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魂(291)
艾哈尔德少校再一次冲在前面。仅剩下四辆陆地巡洋舰和一辆战车的少校汇合另一支陆地巡洋舰连队。七艘陆地巡洋舰和一辆战车伴随一个团的陆军,绕开一座又一座法国小镇,向巴黎方向开进。
绕路而行非是艾哈尔德少校的心血来潮,而是一场又一场血战所积累的经验。陆地巡洋舰应用于主动进攻而不是作为固定炮台进行防御作战。陆地巡洋舰主动进攻时,丢下步兵单独行动是不明智的。将连37毫米直射炮近距离都能打穿的陆地巡洋舰投入巷战更是愚蠢至极。
陆地巡洋舰在前进,小镇中心突然爆出如炒豆子一般的枪炮声,经验丰富的陆地巡洋舰车长不为所动,继续向前方推进。向前推进十多米后,道路旁隐蔽处跳出几名手持炸药包的法军陆地巡洋舰投入实战以来,法国人以董存瑞式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摧毁了不少陆地巡洋舰。而陆地巡洋舰机枪手们也有了一套完整的应对之策。
驾驶员将装甲最厚的车头对准法国敢死队,机枪手则向法国人集火。重机枪子弹将法国人打得血肉模糊,顷刻间,肢体碎肉横躺了一地。
步兵开始进入小镇清剿敌军,陆地巡洋舰则继续上路,不一会儿便来到小镇外的岔路口前。
岔路口荒草丛里藏着一块斑驳的木牌,仅会一句“缴枪不杀”的弗朗茨冯艾哈尔德少校指着路牌,扭头问道:“咱们连队有会法语的吗?”
“我会一点点……”
从搭便车的步兵升级为车载步兵的马丁鲍曼自告奋勇的跳下车,用军刀刮去路牌上的青苔,小声读出路牌上的文字。
“通向巴黎之路,1871年,普鲁士陆军。”
马丁鲍曼猛地转过身子,指着朝南的那条道路,振臂高呼道:“哈哈,这是我们英勇的祖辈留下来的印迹。前面就是巴黎,我们德意志的皇帝登基加冕的地方!”
一如1911年意土战争前的状态,罗马国会大厦陷入狂热和躁动。
“我们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有过盟约,曾经庄严的宣誓并且决心履行承诺。如今,我们的盟友正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浴血奋战:德国刚刚在英国纽卡斯尔外海击沉一艘英国主力舰,他们的陆军已经占领巴黎门户,正在向巴黎推进。奥利地和保加利亚已经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向巴尔干南部推进。土耳其人虽然国力不济,但是他们仍旧勇敢的在北高加索、巴勒斯坦和波斯湾作战。而我们强大的意大利却成了无聊的看客,世人眼中的背信弃义的小人!”
在国会演讲台上,意大利王国外交大臣宋尼诺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声:“我们不是懦夫,不是小人,意大利人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承担维护国家荣誉和尊严的使命,承担对地中海和平和繁荣的义务,我们要宣战,向法兰西宣战!”
“宣战!向法兰西宣战!”
衣冠楚楚的意大利议员们脱下西装革履,高举手臂齐齐呐喊。
“焦米迪先生,国王会签署宣战法令,如果您再不行动,恐怕1916年4月29日就是意大利王国走向毁灭的开始!”
在国会大厅的小会客室,英国、法国、俄国乃至于塞尔维亚、日本这些协约国驻意大利大使围住焦米迪,或是低声下气或是色厉内荏的演着双簧。
“先生们,这是意大利人的选择!”焦米迪打开会客室的大门,让狂热的气氛宣泄进来,淡淡道:“我焦米迪虽然有意大利太上皇的戏称,但是我绝不会背叛我建立的制度,绝对不会背叛意大利人民的选择!先生们,战争开始了!”
血腥的1916年4月29日,欧战规模和范围再度扩大,意大利不仅没有加入协约国,反而转投同盟国的怀抱。虽然基于投机心理,他们并没有向英国宣战,但是对法国宣战的那一刻,根据协约国所签署的条约,意大利人已经与英国、俄国等协约国自动进入战争状态。
第十八章决战地中海(一)
时间进入1916年5月,当无所事事的美国牛仔背着他们心爱的猎枪,在亚利桑那和密西西比的牧场巡视归来后惊讶的发现欧洲战争规模再次扩大。
曾经无比接近协约国的意大利人居然向协约国宣战了!美国人在担忧自己购买的协约国国债贬值,订单尾款无法兑现的同时,还能拿开战之初关于意大利的笑话来安慰自己。
美利坚记者向一位德国将军提问,试图分析德国对意大利人置若罔闻的缘由,德国将军皱眉说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他们能够很平静的接受事实,尽管他们要留下三个师防备意大利偷袭;如果意大利对德国宣战,他们会欣喜若狂,因为只要两个德国师就能摧毁意大利;如果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那太糟糕了,他们至少要派出八个师来保卫意大利,就好像他们对奥匈帝国所做的一样。
笑话永远都只是笑话,事实是当拥有一百七十万军队,六艘无畏舰的意大利加入战团,协约国惊慌失措,同盟国欢呼雀跃。
向法国宣战后,四十万意大利陆军向防御空虚的阿尔卑斯山开进,他们将翻越边界山地,进攻法国腹地。与此同时,位于利比亚的意军入侵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肆无忌惮的攻城掠地。
意大利人的动作解放了奥匈帝国和德意志。
为了巴黎战役,德意志几乎抽空了它在东线囤积的兵力。从加里湾到巴尔干半岛,漫长战线上德军仅有一个集团军和一支海军陆战队,兵力还不到二十万人。奥匈帝国倒是有五个集团军这条战线上,但是依照俄军遇见德军就腿软,遇见奥利地人就耍大牌的惯例,五个集团军的奥军着实有些不够看。
好在该死的意大利人宣战了。奥匈帝国迅速将奥意边境20多个师调往兵力总是吃紧的东线战场。德军也能在西线放手一搏。
德军已经用上了全力。克雷伊会战后,德军猛攻法军巴黎郊外防线,每天都用大口径火炮炮击巴黎以打击法国人抵抗的决心。
当第一支悬挂铁十字旗的德国部队出现在巴黎市区。惊恐万状的巴黎市政厅要求政府下达“巴黎不设防”指令,不过军人们拒绝了。在军队看来,撤出巴黎即意味法国彻底战败,所以他们不惜打烂巴黎也要留在这里战斗。
文官政府与军队达成协议,法国政府宣布迁都,军队则留下来保卫巴黎。
巴黎会战开始了。在巨炮的轰击下,精美的建筑被轰成瓦砾。医院和教堂里挤满了受伤的士兵。宪兵接管巴黎,用高音喇叭将平民赶出家门。勒令他们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得益于军队良好的宣传,悍勇的巴黎人继巴黎公社起义后再度拿起武器,在贴有白色征兵令的兵站前汇合。两天之内,法国人就爆出十多个暂编师。
唇亡齿寒的道理英国人也知道。眼看法国人已经坚持不住,英国人也紧张起来。英国首相警告俄国人必须在东线有所行动,否则将停止一切对俄物资援助,外交大臣紧急奔赴美国。寻求新的战力,陆军部和海军部联手,不顾一切地向法国抢送物资和兵力,挽救法国。
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法国巴黎。刚刚风光了一次的地中海再度沉寂下来,不过地中海的海军指挥官们已经不甘寂寞,他们正在策划一场大规模海战战事。
1916年5月4日,土耳其金角湾。
刚刚出海归来的亚沃士号战巡锅炉熄火,笨重的船锚自艏尖舱放下。土耳其海军司令的索罗钦和冈瑟吕特晏斯走上登艇甲板,环胸望着水兵用吊艇索和稳艇索将用于通讯的小艇放下。
小艇稳稳落在大海上。溅起点点浪花。索罗钦准备登艇,顶着土耳其海军制式毡帽的机要员拦住了他。“将军,电报室收到金角湾基地转发的电报……”
“噢,意大利人提议组建地中海同盟国联合舰队?”
索罗钦接过电报大略看了一眼,又将电报递给冈瑟吕特晏斯。