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师(360)
小贩:“没关系呀,李庄就有银行啊,你帐户里有钱就行,转给我。”
游方在一旁劝道:“你还真想买啊?这价真不值,就算感觉特别,但搞古董可不能凭感觉,是什么行情就该出什么价。”
这时华有闲小声的说了一句:“四宝哥,你觉得咱们出来玩,在这里买到这样一件东西,靠谱吗,该不会有问题吧?”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沈四宝,身为九星派掌门的独子,陪着刚刚认识的朋友出来旅游,身边的人并不知他的底细,怎会这么巧碰见一柄有灵性的煞刃?而且不是在文物市场中公开出售的,简直就像这个小贩故意送到自己眼前的。
俗话说的好“事有反常必为妖”,还有一句话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华有闲看见这把剑的时候感觉也很特别,莫名后脖子嗖嗖冒冷气,又听游方说这是真正的古董,就觉得这个小贩不对劲,他可是吃过大亏的人,遇事想的多也正常。再说了,一个沿街兜售的小贩,怎会以这种方式卖出这么贵重的东西?况且他们当中有一位国际知名的考古学家,难道是故意的吗?
假如这东西的来历有问题,闹出笑话事小,假如是盗墓贼赃一类的东西,传出去好说不好听,解释不清楚的话,甚至会招惹意想不到的麻烦。
听闻此言,深四宝也是眉头一皱,想通了这些关节,笑了笑冲小贩说道:“我的朋友说的对,在这里开价,我最多出五万,你爱卖就卖。”
说话间他也在注意观察小贩的反应,假如这小贩知道此物的奥妙,故意送上门来,那就有问题了。假如小贩真的不知道,就是瞎蒙高价,那还有交易的余地。
小贩一撇嘴有些着急了:“你既然知道它很特别,就在乎那点钱吗?”
谢小丁不满的嚷道:“那点钱?五十万啊!”
沈四宝不动声色的说道:“就五万,你再想想。”
小贩伸手把剑拿了过去,转身欲走道:“不卖不卖,坚决不卖!”
沈四宝正想叫住他,吴玉翀却喊了一句:“老乡,十五万,我买。”
小贩回头道:“就不能再加点吗?”
吴玉翀一摆手:“就十五万,不卖的话你就走吧。”
小贩看了吴玉翀一眼,而吴玉翀突然冲他笑了,形容不出的艳媚迷人,笑得小贩眼神发直,突然叹了口气道:“谁叫我急等钱用呢,就卖给你吧。”
吴玉翀则调皮的问道:“老乡,你这东西不是偷来的吧?”
小贩一怔,随即面现怒容:“你可以说我的东西不好,但不能侮辱我的人!”
游方则小声劝道:“玉翀,你真的要买这东西啊?来历不明只怕有问题,而且出价也高了。”
吴玉翀仍然满不在乎的笑:“我觉得它值,听你们一说这东西挺特别的,我也有感觉,与普通的古兵器不太一样。……奶奶,您说呢?”
薛奇男终于说话了,冲小贩一伸手道:“老乡,把剑给我看看。……嗯,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古兵器,似乎有一种独特的神秘气息、历史沉淀的感觉。……玉翀,你真想买吗?这东西可不是玩具,也不能放在卧室里。”
吴玉翀笑了:“奶奶放心好了,这些我都明白,假如放在玉翀阁里,十几万美金卖出去没问题吧?除了带回去的手续费用和税金,剩下的能算我赚的打工钱吗?……有您帮忙,只要打个招呼找个门路,这柄剑我一定能带回玉翀阁,反正人家就是当街卖,谁买不是买呢?碰到不识货的买走岂不是更可惜。”
薛奇男看着外孙女,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好吧,你想买就买吧,不过别忘了记录这位先生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帐户信息,假如这真是赃物的话,回头也能说的清楚,游方他们都是证人,能证明你是从这位先生手里买的。”
在场诸人的内心想法是不一样的,游方怀疑这人在试探底细,如今暗流涌动,行事谨慎第一。再说了,有沈四宝在场,游方也懒得跟他争,假如将来兰德先生的身份说穿,也不至于折了前辈高人的身份。
而沈四宝的表情有点苦,华有闲提醒的相当对,他怀疑这把剑的来历有问题,也在怀疑小贩的用意,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想买的,碰见这样一件器物不容易,而且他也不像游方有那么多顾忌。
但是吴玉翀突然插了一手,花十五万把剑给买走了,倒是看不出小贩有什么破绽了。区区十五万啊,在沈四宝眼里简直跟白拣一样!一百五十万都值,就算自己出不起钱,和父亲说一声,也一定会买下来的,当然有些暗暗后悔。
大家陪着吴玉翀真的在附近找到一家银行,现场转帐付给那小贩钱。出来之后,吴玉翀随意将这柄剑往自己的背包里一丢,显得很是潇洒。沈四宝凑过去有些尴尬的问道:“吴小姐,你真的打算把这柄剑带到纽约玉翀阁出售吗?”
吴玉翀挺胸道:“那是当然,耶鲁的学费很贵的,我在美国读书,自己打工挣钱。”
薛奇男插了一句:“钱不够就问奶奶要,当然了,你自己会挣更好。”
沈四宝搓了搓手小声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必那么麻烦了,这把剑你喜欢就先留着玩,等什么时候想卖了,加个价直接卖给我就行了。”
吴玉翀咯咯笑了,笑声如银铃一般,人如花枝乱颤:“四宝哥,你怎么不早说?原来你也想要啊,刚才为什么……”
游方打断了她的话道:“一起出来旅游买东西,哪有自己人抬价的?刚才四宝当然不能加价和你抢。”
谢小丁暗中伸手狠狠掐了沈四宝一把,而吴玉翀答道:“我先留着到乡下防身,等想卖的时候再说。”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当场答应,样子还挺得意的。
华有闲在一旁道:“防身?有我和游大哥在身边,可比那把剑强多了。”
就在说话间走进了李庄古镇,买剑的事告一段落,谁也没有再提。
那名小贩究竟有没有问题,游方心中疑惑却没有证据,在这种场合他也不可能去跟踪调查。但不论对方有什么目的,暗中有什么人观察窥探,游方的反应都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一走进李庄古镇游览区,薛奇男莫名叹了口气,这里的变化很大,游人很多,新修了不少建筑,却没有完全按照古镇原有的格局,有些地方简直不论不类。但古镇的原貌还是大体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这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
沿着石板小巷一路漫步,薛寺男一边耐心的讲解这座古镇的历史、各处建筑的特点、从当年到今天的变迁,众人听的都很仔细。薛奇男一进镇就径直走向了著名的席子巷。
这是一条不足百米长的老巷子,只有两米多宽,巷子两旁清一色是木结构的二层吊脚楼,左右挑梁阁楼向外伸出,再加上屋檐,将街道上方几乎都遮住了,檐口间只留下一尺来宽的一线天空。
这样的巷子既通风又避雨,也遮挡了外界的喧嚣。假如是下雨天,可以沿着两边走不用打伞,雨水从檐口间流下,在石板巷中央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而这里是个多雨的地方,当年赶车拉水的、摇蒲扇乘凉的、编席子出售的人们如今已不在,此处是一个旅游景点,只有来来往往的游客带着玩赏、好奇、留连的神色走过。
薛奇男却没有走进巷子,而是站在巷口外向前凝望,恍然出神半天没有说话。吴玉翀摇了摇她的胳膊悄声道:“奶奶,你怎么了?”
薛奇男回过神来,怅然道:“想当年,我就是在这里认识你外公的。”
……
解放后、文革前,薛奇男还是一位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只有十几岁,但是那个年代的人似乎比今天的年轻人更早熟,像这个年纪一般都可以操持家业独当一面了。薛奇男按那个年代的话来说家庭成份不是很好,按现在话来说就是家庭条件很不错,属于地方开明士绅家的小姐,所以能到县城来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