们攻占卫川城已大获全功,暂时不必再战。只要稳据此城,郑室国迟早都会求和或归降,我们何不等一等呢?……郑室国虽丢了卫川城,但大军主力未被歼灭,决战的代价仍然很大。”

灵宝指着地图道:“郑室国大军主力仍在,但我也不想和他们硬碰硬的血战到底。若取烟城,就不能再等,应当机立断全速进军,抢在调离城廓的敌军未回防之前攻占。

据暗中传回的消息,郑室国朝中有人主张和谈,也有人叫嚣要血战到底,尤其是不少军中将领手握重兵、仍心存幻想。不把他们给打服了,郑室国是不会甘心归降的。

就算郑室国大军主力未损又怎样?若是再失一座城廓;他们便再无进退余地,甚至连驻军的地方都不够了,更别提如何保证后勤给养,将不战自溃!”

灵宝当即就下达了军令,命国中赶来的最后五支增援军阵直扑烟城,缠住郑室国边境的守军、令其不得回撤城廓。他亲自率大军离开卫川城,下令全速行进,抢在对方主力未及回防之前,强攻烟城并顺利拿下。

至此,郑室国残境的四座城廓已丢了两座,虽大军主力损失尚不到四分之一,但从整体战略看已全线崩溃了。仅剩的两座孤城已无险可守,大批军民拥挤在洗城与贵树城,甚至连军营都无法安置稳妥。

上一篇: 鬼股(原名:股事志异) 下一篇: 地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